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地理学导论(第14版)kindle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地理学导论(第14版)kindle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地理学导论(第14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本书的编写目的是简要介绍地理学各领域的性质、知识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绪论、地理分析技术、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际互动、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自然资源地理学、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等。与上一版相比,新版关注了地理学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特点是,每章提供“学习目标”并以“花絮”开篇,提供几百张全彩地图、图表和照片,提供启发学生思维的“专栏”,每章结尾提供“重要概念小结”“关键术语”和“思考题”。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地理学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地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什么是地理学 2
1.2 学科的发展 2
1.2.1 地理学分支 3
1.2.2 地理学为何重要 4
1.3 一些核心地理概念 5
1.3.1 位置、方向和距离 6
1.3.2 大小和尺度 8
1.3.3 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 8
1.3.4 总在变化的地点属性 10
1.3.5 地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10
1.3.6 地点的相似性和区域 11
1.4 地理学的主题和标准 14
1.5 本书的结构 15
关键术语 17
思考题 17
第2章 地理分析技术 18
2.1 地理学工具:地图 18
2.2 球体定点 19
2.2.1 地理格网 19
2.2.2 土地测量系统 21
2.3 地图投影 22
2.3.1 面积 23
2.3.2 形状 23
2.3.3 距离 23
2.3.4 方向 23
2.4 比例尺 24
2.5 地图类型 25
2.5.1 地形图与地形表示法 26
2.5.2 专题图与数据表示法 28
2.5.3 地图误用 32
2.6 现代空间技术 33
2.6.1 遥感 33
2.6.2 全球定位系统 37
2.6.3 虚拟地图与交互式地图 39
2.7 集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39
2.7.1 地理数据库 40
2.7.2 GIS应用 41
2.7.3 系统、地图与模型 41
关键术语 43
思考题 43
第3章 自然地理学:地貌 45
3.1 地球物质 45
3.1.1 火成岩 46
3.1.2 沉积岩 46
3.1.3 变质岩 47
3.2 地质年代 47
3.3 大陆板块运动 48
3.4 构造力 51
3.4.1 地壳形变 51
3.4.2 火山活动 56
3.5 渐变过程 59
3.5.1 风化作用 59
3.5.2 块体运动 59
3.5.3 侵蚀营力和沉积作用 60
3.6 地貌区 70
重要概念小结 71
关键术语 71
思考题 71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73
4.1 气温 74
4.1.1 地球倾角 74
4.1.2 反射和再辐射 77
4.1.3 递减率 78
4.2 气压和风 79
4.2.1 气压梯度力 80
4.2.2 对流系统 80
4.2.3 陆风和海风 80
4.2.4 山风和谷风 81
4.2.5 科里奥利效应 81
4.2.6 摩擦效应 82
4.2.7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 82
4.3 洋流 83
4.4 大气中的水分 84
4.4.1 降水类型 85
4.4.2 风暴 88
4.5 气候区域 89
4.5.1 热带气候(A) 91
4.5.2 旱地气候(B) 92
4.5.3 湿润的中纬度气候(C) 93
4.5.4 湿润大陆性气候(D) 95
4.5.5 北极气候(E) 97
4.5.6 高地气候(H) 97
4.6 气候变化 97
4.6.1 长期气候变化 97
4.6.2 短期气候变化 98
4.6.3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98
重要概念小结 100
关键术语 100
思考题 101
第5章 人口地理学 102
5.1 人口增长 102
5.2 人口的定义 104
5.2.1 出生率 104
5.2.2 生育率 106
5.2.3 死亡率 108
5.2.4 人口金字塔 109
5.2.5 自然增长和倍增时间 112
5.3 人口转型 113
5.3.1 西方经历 114
5.3.2 大道趋同 115
5.4 人口方程 117
5.4.1 人口迁移 118
5.4.2 移民的影响 118
5.5 全球人口分布 118
5.5.1 人口密度 119
5.5.2 人口过剩 120
5.6 人口数据和预测 121
5.6.1 人口数据 121
5.6.2 人口预测 121
5.7 人口控制 122
5.8 人口前景 123
5.8.1 增长惯性 123
5.8.2 老龄化 124
重要概念小结 124
关键术语 125
思考题 125
第6章 人文地理学 126
6.1 文化的组成 127
6.2 文化子系统 128
6.2.1 技术子系统 128
6.2.2 社会子系统 129
6.2.3 意识形态子系统 131
