真源书房 - 景观中的艺术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11-22 07:11:01

景观中的艺术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景观中的艺术精美图片

景观中的艺术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1265680
  • 作者:翁剑青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3
  • 页数:497
  • 价格:158.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1-22 07:11:01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大量文献和图像分析,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扼要梳理近30年来中国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的基本形态及历史渊源,探讨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及城市功能构建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当代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在观念、形式、方法上的演变和未来趋势,对当下的城市实践和研究颇具借鉴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动因与意义 2

1.2 研究的基本状态与特性 4

1.3 研究的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9

1.4 研究的方法 12

1.5 内容框架与结构 13

第二章 城市景观和艺术的文化维度 17

2.1 城市化与社会文化 18

2.2 城市社会及空间理论的影响 19

2.3 中国美术之公共意识的早期呈现 39

2.4 国内外公共艺术的发展 56

2.5 国际经验的吸收与交汇 72

小结 77

第三章 城市空间的表情与意味 79

3.1 城市生活与空间艺术 80

3.2 城市街区 82

3.3 城市广场 106

3.4 城市公园 127

3.5 城市地铁 151

小结 169

第四章 当代校园艺术的萌发与差异 173

4.1 综合类大学校园 174

4.2 单科类院校校园 193

小结 212

第五章 地方文脉与场域符号 215

5.1 城市记忆与艺术转型 218

5.2 地缘性雕塑与城市标识 222

5.3 地方因素的融入与显现 231

5.4 历史建筑的言说 234

5.5 历史街区的改造与振兴 248

5.6 乡镇景观的拯救与传承 285

小结 289

第六章 工业遗产的活化与场所再生 293

6.1 城市文明与工业文化遗产 294

6.2 基于城市更新的再融入 295

6.3 德国鲁尔旧工业区的改造启示 297

6.4 园区再造与利用 299

小结 343

第七章 商业场所与艺术的生活化 347

7.1 艺术与商业空间的交汇 349

7.2 商业场所公共艺术的多重语义 358

7.3 商业环境下的公共艺术辅助策略 368

小结 370

第八章 社区营造与生活的艺术 373

8.1 社区时代的复苏与重建 374

8.2 历史情境与现实生活 375

8.3 资源整合与多方位建设 382

8.4 艺术事件与公共参与 390

小结 396

第九章 生态意识与艺术拓展 399

9.1 艺术自由与生态关怀 400

9.2 生态意识与艺术的景观化 401

9.3 生态景观与场域创造 413

9.4 自然审美的唤起与回归 425

小结 436

第十章 艺术家、艺术与社会 439

10.1 社会转型中艺术家的生存与态度 440

10.2 "为艺术而艺术"与"为社会而艺术" 442

10.3 艺术既为"多数人",也为"少数人" 451

10.4 精英艺术与公众社会的融会 454

10.5 专业素养与跨专业的团队合作 461

10.6 致力于生活与应用的公共性 462

10.7 短时性与多维度的必要性 467

小结 474

结论 476

图录 484

后记 497


作者介绍:

翁剑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景观中的艺术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景观中的艺术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景观中的艺术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结合大量文献和图像分析,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扼要梳理近30年来中国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的基本形态及历史渊源,探讨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及城市功能构建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当代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在观念、形式、方法上的演变和未来趋势,对当下的城市实践和研究颇具借鉴意义。


精彩短评:

  • 作者: Geekest 发布时间:2017-05-29 13:07:36

    应该定义为研究,里面对于一些当代中国景观的调研挺多的

  • 作者: 玩蛋鸟 发布时间:2014-07-08 10:47:27

    讲得非常清楚,不是市面上教材讲的那一套,是作者工作经验的总结,很实用,设计院搞二次工作的很有必要看看。

  • 作者: 落冰云 发布时间:2019-04-23 22:13:09

    在讨论公共空间的打造上,着力颇多,特别是用大量详实的实例举证,资料十分丰富。说深刻谈不上,倒是提到的几本书值得找来一读。

  • 作者: chen 发布时间:2018-07-11 23:20:43

    翻译看得让人想死。能不能上个网查下通译?New Yorker杂志-《纽约人》;central park-中心公园;le corbusier-列•科布利埃...exo me??????

