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无尽的前沿 之四 开卷有益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无尽的前沿 之四 开卷有益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精美图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无尽的前沿 之四 开卷有益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8609463
  • 作者:马海群 等 
  •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4.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1-23 18:52:01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的论文近40篇,内容涵盖专利情报、竞争情报、信息检索、信息法学、知识产权、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公共图书馆制度等领域。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作者提出了诸多具有独立性的思想观点。作为作者206至2007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本书可以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理论工作者、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师生的研究与学习提供有益借鉴。


书籍目录:

构建高校竞争情报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强化图书馆的法律功能,大力推进图书馆的立法进程

现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法规的适用性分析

——以数字图书馆为例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拓展及保障条件分析

电子政务的立法状况、法律框架及核心问题

信息法学的4种研究模式及其研究方法

信息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与分析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个案调查

以效率为导向的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政策法规机制研究

民营书业发展现状及近期发展态势分析

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的调控手段分析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的调控手段及其效率问题研究

信息犯罪新论

高校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分析

技术创新中的专利信息管理功能分析

从公共借阅权制度到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的理性思考

……


作者介绍:

马海群,安徽人,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得者,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图书馆学专业带头人,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重大1项、重点2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 SimplyY 发布时间:2022-10-16 14:23:42

    适合1-5年的前端开发,系统进阶的学习性能优化

  • 作者: Ranciere 发布时间:2024-02-13 18:46:24

    珍玩篇

  • 作者: holly2007 发布时间:2020-05-05 22:59:20

    BUG 一处:P23,第2行,l'Indien应为印第安人,而非印度人。

  • 作者: 白雨跳珠乱入船 发布时间:2024-02-12 20:48:51

    超好看超完美!!!可以冲!

  • 作者: 關佳 发布时间:2021-05-17 15:18:57

    伯爵的复仇让我佩服一点的是,他从来没有把仇恨波及到仇人的下一代。

  • 作者: 無逸 发布时间:2016-03-16 00:02:11

    很不错的科普读物,以光学为主线,梳理了物理学发展脉络


深度书评:

  • 余华的“去魅”与“媚俗”

    作者:思郁 发布时间:2013-06-28 17:34:11

    6月16日,复旦的陈思和、哈佛的王德威、上海作协的王安忆等“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领军人物”齐聚复旦大学,举行了一场新世纪文学理论座谈会。作家王安忆发言说:“今天的文学批评使我感到恐惧,对所有的批评我都是不看的。”她指出,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写作与批评同时发声,双方保持和谐、平衡的关系;但是这一平衡近年来被打破,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文学评论以强势的姿态介入文学,对作品进行“蛮横”的曲解。真正严肃认真的文学评论与其在喧嚣中大声疾呼、奋力争辩,不如保持沉静。

    说实话,这样的座谈会隔三岔五都会举行,这样的发言也比比皆是,甚至连这种对批评的批评也屡见不鲜——中国文学界已经沦为圈子文学的产物,尤其是八十年代开始成名的作家,迄今大都已经功成名就,被学院收编的收编,被市场圈养的圈养,体制与作协是那批风发意气的作家最好的生存之地,也有靠市场吃饭的,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市场的饭不好吃,间隔几年才写出一部正经的作品,还不知道市场行情是跌是涨,稳妥起见,宁愿抱着一棵大树好乘凉。这句话可能有点刻薄了,那就说句好听的,六零年代的作家,现在他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拿出手的新作。