6.3 人类与环境 132
6.3.1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 132
6.3.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132
6.4 文化变迁 133
6.4.1 创新 133
6.4.2 扩散 135
6.4.3 文化适应 137
6.5 文化多样性 138
6.6 语言 138
6.6.1 语言传播与变革 140
6.6.2 标准语和变体语 141
6.6.3 语言与文化 143
6.7 宗教 147
6.7.1 宗教的分类与分布 148
6.7.2 世界主要宗教 150
6.8 种族 156
6.9 性别与文化 159
6.10 多样性的其他方面 161
关键术语 162
思考题 163
第7章 人际互动 164
7.1 人际互动的定义 164
7.2 人际互动与距离 165
7.3 人际互动的障碍 168
7.4 人际互动与创新 169
7.5 个人活动空间 169
7.5.1 生命阶段 171
7.5.2 机动性 171
7.5.3 机会 171
7.6 扩散与创新 171
7.6.1 传染扩散 172
7.6.2 等级扩散 173
7.7 人际互动与技术 175
7.7.1 汽车 175
7.7.2 电信 175
7.8 迁移 176
7.8.1 迁移类型 177
7.8.2 迁移动机 179
7.8.3 迁移障碍 185
7.8.4 迁移模式 186
7.9 全球化、一体化与人际互动 188
7.9.1 经济一体化 188
7.9.2 政治一体化 189
7.9.3 文化一体化 190
重要概念小结 190
关键术语 190
思考题 191
第8章 政治地理学 192
8.1 国家政治制度 193
8.1.1 国家、民族和民族国家 194
8.1.2 现代国家的演变 195
8.1.3 国家面临的挑战 197
8.1.4 国家的地理特征 197
8.1.5 边界:国界 202
8.1.6 向心力:提升国家凝聚力 207
8.1.7 离心力:挑战国家权威 210
8.2 国家间合作 213
8.2.1 超国家主义 213
8.2.2 联合国及其分支机构 214
8.2.3 区域性联盟 216
8.3 地方及区域政治组织 219
8.3.1 选区划分问题的地理表达 220
8.3.2 政治权力的碎片化 221
重要概念小结 224
关键术语 225
思考题 225
第9章 经济地理学:农业与初级
生产活动 226
9.1 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 227
9.1.1 经济活动类型 227
9.1.2 经济体制类型 228
9.1.3 经济发展阶段 229
9.2 初级产业活动(产业):农业 231
9.2.1 自给自足农业 232
9.2.2 扩大农作物产量 235
9.2.3 商业农业 237
9.3 其他初级产业活动 243
9.3.1 渔业 244
9.3.2 林业 245
9.3.3 采矿业和采石业 245
9.4 初级产业产品贸易 247
重要概念小结 249
关键术语 249
思考题 249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制造业和服务业 250
10.1 产业区位理论 251
10.1.1 韦伯的成本产业
区位模型 252
10.1.2 其他区位因素 255
10.2 全球制造业布局及其趋势 259
10.3 高科技创新 260
10.4 跨国公司 261
10.5 第三产业 262
10.5.1 服务业的类型 263
10.5.2 服务业的区位相互依赖理论 264
10.6 消费者服务 265
10.6.1 旅游业 265
10.6.2 博彩业 266
10.7 商业服务 266
关键术语 270
思考题 270
第11章 城市地理学 271
11.1 城市化 272
11.2 城市的起源与演变 273
11.2.1 城市的定义 274
11.2.2 城市聚落的区位 275
11.2.3 经济基础 277
11.3 城市功能 277
11.3.1 中心市场 278
11.3.2 生产中心与服务中心 279
11.3.3 行政中心与公共机构中心 280
11.4 城市体系 281
11.4.1 城市等级 281
11.4.2 城市排序与规模 281
11.4.3 城市 282
11.5 城市内部 282
11.5.1 土地利用的经典格局 282
11.5.2 城市形态变化 286
11.5.3 城市地域划分 292
11.5.4 制度控制 296
11.6 全球城市 296
11.6.1 西欧城市 296
11.6.2 东欧城市 298
11.6.3 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城市 299
重要概念小结 302
关键术语 302
思考题 303
第12章 自然资源地理学 304
12.1 资源术语 305
12.1.1 可再生资源 305
12.1.2 不可再生资源 306
12.1.3 资源储量 306
12.2 能源与工业化 307
12.3 不可再生能源 307
12.3.1 原油 308
12.3.2 煤炭 312
12.3.3 天然气 313
12.3.4 油页岩和油砂 315
12.3.5 核能 316
12.4 可再生能源 318
12.4.1 生物燃料 318
12.4.2 水能 319
12.4.3 太阳能 321
12.4.4 其他可再生能源 322
12.5 非燃料矿产资源 325
12.5.1 非燃料矿产的分布 326
12.5.2 案例研究:铜 327
12.6 土地资源 328
12.6.1 土壤 328
12.6.2 湿地 332
12.6.3 森林 333
12.7 资源管理 337
重要概念小结 338
关键术语 339
思考题 339
第13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340
13.1 生态系统 341
13.2 对水的影响 342
13.2.1 水资源可供性 343
13.2.2 河流整治 345
13.2.3 水质 347
13.2.4 农业水污染源 347
13.2.5 其他水污染源 348
13.2.6 控制水污染 350
13.3 对空气的影响 351
13.3.1 空气污染物 351