  • 作者: 闪闪 发布时间:2014-08-27 16:13:28

    前半本比较有意思,算是还可以

  • 作者: Mirror 发布时间:2009-07-09 13:13:14

    我读的是北欧。。。


深度书评:

  • 王庆节|技术与时间:从海德格尔到斯蒂格勒

    作者:理一分殊 发布时间:2022-11-12 09:54:23

    本文载《哲学分析》2022年第5期。

    摘要:

    “技术”和“时间”是当代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关注的主题。斯蒂格勒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经典现象学的时间观,以及对奠立在这一时间观基础上关于现代技术的本质理解进行了批判性考察。斯蒂格勒受到海德格尔对作为现代技术本质的集置—架(Ge-stell)的存在论分析的影响,将亲在的时间性本质理解为不同于“内在的时间意识”(inneres Zeitbewusstsein)的“内世界的历事发生”(innerweltliches Geschehen)。斯蒂格勒对胡塞尔的“第三级滞留”的批判性解释导致他和以胡塞尔、早期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经典现象学的“两个教条”之间出现了一种激进的和后现象学的决裂。而斯蒂格勒对“遗产”作为可能财富的“漩涡”和对“溯—行”作为“流动的蒙太奇”的分析,则引导他开创出当代技术和时间哲学的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

    技术;时间;第三级滞留;斯蒂格勒;海德格尔

    “技术”与“时间”是当代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三卷本巨著《技术与时间》讨论的主题。斯蒂格勒从“技术”,尤其是从现代工业技术的角度来看时间以及存在,构成当代法国哲学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几乎和自柏格森之后的大多数当代法国思想家一样,斯蒂格勒关于技术与时间的思考也至少部分地在海德格尔思想的刺激和背景下进行。尤其是在《技术与时间》第2卷第4章中,斯蒂格勒尽管主要借用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分析思路进行批判性思考,但海德格尔的幽灵和影响随处可见。本文将围绕斯蒂格勒与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与时间现象的不同思考这个话题,重点讨论斯蒂格勒关于“第三级滞留”作为技术之本质的理解,揭示他如何通过“遗产”和“溯—行”这两个关键概念的提出和剖析,对包括胡塞尔和前期海德格尔在内的经典现象学家的传统思路进行继承、批判和突破。

    PART.01

    现代技术的“促逼”本质与埃庇

    米修斯的“迷失方向”

    海德格尔从希腊思想关于“技术”本质的存在论思考出发来探究现代技术的本质,就此而言,斯蒂格勒的思考明显属于海德格尔思想的延伸。我们知道,在海德格尔那里,“技术”的本质,不像现代一般人理解的那样,在于其“工具性”或“有用”。相反,从希腊古词“

    techne

    ”的词义分析出发,海德格尔指出,“

    techne

    ”一词的原本词义在于“带上前来”(hervorbringen),这样就和另一标明“真理”的古词“

    aletheia

    ”(去蔽)联系起来。所以,“技术”过程与其说是某种围绕和朝向某个特定目的和设定目标展开的工具性实现过程,倒不如说是更加原始原初的“技艺性”“制作”(

    poesis

    )的真理性显现、闪现和展露过程。通过讨论这种真理性的展开,海德格尔不仅区分“自然性”的开放(

    physis

    )与技艺制作的“带上前来”,更区分了古代技艺式的“带上前来”与现代技术的“促逼”(Herausfordern)式的“带上前来”,即对作为“存置物”(Bestand)的货品的“订制”(Bestellen),而正是通过对这后一点的分析考察,海德格尔向我们展示出以控制论为特征的现代技术的“集—置架”(Ge-stell)本质。这个现代技术的本质性过程与近代知识论将事物视为“对象物”(Gegenstand),即人类认知活动的观念“表象”(Vorstellung)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相互呼应,在根本上是同一个过程。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追问不仅关涉真理的本质,同时也和海德格尔关于时间与存在的学说不可分割。技术作为“带上前来”的开显过程,不仅是真理性的“去蔽”,也同时是奠基于“时间性”的存在和生存过程。“时间性”的存在与生存过程,按照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分析,又被区分为“本真”与“非本真”两种样态。一种是海德格尔称之为以“(过去的)现在—(当下的)现在—(将来的)现在”为核心展开的无穷性的传统数理线性时间观,另一种则是植根于亲在(Dasein)“亲临存在”与“存在亲临”的有限性的生发和爆发性时间,以融汇“曾在—现在—将在”三维相生相争,相契相合于一体的“向死而在”的生存在世时间观。海德格尔将后者视为本真的原初性的时间,而前者则是衍生的、特殊的、非本真的时间。由于对真理、时间、技术的本质持不同的理解,我们的存在和世界也就展现出不同的样态。