    对比大部分作家,余华时隔七年之后还能拿出一本《第七天》以正视听,还算不服输的,这种争强好胜的劲头儿值得夸奖。只有一个把写作当回事,不甘心在体制内吃软饭的作家才乐意这样干,但是高帽子不是这么容易戴的,尤其是通读玩这部十万字的小说之后,我就想收回刚刚夸奖的话。与七年前《兄弟》的百万销量一样,据说《第七天》在首日内就被预订了七十万册,作为纯文学的写作者,余华的市场号召力可见一斑。从市场的火爆程度对比开篇王安忆的话会很有意思,作家宁愿采取鸵鸟政策,对批评视而不见,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对批评免疫,而是他们前半生积攒的信誉,批评对他们的作品无可奈何。当双赢的结果难以达成,只能依靠透支自己的信誉求得一方的成功,口碑与市场来说,我相信大多数作家都会选择市场——这不是无端猜测,这两年要说六零年代作家没有一本新作当然不是真的,王安忆、马原、格非、莫言、苏童,加上余华,他们拿出的作品可以是最新出版——从市场可以说新作,这是包装的需要,但是内容上基本是陈旧的,原地踏步维持原来的水准已经算是好的,最不济的是抄写或者重复过去自己的作品,改头换面称之为新作。从我有限的写作经验来讲,一个作家在写完自己的作品之后,会对完成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力,是好是坏,一目了然。余华的新作《第七天》的糟糕程度比七年前的《兄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相信一个在过去写过优秀作品的作家会对自己的新作失去基本的判断力。

    这是一个批评式微的年代。批评的式微不是没有批评,恰好相反,是批评太多了,但是有效的批评越来越少。导致这种变化的,一方面是批评日趋僵硬化,无法应对瞬息万变流动的现实。现实太荒诞,已经超越了批评所能承载的能力,批评只能在隔靴搔痒的层面对现实指指点点,虚张声势。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批评的式微源自批评的理论化。批评要求与作家交流,面对作品发言。但是与六零年代作家一起崛起的批评家,在八十年代声誉鹊起之后,大都隐退到了学院,建构自己的理论,自称体系,闭门造车。学院派批评可以生产出大量的批评文本,但是这种批评只是面对自身的理论建构,不是面对作品与现实的新变化,归根结底,导致批评的理论话语与现代性脱节,批评已经失去了原始的生命力,批评成为了一种自我循环的理论系统。

    我们可以看到王安忆所言对批评的恐惧,大体是指对民间与网络崛起的批评话语的恐惧,因为这种批评不遵从任何规则(或潜规则),他们使用粗鄙的话语,原始的脏话,粗暴的判断,甚至人身攻击,从而造成批评的轰动效应,但是这种批评意味着一种对学院派批评的反动与解构,这种源自民间大众的批评一方面造成了批评理论规范的失效,同样也把批评的原始生命力激发了出来。王安忆字里行间对批评的恐惧,是一种已经习惯了体制安逸性的恐惧,是一种作家对作品日益缺乏自信的恐惧,是一种自我防范性的写作的失效。我们不要忘记,八十年代批评理论是伴随着余华、王安忆等人的作品解读而崛起的,这就是她所谓的“双方保持和谐、平衡的关系”,这里面很值得玩味的是,现如今那一代人无论是作家还是批评家都属于功成名就的一代,属于学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功是一种互彷,是一种共谋。某种意义上说,当他们的辉煌已经不再时,只有曾经的批评话语还能维持他们在场的辉煌假象,他们无法接受新一代批评者对他们文本的解读,斥为“蛮横”——文学作品的解读有各种方式,只要不是谩骂与人身攻击,我不知道批评还有这种蛮横与文雅的区分。

    余华从《兄弟》到如今的《第七天》在批评界的接受情况都可以看出这种新的变化。对他作品吹捧的都是那些与其几乎同一时代的学院派批评家,从他们解读文本措辞的方式上也能看出,这种批评精致而圆滑,谨慎而无用,习惯上采用“从小说本身来说,我觉得接上了《许三观卖血记》的那种叙述,简洁、明晰、透彻。可以感觉得到,余华对于叙述技巧的掌握,火候拿捏得非常准确,在简单中有种明晰”,(陈晓明)“假如说把现实比作精子,把幻想比作卵子,余华的《第七天》是极少数存活的婴儿。一部作品对批评来说就像一栋建筑,外行人站在路边指手划脚说:东方主义,古典主义,有意义吗?你要真是内行,进入䢖筑内部你才知道才懂小说是什么。你要理解作品的奇思异想,你要听得到作家的心跳!”(程永新)这样的批评话语,基本上采用不痛不痒,不得罪作者,也不得罪读者的方式。而对那些真正的显得过于毒辣与偏激的批评,作家干脆选择视而不见,或者说评论者根本不具备足够的资格对他的作品进行评论。这种策略显示出作家对作品过于保护性的举措,只能证明他缺乏足够的自信面对批评。如果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信心,也相信自己的作品能够经时间的检验,他应该明智地对批评保持接纳。当作品完成之时,就是作者沉默之时。作品的接受与传播,批评与赞扬,已经与作家无关。任何批评都是正当的,无论肤浅或是深刻,偏见或是洞见,误读或是深度解读。作品自有命运,与千万个阅读的读者有关,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关。