13.3.2 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 352
13.3.3 酸雨 353
13.3.4 光化学烟雾 354
13.3.5 臭氧层损耗 354
13.3.6 控制空气污染 356
13.4 对地貌的影响 357
13.4.1 挖掘形成的地貌 357
13.4.2 倾倒形成的地貌 359
13.4.3 地面沉降 360
13.5 对动植物的影响 360
13.5.1 生境破坏 361
13.5.2 狩猎与商业开发 361
13.5.3 外来物种引入 362
13.5.4 中毒与污染 364
13.5.5 保护生物多样性 365
13.6 废物处理 366
作者介绍:
Arthur Getis(亚瑟?盖蒂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士和硕士,华盛顿大学博士。与他人合作编写了多部地理学教科书和空间数据分析领域的书籍,与Judith Getis等人共同发起了“高中地理学计划”,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的资助。
姜付仁,高级工程师。1992年、1996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5年任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特别研究员兼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外国人共同研究者(博士后)。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防灾减灾和水利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变化的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事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如何不同和为何不同的学科。是研究所观察到的空间格局是如何随着时间而逐渐形成的学科。是研究空间和空间所容纳事物的学科。
地理学所有分支的共同特点是有三个主要的兴趣点。第一,地球表面自然和人类现象的区域差异。第二,关注地球上联结一个区域和其他区域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系统。第三,在特定的区位条件下,对人类-环境(或者生态)关系和空间系统的地理学研究进行区域分析。
地理学的重要性:第一,地理学是唯一一个关注于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为什么不同和怎样不同的学科。第十,对地理学和地理学论题的广泛关注,对于了解每日新闻报道中的国家与国际问题非常重要。第三,由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如此广泛,因此有极为多样的就业机会等待着投身该学科大学教育的人们。
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它关注的是空间分布的现象、区域的空间范围、人们的空间行为、地球表面各个地方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那些行为和关系后面的空间过程。地理学家利用空间数据界定空间格局和分析空间系统、空间交互、空间扩散,以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空间变化。
位置:(一)绝对位置是经由精确的和公认的坐标系统所确定的地点,有时称为“数字位置”。eg.全球经纬网格。绝对位置对于每一个所描述的地方都是唯一的,与该地其他任何特征或记录无关。地点是一种绝对位置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地方本身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与属性。(二)相对位置是一个地方或物体相对于其他地方或者物体的位置,表示的是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并且可以具有社会(邻里性质)和经济(闲置地估价)涵义。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外部关系。
方向:绝对方向(南北东西)和相对方向。
距离:(一)绝对距离指的是经公认的标准单位所测定的地球表面两个点之间的空间间隔。(二)相对距离 是将线性量度转换成对要探讨的空间关系更有意义的其他单位。
大小与尺度
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一个地方的自然特征,比如气候、土壤、供水状况、矿产资源和地形特点等自然面貌,提供了人类活动发生的背景条件,有助于形成——而不是支配——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人类通过占据某个地方而改变它的自然属性。人类活动的那些可见印记称为文化景观。地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是了解人类及其所占据和改变着的环境之间或简单或复杂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关键。这类相互联系和变化不是静止的或永恒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
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达性、连通性和空间扩散。
地方的相似性与地理区域:第一个是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地方是完全相同的;第二个是在有些地区,一些地方的自然与文化特征表现出相似的格局。
空间分布:是对研究所选取的环境、人类,或组织特征的空间排列。
区域的类型:(一)形式区或均质区基本上是一个均质性地区,是一种相当大...