    应该说,斯蒂格勒关于“技术”与“时间”本质的思考,是接续着海德格尔的思路展开的,同时,这也是对胡塞尔、海德格尔所代表的超越论现象学传统的批判性发展,是对其面临的伴随着当代技术发展所出现的问题和挑战的回应和尝试性解答。首先,在现象学时间观内部,海德格尔所代表的以“向死而在”的“到时”生存论时间观实质上可被视为对胡塞尔早期“流形论”意识时间观反叛的开端,而斯蒂格勒关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神话的解释以及对后者存在论地位的强调,实质上是呼应和加强了海德格尔的这一“叛逆”。普罗米修斯神话代表的是人类历史中技术进化演进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技术系统’不停地演进并不断地彰显出其他别的系统在建构‘社会凝聚力’方面的失效和无能”。显然,这一关于技术本质的解释背后有着对“时间延伸”的本质性理解。埃庇米修斯神话则不然,它揭示一种“迷失方向的原初性”,因为这种“迷失方向”源自作为人类本性的“缺失性”。斯蒂格勒关于埃庇米修斯神话的解释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海德格尔关于亲在存在的“向死而在”的“会死性”分析中著名的“罪责”或“债责”(Schuldigsein)的讨论。“债责”当然是一种“亏欠”,但在作为人的生存“向死而在”的亲在那里,这种“亏欠”首先说的不是什么在存在者层面上的功能性意义上的欠缺,而是在存在论层面上的“总是亏欠”,在此意义上,“债责”就成为“罪责”,是人的“原罪”,或者说是人有生而来就必然要去背负的“十字架”。“人一出生,就立刻老得足以死去。”斯蒂格勒正是从海德格尔的这一立场出发来开始他对“技术与时间”的批判性思考。在斯蒂格勒的眼中,“技术”或“技术体系”不再是人类用来克服自身功能性“欠缺”的“工具”,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彰显这种本质性欠缺的“义肢”或者“代具”。基于这一理解,在“时间”境域背景下的“技术”过程就首先不是什么“连续”“流淌”“延伸”,而就其原本而言,是伴随着“延—异”“变形”和“迷失方向”而来的“新生”或“再生”。或者换句话说,斯蒂格勒和海德格尔一样,认为“技术”的时间性本质不再仅仅是连续,承继和演进性的“生生不息”,而更是充满裂隙、断层和接续性的“向死而生”。所以,斯蒂格勒才会说:“成为技术的就是一种在根源处的撕裂出去,而社会创生(socio-genesis)则是和技术创生(techno-genesis)的重新合流成一。”斯蒂格勒这句话换用我们日常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任何社会生活中的更新和革新都和技术的创新密不可分,两者的实质均不仅在于是从某种深藏不露的根源处生长而出,而更加是以“撕裂”的方式突破出来或“嫁接”上去。

    PART.02

    经典现象学的“两个教条”

    如果斯蒂格勒仅仅停留于此,他就并未真正地超出海德格尔,甚至并未超出他的老师德里达“延异”的洞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二篇关于亲在生存在世的“向死而在”或者“向死而生”的分析中,让人叹服之处更多的是前半截的“向死”,而非后半截的“而在(起来)”或“而生(下去)”。海德格尔依据“良心的召唤”而来的,在直面由于畏死情态而展露出的虚无中的“决心状态”,向来被认为是《存在与时间》的最为薄弱之处,甚至败笔。这也许就是斯蒂格勒建议我们从《存在与时间》54—60节讨论“良心召唤”和“决心状态”,直接切换到73—75节讨论世界历史的部分去探究海德格尔生存论时间观之奥秘的原因。海德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并非我们汉语中讲的与中国历史相对的“世界历史”,也非作为我们历史学认知的客观对象的世界历史物。世界历史(Die Weltgeschichte)说的是亲在“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历事”生发过程(Geschehen),它同时又离不开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照面的存在物(上手物和现成物),即“世界历史物”(das Weltgeschichtliche)的“内世界的历事发生”(das innerweltliche Geschehen)。所以,这个“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物”不妨翻译和理解为“世间历史”和“世间历史物”。亲在在世既在“世界之中”,又在“历史”之中,世间万物无一不是“世界历史物”或“世间历史物”。显而易见,这里的“内世界的历事发生”是与胡塞尔的“内在的时间意识”(das innere Zeitbewusstsein)相接应的概念,“内世界的”相应于“内在的”,“历事发生”相应于“时间意识”。我们甚至可以说海德格尔的这一理解是对胡塞尔“内在的时间意识”概念批判的结果。这里,在此“内世界的历事发生”中的“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物”就不再是“与世隔绝的”的无世界、无历史的“诸个主体的一一相续的体验流”,而是在世界之中存在着、发生着,有起伏生灭,悲欢离合的亲历存在的生存在世,以及与这种生存在世密切相关的作为遗存物的“遗产”和“遗留物”。正是借助于海德格尔这一“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物”的在世时间性的概念,斯蒂格勒在《技术与时间》第2卷第4章中对胡塞尔的第三级“滞留”(Retention)或“记忆”(Erinnerung)的说法进行反思,并发展出他的关于“技术与时间”问题的核心思路。