    也许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明批评对一部作品的重要性。批评对理解作品有用么?也许有用,也许无用,当作者用心倾听任何一种批评声音的时候,哪怕是最无理的批评,他也能从中得到一种收获,因为无理也代表了一种阅读作品的态度。换句话说,一种批评就是一种声音,倾听一种声音意味着你理解了一种思考作品的角度,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构建公共场域的对话是达成共识的基础。只有这种共识的基础上,作者才能了解千万个读者的思路,这种收获是作家孤独写作时永远得不到的。如果作者对任何批评都感觉到愠怒,感觉到抵触,无法释怀,只能说明作家的自恋——他只觉得作品只是他一个人的,不是写给读者的,他不允许任何人亵渎他的作品。这样的作家,这样的作品与其出版,不如烧毁合适。

    我们最听到作家回答为何写作时的话是,我只为自己的内心写作。余华曾在《活着》的前言中就曾说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但是这句话有时候只是冠冕的说辞。除了内心涌动的写作欲望,很多时候作者的出发点昭然若揭。《第七天》除了为了作者的内心写作之外,给人的印象这是一部面向西方评论界的小说。余华应该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我甚至认为他是最有希望赢得诺奖的作家,没有之一。当然,这个观点随着他近些年作品已经有所改观了,我的意思说,余华自然也明白他在国际上身为一个中国作家的影响力,频繁获奖,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这是作品走向国际化的一个特征。当他愈发意识到这种存在感时,他的写作已经有意识地开始迎合世界文学的特征。如果说《兄弟》是个毁誉参半的尝试,在国际上的评论口碑并不完美,七年之后的《第七天》他已经有意识在小说中选用西方文学语境常用的语言、故事、形式等等,尤其这种上帝七天造人的模式,分成七章讲述,还有那些在现实中愈加惨烈的故事,以及故意采用是一个死人的视角,幽灵的话语,还有结尾处那种肤浅的幸福幻觉,搁置到一个全新的西方语境中,会变成一种全新的、荒诞的、猎奇的、充满东方奇观的、符合西方评论界对中国认识的新东方写作策略。这种写作策略已经预设了西方评论对这种荒诞与现实之间冲突与张力的高度认同。这种写作策略还有一种优势,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一个个故事,因为是残酷的现实,造成了国内评论界集体的失语。很显然,当我们要想批评小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能忽略到他小说中写到的现实存在吗?如果不能忽略现实,我们的评论如何解构这种现实的残酷性?是否理性的评价就意味着我们对现实的冷漠呢?或者说,我们理性的评价这本小说会不会让人以为缺乏某种对人性的悲悯之心呢?

    对于这种认真的考量,我只能说,让文学的归文学,让现实的归现实。对文学的理性,正是为了尊重现实的荒诞。当余华在《第七天》中几乎没有任何修订,就把新闻报道出来的“人间悲剧”血淋漓地展现在小说时,这位曾经优秀的小说家已经丧失了他的独特性。我们不缺乏这样的写作,当把余华置换成任何一个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良知的作家后,他都能复述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惨烈故事。而一个作家应该不甘心简单复述这些故事,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应该是冲突的、敌对的、质疑的、充满张力的。就如同余华还是在《活着》的前言中说到:“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沉湎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地感受着自我的分裂,我无法使自己变的纯粹,我曾经希望自己成为一位童话作家,要不就是一位实实在在作品的拥有者,如果我能够成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想我内心的痛苦将轻微很多,可是与此同时我的力量也会削弱很多。”