五大基本论题:(一)区位:地球表面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的意义。(二)地方:场所与众不同且显著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三)地方内的相互关系: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发展和结果。(四)运动:地球上人类空间互动的格局与变化。(五)区域:它们如何形成或变化。
四种传统:(一)地球科学传统,是致力于把地球当作人类栖息地来研究的学科分支。(二)文化-环境传统,主要转身人类如何感知他们所占据的环境,将注意力集中于文化方面。(三)区位(或空间)传统,是作为所有地理研究基础的一种传统,关注的主要是文化现象或地球上人类占用的重要有形物体的分布。(四)区域分析(或区域)传统,是对各地方独特的特征与状况中的性质的概述。
one cubic kilometer of ocean water, the source of deuterium atoms, contains as much potential energy as the world's entire known oil reserves
其它内容:
前言
序 言
在1989年上映的电影《梦想成真》中,“筑巢就会来凤”是凯文?科斯特纳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句经典台词,这句台词激励他在美国艾奥瓦州的一块玉米地里建造了棒球场。我们于1975年开始考虑撰写本书时,也有着类似的梦想。当时,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各所大学,地理系大多不为学生开设导论性课程,而通常只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或文化地理学等方面分设单独的课程。考虑到大学期间大多数学生一般只能接触到单一的地理学课程和教材,我们希望编写一本涵盖地理学所有主题的系统性书籍。当然,为了促进更多院系开设地理学导论性课程,这本书必须能够满足学科教学的需要。今天,我们的这个梦想已经实现。
0.1 编写思路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简要介绍地理学各领域的性质、知识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使学生们毕业后不从事地理学方面的工作,本书也能满足他们日常关于地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正确理解并判断未来工作中遇到的地理学问题;对于可能有机会继续从事地理学工作的其他学生来说,本书将阐明地理学各个子学科的内容与范围,强调地理学的统一主题,为他们感兴趣领域的未来工作奠定基础。
作为一本教材,本书的组织方式非常灵活,教师可针对具体课程和学时数的要求选择相关的主题进行讲授。本书是半学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材,老师在讲述某些专题时,也可引入相关的延深读物。
此外,本书的各章之间彼此独立,因此不需要按照章节顺序来分配阅读时间。然而,本书只是一本导论性的教材,不可能包罗万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仍然非常重要。
0.2 本版的新内容
本版保留了之前版本的主体框架,但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删。
?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一章已划分为两章,更广泛地涵盖了农业(第9章)与制造业(第10章),合并了新兴国际劳动分工与服务业。
? 自然资源地理学(第12章)的位置后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第13章)相应地向后顺延。
? 利用当前事件对事实和分析进行更新,并讨论其他相关主题,如在新章节中描述了飓风桑迪及水力压裂技术等。
? 在本书的每个版本中,人口增长与下降的空间变化格局及主要城市地区的人口变化都需要更新。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对描述美国人口的地图与表格进行了更新。
? 本书中的表格和图表均经过严格校对,并进行了必要的替换、更新或其他修订。
? 本版照例特别重视前几版评论人员提出的建议,关注地理学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将它们体现在每一章的调整、补充或重要修改中。
? 城市地理学(第11章)综合了后工业城市与世界城市的研究成果。本章聚焦于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的格局变化,反映回归中心城市和郊区小幅增长的趋势;提供了关于无家可归者的数据;增加了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中贫民窟的新段落,强调了政府对改善贫民窟条件所做出的努力。
? 政治地理学(第8章)反映了时事变化,包括对南苏丹石油管道争端的讨论、全球妇女参与立法机构的信息及欧元危机等内容。
? 第7章原名为“空间互动”,本版将其重新命名为“人际互动”。这种改变不会降低空间观点的重要性,但反映了电子邮件、脸谱和推特等互联网通信对人际互动的影响。
? 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列出了学习目标。
0.2.1 新增或修订的专栏
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或替换了上一版中的专栏。
? 修订了关于恐怖主义问题的专栏(第8章)。
? 更新了关于环境正义的专栏(第8章)。
? 新增了专栏“大学餐厅与本地食品”(第9章)。
? 新增了专栏“你的衣服来自哪里”(第10章)。
? 修改了专栏“羽毛之鸟”,反映了技术与营销的变化(第11章)。
? 修订了专栏“燃油经济性与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第12章)。
0.2.2 新增或修订的专题
? 新增了关于2012年飓风桑迪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讨论。
? 更新了所有资源利用数据,反映了的生产、消费和储量数据。
? 更新了人口数据。
? 新增了关于民族都市的讨论。
? 更新了关于离岸外包和全球工资比较的讨论。