    在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分析中,第三级滞留相应于初始滞留和第二级滞留而言。在时间意识的流淌中,位居第一位的是作为活的当下的直观经验,这是活泼泼的、生鲜生猛的经验或体验,它作为某个时间流的底层得到留置和在我们往后的回忆想象追述记录流传中得到不断和多重级别的留置和叠加。胡塞尔将这种最初的经验称为初始记忆或滞留,它们并不如传统经验论告诉我们的那样,是直接的感官经验的结果,相反,它们是在经过了“彻底的”现象学还原所剩余的“纯粹在那里”,或者说是“活的当下”。胡塞尔将后来由想象回忆而形成的经验称为第二级记忆,又将经过文字、图像、故事、实物等遗留物记载保存下来的经验称为第三级记忆,这是个有着一连串叠加和弱化流逝过程而来的记忆或滞留。所以,滞留是一个在时间中流淌和累积的连续和连续统概念,是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再到未来。在我看来,胡塞尔的这个说法依然含有传统经验论和经验心理学的影子。例如在休谟的经验理论中,原初经验就叫作印象,这是活生生的、第一手的经验,而后来的回忆、想象、思想、语言、文字、图像记载下来的经验就叫“观念”。相应于原初性的经验而言,后面这些由于时间的远近,就离原初经验越来越远,失去鲜活的特性。所以他们必须以原初的一手经验为准,方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语言学中关于“语音”和“文字”孰先孰后也有过类似的争执。例如,语言哲学家索绪尔就曾这样批评过语音中心论者,说他们以为语言学如果不以语音而以文字为中心,就好像让我们去看一个人,不要去看他本人,而要去看他的画像一般。但是,问题并不在于否认“原初的”经验,而在于如何理解这一经验以及如何达到这一“原初性”。海德格尔虽然对胡塞尔处处叛逆,但在这一点上仍旧摆脱不了传统阴影的纠缠,或者用斯蒂格勒的话说,“他还是从根本上沿袭了胡塞尔对时间的分析”。例如,他所讲的“上手物”与“现成物”、现象(Phaenomen)与现像(Erscheinung)、本真与非本真、源初与衍生,以及前所提及的“历事生发”与“世界历史物”、古希腊的技艺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关系,都有一个“源初”和“衍生”的关系,再往深处说,这些在存在者层面上的在世界之中存在着的流淌物,都和存在本身发生着某种“超越论”的关系。而“超越论的”这个关键性的概念,按照近代康德哲学的经典解释,指的就是:“在……之先而又使得……成为可能。”所以,在几乎所有经典现象学家看来,全部现象学的终极任务,就被设定为“回到事情本身”或“向着事情本身”。这个“向着事情本身”,一方面出于一个信仰,即预设某种“本真”“实在”的在先存在。一切与事情本身有违的,不那么纯粹和原初的东西,都是“非本真的”和应当被“悬置”和有待被“拆建”的;另一方面,大多现象学家似乎又毫不怀疑地相信,经由现象学的“彻底的”还原方法,我们可以去伪存真、去蔽澄明,达到这个源初的经验或事情本身。这样就构成了经典现象学的两个基本信念或信仰:一是纯粹的和绝对源初的“事情本身”,二是彻底还原性的“回到”或“向着”。如果套用当代美国哲学家奎因对现代逻辑经验主义“两个教条”的说法,我们不妨将这两个信念称为“经典现象学的两个教条”。

    PART.03

    斯蒂格勒的后—现象学突破:

    在第三级滞留中的延异性“遗产”