    这段话几乎完美地预言了他迄今为止两部最差的作品《兄弟》与《第七天》的出现。《第七天》就是一个残酷的童话,我们跟随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生的炼狱。余华借用了但丁《地狱篇》的形式,用杨飞的视角串联起一个个我们熟稔于心,道路以目,口不能言的故事:强拆、袭警、跳楼、自焚、爆炸……这些在我们生活中被掩盖起来公共事件成为了余华建构小说地图的理由。但是我们在阅读中无法感受到作者对这些事件倾注的情感,他就像一个事不关己的记录者,忠实地记录下这些发生的故事。原本在余华作品中弥漫其中的节制、冷静、不动声色、冰冷、惨烈的叙述手法让位于无比僵硬而平庸的平铺直叙。说实话,这才是让我感觉到最为吃惊的部分。余华早期小说中有一种非常干净与简明的笔触,他的句子与写法看似普通却下笔谨慎有致,不增不减,恰到好处。我曾为他的干净与节制大为赞赏,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天赋,是他独特的风格,是他与其他作家区别的最大所在,尤其是面对着莫言式的语言癔症,更彰显着余华式的简洁是多么难得。但是这种天赋从《兄弟》开始已经开始变得散漫,到了《第七天》已经变得平庸无奇了。

    《第七天》最好的部分是杨飞遇到鼠妹——鼠妹是因为她收到了男友送的一个山寨版的iphone,跳楼自杀身亡——两个幽灵在荒野里游荡,他们在寻找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我们走在寂静里,这个寂静的名字叫死亡。我们不再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再前行。这是隔世记忆,斑驳陆离,虚无又真实。我感受身旁这个神情落寞女子的无声行走,叹息那个离去的世界多么令人伤感。”这个段落恍惚让我看到了全盛时期余华的影子,对句子的氛围,字句的拿捏,感情的融入与疏离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但是也仅此而已,当杨飞和鼠妹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时,下面的描述又坠入了一种想象力极度贫乏的境遇:“我惊讶地看见了一个世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它们看到了一些只剩下骨骼的人走来走去,杨飞问鼠妹:这是什么地方?她说:“这里叫死亡葬身之地。”——我们甚至能察觉到作者在写出最后一个句子时的那种得意,乃至于这个句子在小说结尾时又被重复与强调了一次,仿佛一种炫耀。也许这个句子值得得意,他借用一个俗语巧妙地描述另外一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不是炼狱,更像是伊甸园,更可怕的是,当我们无法想象出神话中的伊甸园是什么样子时,余华竟然用了一种十八岁少女般的幻想,无比幼稚平庸的笔触来描述那个收留孤魂野鬼的世界。我在阅读中最不能忍受的是,竟然在这样一个优秀作家的笔端之间,发现了一种畅行于网络之间,由那些十几岁的少女无聊幻想构成的耽美文学的影子,这算是与时俱进么?

    余华在《我的写作经历》中提到他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一个写作上的转向,从先锋与实验性的写作,回归到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一切都回到了故事身上,小说的形式被抛弃了。在他看来,这种变化是叙述指引他写下《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作品,他说他发现了小说中的声音:“在此之前我不认为人物有自己的声音,我粗暴地认为人物都是作者意图的符号,当我发现人物自己的声音以后,我就不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叙述者,我成为了一个感同身受的记录者,这样的写作十分美好,因为我时常能够听到人物自身的发言,他们自己说出来的话比我要让他们说的更加确切和美妙。”作者成为了一个单纯讲故事的人,他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写作,讲述别人的故事——通过代言。而在《第七天》中,所有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是真实的,但这些故事却在作家的笔下丧失了真实的魅力,这个过程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可以在约翰•伯格在《讲故事的人》中得到部分的答案:“故事邀请评论,实际上,它创造评论,因为即便是默不作声也被当作某种评论。评论也许是恶意的,或者是偏执的,但是,若是如此,评论本身也会变成一个故事,因而反过来成为评论的对象。更多的时候,附加于故事的评论是作为,也被理解为评论者个人——根据故事——对于生存之谜的回答。每个故事允许每个人定义自己如此。”当我写下这篇文字时,我是余华的《第七天》的一个评论者,而对于《第七天》中发生的故事,作者余华是评论者——但是在小说中,他拒绝评论,他说他只是记录自己的声音,他的评论采用了另外一种写作,《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代表了他的评论。当作家对他的作品不再评论,也不再接受其他人的评论时,他的作品生命力已经开始萎缩,因为评论构成了互相激荡的场域,激发作品在新的接受语境中达致丰盈与圆满。我们需要评论,不仅是对作品的评论,而且是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抱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不要忘了小说的本质是虚构与想象力,这些就是作者评论作品的一部分,当作者只想记录,不想评论的时候,虚构与想象力对作家而言已经没有了意义。