? 更新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高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国际消费电子商品链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可持续农业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服务业区位相互依赖理论的表述。
? 新增了关于旅游业和博彩业的讨论。
? 修订了关于经济活动划分的内容。
? 新增关于水力压裂技术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可持续城市和绿色技术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跨界流域的讨论。
? 新增了关于“邻避效应”的讨论。
? 更新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
0.3 致谢
针对本书这个版本和早期版本的内容,许多读者提出了非常中肯的评论和建议。虽然我们无法逐一采纳及回应,但确实心存感激地进行了认真且细致的审阅。除以前版本中详细说明的评论者外,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提出建议的如下人员:Steve Nisbet,贝克学院;Michael Caudill,后京学院;Monica Milburn,金伍德孤星学院;Jeff Bradley,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Velvet Nelson,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Daniel Morgan,罗镇技术学院;Adil Wadia,阿克伦韦恩大学;Mary Passe-Smith,阿肯色中央大学;Gerald Reynolds,阿肯色中央大学;Brad Watkins,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Paul C. Vincent,瓦尔多斯塔州立大学。感谢为LearnSmart编写和/或检查学习目标的以下人员:Sylvester Allred,北亚利桑那大学;Lisa Hammersley,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Arthur C. Lee,罗恩州立社区学院。
非常感谢以上人员及其他不具名人员的帮助,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本书中存在的任何事实或解释错误的责任均与他们无关”。后,对来自出版商“图书团队”的努力,我们深为赞赏和由衷钦佩。
Arthur Getis
Mark D. Bjelland
Victoria Getis
0.4 本书特色
本书的特色如下。
? 每章均以“学习目标”开篇,以便指导读者的学习。
? 每章均提供一个开篇“花絮”,旨在提升读者的兴趣。
? 提供了几百张全彩地图、图表和照片。
? 提供了旨在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的“专栏”。
? 每章结尾均提供了“重要概念小结”“关键术语”和“思考题”。
? 附录A介绍了投影方法、地球属性、地图变形和投影分类。
? 附录B补充了关于土壤成因、土壤剖面、土壤层、土壤分类及自然植被区域的信息。
? 附录C包含了国家、区域和大洲的基本人口及预测数据。
书籍介绍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本书的编写目的是简要介绍地理学各领域的性质、知识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绪论、地理分析技术、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际互动、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自然资源地理学、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等。与上一版相比,新版关注了地理学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特点是,每章提供“学习目标”并以“花絮”开篇,提供几百张全彩地图、图表和照片,提供启发学生思维的“专栏”,每章结尾提供“重要概念小结”“关键术语”和“思考题”。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地理学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地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地理学导论课程的选修教材,也可供其他需要了解地理学的人士阅读和参考。
每章均以“学习目标”开篇,以便指导读者的学习。
每章均提供一个开篇“花絮”,旨在提升读者的兴趣。
提供了几百张全彩地图、图表和照片。
提供了旨在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的“专栏”。
每章结尾均提供了“重要概念小结”“关键术语”和“思考题”。
附录A介绍了投影方法、地球属性、地图变形和投影分类。
附录B补充了关于土壤成因、土壤剖面、土壤层、土壤分类及自然植被区域的信息。
附录C包含了国家、区域和大洲的基本人口及预测数据。
精彩短评:
-
作者: 山丘林夕 发布时间:2021-07-11 10:03:54
这本版本比《地理学与生活》新
-
作者: Maxpan 发布时间:2022-02-15 20:38:34
地理学研究的入门书籍,分类详细,内容完整,总之对地理感兴趣的读这本书应该会能学到很多东西。
-
作者: L’HommeRévolté 发布时间:2022-01-10 22:56:05
2级到1段 @2020-02-07 20:55:01 @2021-07-30 12:23:43
-
作者: 知识恐怖分子 发布时间:2022-03-05 21:14:18
《地理学与生活》的新版本,但是装帧、排版都不如后浪的版本。校对也不仔细,粗翻一遍就发现两处明显错误。不推荐购买。不过内容还是不错的。
-
作者: moqiaa 发布时间:2022-02-15 17:35:21
很专业科学,如果学生时代读到就好了
-
作者: 根本笑不死 发布时间:2023-03-17 21:25:02
翻译跟屎一样。这是机翻吧?是机翻吧??