    漩涡与溯行性再生

    斯蒂格勒的批判和突破就在此处发生。首先,斯蒂格勒抓住了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那里的“遗产”概念,这是和胡塞尔“第三级记忆”或“滞留”的理解关联着的概念。在胡塞尔那里,时间流淌是滞留中的一个个“实际给出的当下点”,而这些个当下点都“以滞留的方式得到大致轮廓”,而“每一滞留在自身中就是一连串的变形,而这些不断的变形则以得到大致轮廓的方式来承载过去的遗产。”应当说,海德格尔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这个概念,用来讨论他的世界历史性或世间历史性。但斯蒂格勒在海德格尔的“遗产”理解那里读到了两点新意。第一,“遗产”不再“始于感知,且唯独始于感知,亦终于感知”,即不再是意识滞留或者作为意识现象的“回忆”,而是“无生命体验的已经在此”。第二,“遗产”不再仅仅是消极性的和衍生性的流逝,而更是一种积极性的“可能性财富”。它以“漩涡”的方式被激活,甚至不断被激活。斯蒂格勒眼中的记忆技术,从拼写文字、宗教信仰、建立国家,到现代的记忆工业化、网络信息、生物技术等等,不断地为作为“有限的”“谁”(who)的“我”或者“人”添加作为“什么”(what)的载体,这些载体,作为人的身体和智能的延伸的“代具”,一代一代被保存下来,得以滞留,并且在滞留的“流程动力学”的漩涡中,一方面不断地“补余”“充实”,另一方面又在等待激发和激活的偶遇和天命天机的来临。例如,最早的“火药”,也许就仅仅是炼丹术士的发明用来寻求长生不老的丹药或炼丹原料。“药”作为“代具”和“遗产”,遇到机遇的“漩涡”,就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展开为战场上敌对双方用来相互厮杀的武器“弹药”。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已经须臾不可离的,从电话演化而来的“智能手机”,大概也是如此。实际上,中后期的海德格尔在其一系列著名论述,例如《艺术作品的本源》和《追问技术》等作品中,已经或多或少涉及斯蒂格勒的这一思路。例如,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中提出关于现代技术之本质的“集—置架”意象,并借诗人荷尔德林,断言“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这并非空穴来风。“置架”或“集—置架”在意象上和西方文化中的另一核心意象,即“十字架”也许有某种联想性关联。我们看到,无论斯蒂格勒的“漩涡”,海德格尔的“集—置架”,还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既蕴含死亡的危险,又指向得救和新生的希望,这应该是斯蒂格勒和海德格尔都想从对技术与时间的严肃哲学思考中得出的洞见和结论。当然,斯蒂格勒对现代技术本质的看法与海德格尔有着实质性的不同。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未来并不乐观。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他更多地把得救的希望寄托在艺术和诗,或者古代意义上的“技艺”,而非现代技术的自救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他谈到艺术创造活动和艺术作品时,除了作为“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的艺术活动之外,还列举了作为“建立国家”的政治活动、作为“邻近于最具存在者特性的东西”的哲学神学活动、作为进行“本质性奉献”的宗教祭祀活动,以及作为“思想者追问”的存在召唤的运思活动,等等。但在那里,海德格尔恰恰排除了“科学活动”,因为“科学决不是真理的原始发生。科学无非是一个已经敞开的真理领域的扩建(Ausbau),而且是用概念性的把握与论证那在此领域内显现为可能的和必然的正确之物来扩建的。”科学活动因其不够“源初”,因其“不思”而被排除。如果这样,那和科学活动密切相关的现代技术呢?海德格尔不同意一般人理解的现代技术受制于科学的思路。相反,现代科学的本质恰恰是有现代技术的促逼本质所决定的。所以,真正得救的希望就在于返朴归真,回到技术活动的“技艺”性,也就是“诗性”产出或制作活动中去。斯蒂格勒并不认同海德格尔的这种带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返乡”“归隐”式的保守主义的拯救方向,相反,他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更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当下“得救”或“立地成佛”,这就涉及他对胡塞尔和前期海德格尔经典的超越论现象学传统的另一突破,而这一突破集中体现在他的“溯—行”(retroactivity)概念上。