    也许,真该换个角度考虑,《第七天》的平庸无奇只能证明作家丧失了真正的想象力,虚构成为了高悬的工具,记录真实成为作家的职责。作家不是历史学家,他应该与我们的时代保持距离,而不是扑进现实的漩涡,沉浸其中。我有一个胡乱的猜想,也许当一个作家的想象力变得匮乏时,他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拥抱现实。

    思郁

    2013-6-23书

    书名:第七天

    作者:余华

    出版:新星出版社

    日期:2013年6月第一版

    定价:29.50元

    (删节版见于《深圳特区报》)

  • 钟书峰谈翻译及其译著一览表

    作者:钟书峰 发布时间:2022-03-21 20:57:53

    好消息:

    钟书峰译本泰戈尔《飞鸟集》(中英对照版)2024年4月1日18:30上线微信读书,不到5天,读者数超过1.5万,微信读书地址如下:

    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d8832880813ab8b0eg012786k58c32ae0341958c54802522

    ?。欢迎大家斧正,谢谢!

    原题:

    钟书峰谈目前我国翻译行业的现状及价值--文化--人民网

    来源:

    人民网

    >>

    文化

    >>

    滚动新闻推荐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825/c172318-22685550.html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著,钟书峰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1版,2020年法律出版社第1版,2023年第2次印刷

      1840年,大清国被迫打开国门,1853年,日本也被卷入现代世界的体系中。

      从时间上看,我们开放早,条件佳,且有更多传教士来华。早在明末,因利玛窦等人的不懈努力,西学东渐已成规模,汤若望带来数千本西方书籍,其中3000本到清初时尚存,《四库全书》中,收录了大量汉译西方著作。

      然而,1895年的甲午之败成了历史的分水岭。直到此时,我们才发现,中国严重缺乏翻译人才,仍靠传教士口译、中文誊抄来学习先进文化,而日本此时翻译西书已达数千种。

      今天看严复的《天演论》,完全是再创作,可它却是“名著”,影响了一整代中国人,而不懂外语的林琴南,居然成了“翻译家”。

      误译、错译、不译、硬译……这使我们与世界发展的大潮总有一层隔阂感和陌生感,使我们对先进文化的吸收难以做到普及和通透。对翻译的忽视,曾让我们付出惨重代价,可直到今天,它依然没得到应有的尊重——翻译稿费之低,鼓励了低质量翻译,翻开许多译本,佶屈聱牙、难以卒读不说,其中硬伤、差错比比皆是,即使是一些著名翻译家,一些著名出版单位,也推出了颇多粗糙之作。

      与翻译数量少、质量差同步的是盲目跟风,《旧制度与大革命》被领导关注后,一下冒出10多个新译本,有的竟比初译本质量还差,在此大潮中,钟书峰也推出了自己翻译的该书唯一全译本。透过这本下了大力气的书,有太多的话题引人深思:翻译究竟该怎样做?如何提高翻译水准?翻译的价值何在?为此,《北京晨报》特专访钟书峰先生。

    《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著,钟书峰译,唯一无删节全译本,2013年4月初版,2013年11月又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3月再版

    为什么大家不愿做翻译

      北京晨报:您重译过很多经典名著,既然原已有译本,为何还要重译呢?

      钟书峰:您过奖了,到目前为止,我翻译的只有《论法的精神》《

    社会契约论

    》《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犯罪与刑罚》《论法律》《

    萨达那:生命的证悟

    》等经典名著,离“很多”还有很多路要走。

      我上研究生时,在学校图书馆借了《

    社会契约论

    》,可怎么也读不下去,当时心想,卢梭的东西怎么啰啰嗦嗦、文理不通呢?后来看了原著,才知道是翻译问题。商务版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也存在类似问题。

      北京晨报:为什么翻译过来的东西反而不好读?