深度书评:
-
地理学,带你去看花花世界
作者:墙头马上遥相顾 发布时间:2017-03-18 23:54:04
“我们都是广阔空间里的流浪者,漫长岁月中的旅行家。”------洛夫克拉夫特
说起地理学,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当时我在欧洲一所大学的地理系当助教,有一次和当地一个老师一同带着大一的本科生们去田野考察。路上我和那个老师闲聊,问他说地理系大概有多少学生?他说,每一届大概都有六七个班,每个班三十个人左右。总的来看,是全校最大的专业了。我有点好奇的问,为什么学生这么爱读地理专业?他眨了眨眼,微笑着说:因为地理学多有趣啊。
这话一点也不假,在我看来,那些学生都是真心喜欢地理学的,每当学生和我聊起来各种地理问题时,能看到他们眼睛里闪烁着那种纯真的、愉悦的、求知的亮光。
但在我国,地里学着实是个是个尴尬的学科。按照我国的学科划分,自然地理应当是理科,人文地理是文科。但是高中阶段,地理这个科目是算文科,不过高考时各大学地理系招收的则是理科考生。高中喜欢地理课的人,考大学时却无法报考地理专业,这真是叫人尴尬。
我从小最喜欢的科目,一是地理,二是语文课的作文。尽管在很多人看起来,中学的地理教育就是死记硬背,但我从小喜欢看地图、画地图。看着一幅幅精妙的地图,心里那种感觉,就像是初恋时喜欢姑娘一样,甜蜜又带有一丝感动。但考大学时,自己又不敢报考地理系,因为听说地理是冷门专业,难就业,要么进地质队,要么读师范进中学教书,显然没有金融、计算机那么高大上。但我还是放不下喜欢地图的心,经过几年的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做了和地理相关的城市规划行业,每天的工作也离不开地图。
地理是什么?很多人来说 是虚无缥缈的一个学科名词。很多人的印象也就是中学的教育时背书的那些考点。应试教育让我们忽视了,地理学就在我们身边,关乎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应当懂得一些地理学知识,这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颇有帮助,而且也非常有趣。
《地理学与生活》,就是这样一本在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地理学的书籍。这本书的英文名应为 地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一看就是大学通识教育,特别是通选课的教材。但事实上,这本书更是面向广大社会读者的。书籍文图比例适中,深入浅出,并不过多拘泥于专业理论,而是专注于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我们了解长期以来被大众误解的地理学。
从本书大量的专栏,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这些专栏的名称就颇有新意,饶有趣味:例如“地理学的职业”、“红色州、蓝色州”(美国大选)、“我们脆弱的健康系统”、“资本操作系统”、“你的邻居都是谁”、“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吗?”