    斯蒂格勒的“溯行”首先指的是“返回”,然后是“行进”或“行动”,是返回中的行进。我们知道,“返回”是现象学哲学的核心概念。从胡塞尔的“超越论还原”,海德格尔“朝向事情本身”的“拆建”或“一跃”,以及德里达的“解构”都是这个哲学思路的表现。显然,这个思路还可以追回到属于哲学正宗的“笛卡尔式的怀疑”,甚至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和阴影作战”。但是,斯蒂格勒这里所展示的“溯行”道路是在其导师德里达的“延异”概念的影响下,并沿着其对胡塞尔晚年《论几何学的起源》一文的著名分析思路展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斯蒂格勒将德里达的方向凸显出来,推向极端,而这个方向,也正是号称要克服传统形而上学的后期海德格尔实际所推进的方向。因此,以胡塞尔和前期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经典现象学的彻底还原性“回溯”道路与后期海德格尔、德里达以及斯蒂格勒所代表的后—现象学的迂回延异性的“溯—行”道路之间有着某种根本性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是将“溯行”道路本质把握为连续性、统一性的还是断裂性和离散性的?关于这一区别,德里达《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一书的汉语译者方向红教授曾有一段话切中要害。他在该书的“译者后记”中这样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返回的道路是畅通无阻还是荆棘丛生布满歧义?胡塞尔小心翼翼地选择了前者,而德里达则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德里达是否从一开始就如此“坚定”姑且不谈,但后来随着以“延异”概念为核心的后现象学“解构”哲学的形成,德里达“选择后者”的立场一定是越来越“坚定”。例如,斯蒂格勒就沿循德里达的说法,指出胡塞尔一生探究起源和创生问题,其间五个阶段,从早年的《逻辑研究》,到晚年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无一不困境重重。所以,一部现象学的历史,或者任何思想,乃至“世界历史”本身,无非就是一部重重叠叠的“困境史”。但德里达专门拈出《几何学的起源》,着重指出其存在着不同解释的可能性,无疑给斯蒂格勒将现代技术的本质理解为“第三级滞留”提供了灵感。在斯蒂格勒看来,如果我们将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个“时代”不再看作“连续阶段”和“静态构成”,那么,这一重又一重的相叠相加的困境就会表明:“胡塞尔现象学的每个‘时段’,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延异’着对困境的解决。贯穿着这一过程,胡塞尔将超越论的领域扩大,最终变成某个‘我们’的超越论历史。而在此扩展过程中,还原就变成了‘再激活’。”不同的地方在于,斯蒂格勒一方面不再将这种“溯原”和“再激活”视为一单纯的先验论或超越论的意识过程,不是简单的胡塞尔式内在的时间意识或“记忆”的“回—顾”(retro-spection),也非在海德格尔式“良知”声音召唤下,在极端情感或情绪中惊醒的“决断而行”,而是实实在在地在作为人类后种系生成发展的技术演进过程的“世界历史”或“世间历史”中的“事件发生”。在这一世间历史的事件发生中,既有良知召唤和应答,更有天机天命的礼物“给予”。另一方面,这一“溯源”流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畅通无阻”,而是充满着间断、间歇、缝隙、裂变、冲突、错失的延异性“滞留”,这才是斯蒂格勒理解的“溯—行”(retro-activity)。斯蒂格勒又将这种显现现代技术本质的“溯—行”描画为“流程的蒙太奇(叠续)”(the montage of flux),它不仅表明是连续性的时间“流程”,更是一个又一个的“叠续”和“重新—叠续”,这是充满着“断裂”和“延异”的连续,唯有这样,“向死而生”的自由和激活才真正成为可能。所以,斯蒂格勒才会说:“流程的统一就是蒙太奇(叠续),在这一叠续中,每一个新物都是回忆的重新—叠续(re-montage)。与此同时,它让‘现今对象物’‘拼装出来’(monte),得以过去,并造就出曾经。”这一说法恰恰就构成了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最为精要之处,也将他的哲学思考与其经典现象学前辈的思考,诸如胡塞尔的“意识与时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区别开来,开出后现象学时间思考的一片新天地并指出新的拓展方向。

  • 大学生应如何理解“黎曼猜想”?

    作者:層云 发布时间:2022-12-07 18:26:12

    这本科普书所说的“黎曼猜想”其实在不少科普书籍当中已经出现过了,《悠扬的素数》《素数之恋》等等……但是这本才是面向大学生和爱好者的,和另外两本不同,这里多多少少还是要求读者具有看懂谜面(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的知识作为基础……那就是起码有微积分的大学数学基础,如果对复变函数熟悉的话更好,如果看过“费马大定理”相关书籍的解析数论知识就更好了!