      钟书峰:原因很多。有时代原因,例如,当时的参考资料不丰富,国民整体外语水平不如现在,行文风格与今天读者阅读习惯有差异。也有译者原因,有些译者不敬业,或没吃透甚至没看懂原著,有的不具备翻译该名著所必须的专业背景,例如,商务版《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几个译者,就欠缺翻译该类书籍必须具备的法学知识。也有出版社原因,编辑把关不严或欠缺相关知识而无法把关。还有利益原因,我们在评职称或者统计学术研究成果时,翻译作品无足轻重甚至根本不予考虑,导致大家普遍不愿搞翻译。

    《社会契约论》,卢梭著,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初版、2017年再版,2023年9月上线微信读书,读客文化(海南出版社)2023年11月第1版,微信读书版与读客版基本相同。此外,微信读书版《社会契约论》会根据读者的斧正,及时更新。

    译文咋比原文还难懂

      北京晨报:许多名著,原文很好读,译文反而读不懂,您怎么看?

      钟书峰:我有同感。我虽然爱好翻译,但我不愿看译著,或者说无法看下去。目前出版的译著,确实误译、硬译之处不少。这些问题很难一劳永逸地予以解决,尤其不可能仓促解决。

      翻译本身就是犯错,或者说,翻译就是背叛,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有些东西甚至是不可译的。翻译质量不好,会导致人们不愿读,会增加沟通交流障碍。但各国翻译都存在问题,并非中国独有。我相信,由于我们比前人拥有更为便利的资源与条件,只要越来越多的译者和出版社秉持这一原则,中文译著的质量是会逐渐提高的。

      北京晨报:许多粗糙翻译当年还是“大工程”,如果能回归市场,是否有利于提高翻译质量?

      钟书峰:我以为,翻译质量的高低,主要与译者水平、出版社的审查机制,以及编辑的责任心有关,与是否回归市场关系不大。在现有体制下,倘若将翻译作品列入职称评定等评价考核体系,有助于提升翻译质量。

    值得推敲的汉译名著

      北京晨报:提到名著翻译,大家会首先想到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丛书,可感觉一半以上读不懂,您的感受如何?

      钟书峰:有同感,我非常不喜欢“汉译名著”系列,译文不像汉语也不像外语,磕磕巴巴,有的竟然不知所云。请允许我以《旧制度与大革命》为例,说明经典名著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首先,人名或者专有名词的译文前后不统一。法国行省“Guienne”,有的译为“吉耶纳”,有的译为“吉耶内”,有的译为“基耶内”。又如,法国旧王朝的财政总监“Necker”,有的译为“内克尔”,有的译为“内克”。再如“corvées”,一会儿译为“劳役”,一会儿译为“徭役”,很不统一。

      其次,有些术语译文值得商榷。书名译为《旧制度与大革命》,就值得商榷,更确切的书名或许应是《旧王朝与大革命》。

      第三,有些译文令人费解。比如“没有一个附属行政机构,或者说,只有事先获准方可活动的部门”,令人费解。其实,换成拙译“未经允许,其他任何下属,无权擅自行动”,就好懂一些。

      第四,有些译文疑欠提炼。

      当然,有些著作的中译本问题更多,例如“常凯申”(蒋介石)“孟修斯”(孟子)之误。

    《论法律》,西塞罗著,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

    靠翻译没法养家糊口

      北京晨报:翻译稿费太低,是影响翻译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钟书峰:虽然有个别译者谈判能力较强,可以争取到稍高的译酬,但出版界译酬普遍不高是事实,根本不能指望依靠翻译养家糊口,这种局面,与特定时代不重视甚至取消版权有关,但到现在,主要与出版业的盈利能力不强有关。

      低定价、低印量、低折扣,中国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层次很低,一本书创造的利润空间有限,每个环节分利自然也高不了。出版社挣不了大钱,如何能给译者高译酬?没有高译酬,又如何吸引好译者?现在图书市场,罕见以翻译为职业的译者。两者互为因果,加上其他因素,导致图书翻译质量低下。或许唯有先做大出版业,翻译者的收入才能有本质提高。