从这些像知乎上很能吸引眼球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三个特点:一是时效性,关注最新的世界新闻和时事。二是趣味性,读起来能感受到许多细节处的幽默。三是生活性:作者不是在写作大部头的理论著作,而是亲切的和你谈论家长里短,你那些邻家和社区的小事事。
这样的写作风格,和本书的三位作者,阿瑟.格蒂斯、朱迪斯.格蒂斯和杰尔姆.D.费尔曼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三人均为杰出的地理学教育者,致力于地理学的通识教育,以及把专业性的知识向社会大众传播。正如作者所言,“我们的愿望是使本书能够令人信服并能满足很多地理系开设本学科纵论性入门课程的需要,现在梦想已经成真”。
地理学是古老的学科之一, 这门科目充满梦想又有饶有趣味。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时空中,如果说历史是研究时间的学问,那么地理就是专注于研究空间的学科。古人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实际上是博学的代表,包罗万象,关乎我们世界的方方面面,许多我们平常生活中关注的话题,其实都是地理学研究的范畴:买房看区位是地理学,移民选择国家是地理学,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时地理学,沙尘暴和雾霾是地理学,交通拥堵是地理学,五花八门的台风名字是地理学,世界各地的旅游名胜是地理学,全球气候变化是地理学......
毛泽东早年在给萧子升的信中,论述了这样一段关于地理的话:
观中国史,当注意四裔,后观亚洲史乃有根;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历史及百科,莫不根此。研究之法,地图为要;地图之用,手填最切。地理,采通识之最多者也,报章杂志皆归之。报章杂志言教育,而地理有教育之篇;报章杂志官风俗,而地理有风俗之章。政治、军事、产业、交通、宗教等等,无一不在地理范围之内,今之学者乡不解此,泛泛然阅报章杂志,而不知其所归,此所谓无系统者也。
这样重要的学科,却长期被我们所忽略,这和我们的地理学教育特点有关。我们的小学、中学地理学教育,往往强调死记硬背,过早的让人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而国外则更强调思辨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让门知道,地理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纷繁的世界,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的问题。从中学开始的地理课,就不强调背诵,而强调思辨,考试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更多以写一些论文(essay)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课也是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为主,积极的发言和独立的思考能力,都在成绩中占相当比例的分数。
我特意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地理学”词条: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这种学院派教科书式的解释,上来就把人弄懵了。而比照一下《地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对地理学的定义:
“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变化的学科......正如知道了人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和位置,只是走向了了解食物为什么会在哪里,以及时那些时间和过程决定或改变了他们分布的第一步......为什么地震通常发生在土耳其 而不是俄罗斯?为什么山地在美国东是浑圆的 而在美国西部是高峻而崎岖的?为什么讲法语的人在加拿大集中在魁北克省,而不是加拿大其他地区?
显然,后者的解释更为通俗、引人入胜。这本全彩印刷、厚重的大书,实际上却浅显易懂。作为一本教科书,可读性颇高。
与我们的地理学教材不同的是,这本书还像我们介绍了地理学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学地理,能做什么职业?其实可选择的就业门路非常广:
例如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联邦政府各部门或者私营部门的制图师;地图管理员,GIS专家,遥感分析师和测量师;自然地理学 :天气预报员、户外向导、水文学家 海岸管理,土壤保护与农业推广等;经济地理:企业和工业选址分析师、市场研究员、房地产评估师、经济开发研究院等;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与社区规划师、交通运输规划师、住房、公园与休闲规划师等;其他诸如区域地理学,地理教育,文化地理学等分支不一而足。
这样的教育,也使得欧美的高中生在就读大学的时候,大多都了解各个专业的职业发展,因为帮助他们更理性和精准的,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选择职业。在这方面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把握,比我们的学生不知道成熟到哪里去了。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分支。作为大学地理通识教育的教科书,本书自然也是从这两个领域展开。但与其他地理教科书不同的是,本书特别的花了不少篇幅介绍人文地理学中的城乡规划内容。本书最后几章的经济地理和城市规划的内容,非常全面详实,可以说是城市规划等相关行业的启蒙读物。通过这些章节,你可以知道为什么人们都愿意迁往城市居住,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有什么不同,什么样的城市才更生态宜居等等。此外,本书的广博性,让环境、生态等专业人士也可能从中获益匪浅。