    对于计划看这本科普书的大学生(或者有高等数学知识的爱好者),这里提供几点梳理:

    首先是王元院士的序言和导读,和本书的前三节……首先把黎曼猜想的谜面理解清楚,抓住两个要点:1.究竟是如何用复变函数(解析函数)的办法,把ζ函数从原来的级数收敛域>1推广到整个复平面的。最好自己推一次相应的围到积分,直到得出函数方程为止:ζ(s)与ζ(1-s)和Γ(s)的关系!2.可以理解一下负偶整数的零点为什么存在,而且平凡。

    上面的其实书里头都会点到,然后第二步就是着重理解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研究价值,因为ζ函数跟素数的分布产生直接的关系……这就是本书,前面七章着重的内容,而且希望大家结合附录A来看……附录A里头的内容“欧拉乘积公式”,最好是能够跟着书本证明一遍……恭喜您!这样一次方程,您比大多数科普书对素数分布点到为止的水平都高了。

    然后第三步,抓住第8到第12节当中对零点的估计方法,而且最好是跟着第12节自己手动算一遍最小的一个零点……在这过程当中,才能体会作者特别激情的崇拜黎曼的原因,毕竟那方法还是很巧的……我读到西格尔发掘黎曼手稿的部分确实也很震惊:一个人领先于时代和学术界,真的成神了!

    但是这种很神的东西,他并不代表没有代表性……这个黎曼对零点的计算方法,第一步是构造了一个更好的辅助函数,第二步是对辅助函数进行实数与虚数部分的分离,这两部大大的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也凸显了黎曼的高水准!

    然后第四部作者描写的有点过于武侠小说的感觉了,在书的第13到21节……介绍了计算机快速的发展和计算黎曼猜想的非平凡零点的工作,这部分应该和附录内容的B结合着看。虽然作者对这个IBM的ZetaGrid项目情有独钟,但我总觉得读出了一丝讽刺的味道。……也介绍了蒙哥马利对非平凡零点的统计性质研究,而且很神奇地与物理的随机矩阵相关联。

    最后的第五部分,作者从第22到31节,才从前面计算机与统计的角度,重新回到纯数学意义上对证明黎曼猜想的努力……个人觉得这部分如果能写得更多细节,而且减弱第四部分对计算机过度演绎化的描写的话会更好。

    而在结束的第六部分,作者花了第32节专门讲抽象代数的概念,为的就是想说明第33章里头的“山寨版”黎曼猜想……有限域的代数曲线上的黎曼猜想……然而,作者没办法预见“未来”(虽然是里头也点到了L函数的研究会涉及等差数列当中素数的内容……也是张益唐先研究孪生素数后,能够研究这个的原因!)……目前备受关注的数学家张益唐,却正是从第34章的“广义黎曼猜想” 找到突破口的!……所以希望大学生好好了解其中的狄利克雷L函数!

    如果作者了解到张益唐用狄利克雷L函数关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的研究,我估计不久这本书如果再版,也许会把张的内容也补充进去的。

    趁着数学家张益唐的这股热度,希望大学生和数学爱好者读读这一本稍微比其他科普书难度要高的书籍,更多的了解一下黎曼猜想……(*°∀°)=3……希望能见证历史,希望数学家能证实张真的实质上找到证明黎曼猜想的新思路!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值得购买(434+)
  • 服务好(265+)
  • 傻瓜式服务(117+)
  • 内涵好书(440+)
  • 已买(351+)
  • 超值(451+)

下载评价

  • 网友 扈***洁: ( 2024-11-16 13:32:05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堵***洁: ( 2024-11-06 15:01:18 )

    好用,支持

  • 网友 丁***菱: ( 2024-11-05 13:20:2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康***溪: ( 2024-11-13 07:06:03 )

    强烈推荐!!!

  • 网友 詹***萍: ( 2024-10-25 04:42:3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曹***雯: ( 2024-11-19 04:08:33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后***之: ( 2024-11-01 06:08:37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林***艳: ( 2024-10-27 05:00:0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寿***芳: ( 2024-10-24 04:30:55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寇***音: ( 2024-11-02 14:42:20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陈***秋: ( 2024-11-20 10:56:3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冷***洁: ( 2024-11-04 13:46:3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温***欣: ( 2024-11-14 05:27:13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焦***山: ( 2024-11-06 19:52:02 )

    不错。。。。。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