      翻译出版,是“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译酬过低,必然影响这一工程的质量。在提高翻译质量上,国家可以采取不少措施,例如:一是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译酬、稿酬不必纳税。创作与翻译是一个长期的煎熬过程,分摊到各单位时间,其数额很少。将长期煎熬所得视为一时所得,违背常理。稿酬纳税在国家税收中所占比重很小,稿酬不征税,不会对国家税收产生什么影响。二是减免出版业税收,把它作为扶持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三是改革现行书号制度,目前书号成为寻租的工具,增加了出版行业的负担。

    托克维尔说过乱改革找死吗

      北京晨报:《旧制度与大革命》被点名后,一下出了10多个版本,您怎么看?

      钟书峰:我统计了一下,截至2013年4月30日,《旧制度与大革命》共有18个中译本,其中不少译本从翻译到出版只有三个月甚至一个月。如此违背翻译出版规律之事,不知道是怎么“翻译”出来的。

      北京晨报:这本书走红后,形成了一个流行的误会,即所谓“乱改革找死”,这是托克维尔原意吗?

      钟书峰:《旧制度与大革命》被人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往往就是开始改革的时候。”不少人据此引申出一个结论: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找死不如等死。对于如此结论,相信九泉之下的托克维尔倘若有知,都会感到无比惊讶。

      完整原文是“对于坏政府而言,最危险的时候,往往就是开始改革的时候”。就是说,托克维尔是针对坏政府作出的判断,好政府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次,要联系上下文理解托克维尔的观点。18世纪大革命前的法国封建王朝,貌似非常繁荣,其实败絮其中。再次,托克维尔明确指出,法国旧王朝政府“罕见实施最需要实施的改革,或者很快就放弃此种改革”。法国封建王朝是一个拒绝改革的政府,其不少所谓改革,是被逼到墙角时才实施的敷衍。

    暴力不是社会发展的最佳选择

      北京晨报:古为今用式的读书法,看来不靠谱。

      钟书峰: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时,难免会联系社会现实。中国目前的状况,很难与书中的情况简单类比,当然,作为译者,我也希望人们通过阅读能够认识到,30多年建设成就巨大,却也积累了颇多问题,所以要真改革,要主动改革,要加快改革,要综合配套改革,否则,就会像邓小平所言,“只有死路一条”。

      北京晨报:《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有不少讨论暴力与革命的内容,您怎么看?

      钟书峰:暴力不是社会发展的最佳选择,而是社会发展的无奈选择,往往会坠入“革命—专政、极权或者暴政—革命”的恶性循环。从历史上考察,专制、极权或者暴政社会,迟早都会爆发革命;真正崇尚法治的社会,鲜见爆发革命。但是,倘若不能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无论是哪一种社会,恐怕都无法“告别”革命。

    《修行:生命的证悟》,泰戈尔著,钟书峰译,2012年初版,2013年又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再版,2023年9月以《萨达那:生命的证悟》之名上线微信读书

    不要夸张一本书的作用

      北京晨报:虽然《旧制度与大革命》是经典名著,但在法国大革命前,它影响不大,当时畅销书基本都是黄色小说,可见,理论对现实的影响也许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不知您怎么看?

      钟书峰:革不革命与读不读书的关联不大,一本书改变不了历史。既然宇宙真理并不存在,如果我说能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得出宇宙真理,看了能改变我们的命运,读者朋友千万不要相信。

      北京晨报:今天的年轻人非常迷茫,看这样的书,对找工作没有什么直接帮助,他们还有必要读吗?

      钟书峰: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因写了一篇《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书评发表在一家大报上,结果获得了工作机会。这是个例外,不建议模仿。这本书不是生活指南,为了找工作而读它无济于事。不过,阅读本书会加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引起对自己处境的判断与思考,有可能间接影响个别人的生活与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工作并不是生命的全部,稻粱谋之外,人们还要有精神的追求,那就不妨多读书,读好书。

      有时候我也难免迷茫,但是我知道,即使迷茫,也还得过日子,人总要有一点精神追求,要相信知识会带来喜悦。否则,没有精神追求的生活就是真迷茫了。

    用翻译为社会尽义务

      北京晨报:在翻译外国经典方面,我们落后于日本,我们是否应在此方面下更多功夫?

      钟书峰:虽然我们在经典翻译上远远不如日本做得好,但这不是我们国家近现代命运的根源。

      北京晨报:在今天,汉译名著多晦涩,为让普通读者读懂世界名著,是否应尽可能鼓励重译?

      钟书峰:你所指的大概是名著翻译作品中常见的欧化汉语,这种译法实不可取,有些认真的读者误以为晦涩难懂是高深莫测,是对自己能不能“打硬仗”的考验,于是自己根据前后文来臆测猜想,强行让译文“自我圆满”起来,这样很容易误读。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说,很多经典名著都应该列入重译的行列。而要让一般读者读懂世界名著的汉译版,中文译者的责任就是要夯实专业知识,彻底读懂原著,用地道的现代汉语进行忠实的翻译。

      北京晨报:重译一本名著获得的收入很低,支撑您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您不觉得这样做太亏自己了吗?

      钟书峰:我把翻译定位于业余爱好,没有多想其他。从稿酬及名声两方面看,翻译确实不如搞原创。但是,我乐在其中,何况还能通过翻译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尽微薄之力,这就足够了。

    (来源:

    北京晨报

    )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著,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2023年第2次印刷

    钟书峰简介及其译著一览表

    钟书峰,中师毕业后曾从教、从武、从检等,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学博士,入选国家“双千计划”人才库,曾挂职担任深圳大学法学教授、分管科研与研究生工作的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已出版翻译作品三百余万字,主要译著有:

    1、泰戈尔《

    飞鸟集

    》,已上线微信读书(地址:

    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d8832880813ab8b0eg012786k58c32ae0341958c54802522?

    );

    2、西塞罗

    《论法律》

    (法律出版社2022年10月第1版);

    3、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法律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2023年第2次印刷);

    4、卢梭《

    社会契约论

    》(法律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2017年12月第1版,读客文化/海南出版社2023年11月第1版),

    微信读书电子版

    https://weread.qq.com/web/bookDetail/50932ea0813ab819ag0154cc

    5、贝卡里亚《

    论犯罪与刑罚

    》(法律出版社2021年10月第1版、2023年第2次印刷);

    6、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唯一无删节全译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2013年11月第2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

    7、泰戈尔《

    修行:生命的证悟

    》(《

    萨达那:生命的证悟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5月第1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

    微信读书电子版

    https://weread.qq.com/web/bookDetail/dde32200813ab819ag01435a

    8、美国《

    不动产

    》(法律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9、《

    美国财产法精解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10、2009年,应邀翻译《美国互联网管理法律制度汇编》,供“中南海”参阅。

    钟书峰部分译作

    欢迎大家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延伸阅读:

    1、

    《社会契约论》那么多译本,你最喜欢哪个?

    2、

    历史大事,近看不如远观——摘自《旧制度与大革命》译者前言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无水印(510+)
  • 体验好(380+)
  • 快捷(607+)
  • 书籍多(218+)
  • 排版满分(558+)
  • pdf(289+)
  • 经典(284+)
  • 体验满分(629+)
  • 赞(487+)
  • 在线转格式(577+)
  • 速度慢(491+)
  • 中评(602+)
  • 购买多(130+)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美: ( 2024-11-15 17:39:55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宫***凡: ( 2024-11-05 17:40:00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辛***玮: ( 2024-11-19 08:25:31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濮***彤: ( 2024-11-03 15:18:0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仰***兰: ( 2024-10-29 00:48:22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潘***丽: ( 2024-11-10 04:40:4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堵***格: ( 2024-11-13 04:58:12 )

    OK,还可以

  • 网友 后***之: ( 2024-11-21 08:54:43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步***青: ( 2024-10-28 03:18:27 )

    。。。。。好

  • 网友 宓***莉: ( 2024-10-28 01:16:47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权***波: ( 2024-11-03 13:40:34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权***颜: ( 2024-11-12 03:25:40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龚***湄: ( 2024-11-06 06:03:32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国***舒: ( 2024-10-25 07:58:5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