这本装潢精美的书籍,封面是云南哈尼族梯田。2013年,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四十五个世界文化遗产。我自己作为城市规划从业者,也参与了那里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项目,考察了大量的那里的城乡发展情况。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又一再想起自己工作的经历。地理学知识,让我拓展了城乡发展、城乡规划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而工作的热情,追朔起来也是源于自己自由对地图的喜爱,对大千世界的憧憬。
在清朝末年,魏源提出破除闭关锁国的限制,去“开眼看世界”。他编写了《海国图志》,系统的向国人介绍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成为我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理学,作为任何一个时代中最重要的通识教育内容,是我们开眼看世界的必然选择。这本书不仅会让你重新爱上地理学,更会让你拓展对世界的认知。
洛夫克拉夫特说过,“我们都是广阔空间里的流浪者,漫长岁月中的旅行家。”尽管我们被城市的钢筋丛林所束缚,但有空时不妨翻开书卷,通过地理学,去看看那绚丽缤纷的花花世界。
-
二十一世纪的安泰俄斯之惑
作者:宝木笑 发布时间:2017-03-16 22:17:42
安泰俄斯被赫拉克勒斯扼死
文/宝木笑
一门学科的冷遇或热炒都是一面残酷的镜子,映射着人类自身生活的某种极端和困惑。当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夫妇和杰尔姆•D•费尔曼一同完成的《地理学与生活》获得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的杰出学者奖时,也许他们的内心并不轻松,甚至充满着一种沉重感,即使这部美国地理学的经典之作已再版了11次。作为社会责任感颇强的资深地理学家,他们深知在人类将狂热的目光移向太空,政府、媒体、影视作品等纷纷兴高采烈地宣称“太空移民时代”到来的时候,人类仿佛希腊神话里力大无穷的巨人安泰俄斯早已无视地面上的一切,作为人类最古老学科之一的地理学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也是人类所有古老学科面临的共同困境,或者说是一种学科再发展的必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急剧发展的情况下,学科自身也难以保持线性的结构,必将以交叉融合的姿态出现,如同古老的哲学在上世纪与心理学紧密联姻,地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成为新的科学门类。这也是阿瑟•格蒂斯和伙伴对《地理学与生活》的最终定位,“那时美国和加拿大没有几所大学的地理系为学生开设这样一门通论课——就是试图使学生全面了解本学科的课程……我们的目的是精确而清晰地讲授有关地理学的基本性质、它所面临的知识上的挑战,以及各分科之间逻辑上的相互联系”,这其实已经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地理科学和地理学的分别。
确切地讲,《地理学与生活》其实主要介绍的是地理科学,而这也正是这本书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在,对地理学的传统观念往往只是联想到事物的位置,或者在大众心理角度,只是一张地图或者一个地球仪,国家的位置、它的首都、哪些河流最长、哪些山脉最高、哪些荒漠最大……而这种貌似门槛很低的学科概念却会让人产生一种对地理学的轻蔑,足以导致地理学发展的艰难。《地理学与生活》正是要明确一个“地理科学”的概念,从“地理学”上升到“地理科学”并非一字之差,而是将地理学指向地球表层中重要的特征以及空间结构中的不断变化以及在地球生活中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生存关系。由此看来,人类生活实际上大多都依赖于地理学的理论作为研究探索的基础知识,而这些学科的集成则成为了地理科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钱学森先生在现代人类知识体系的11个门类中,将地理科学归结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在五大开放的巨系统中,把地理系统排在星系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而地理科学的学科分支印证了这种桥梁科学的属性,政治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分支的发展早已使地理学突破了最原始的状态(对地球表面的描述,即对面积、人口、山川、物产的记述),其研究的内容从自然的描述逐渐转为对自然的解释,进而提出合理利用、改造和保护环境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地理学与生活》编写的年代是上世纪70年代,那正是西方地理科学从衰落转向复兴的时期,阿瑟•格蒂斯所在的美国地理学界在研究领域开拓、方法论、地理技术、电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地理表述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理学与生活》更像是一种复兴的宣言,仿佛要让广大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人明白他们印象里的地理学其实很“有用”,甚至书中还列出了美国地理学专业学生的各种出路,不仅可以在各大企业从事市场分析、房地产评估和开发研究,还可以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土地、气象、林业、交通、城市规划、环保、园林部门做雇员,这样的桥段出现在一部严谨的通识教科书中,虽然有些离经叛道,但不得不承认确实很可爱,这背后反映了美国地理学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通俗化转向,更是地理学在科学和经济急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人类生活的契合更加紧密的必然。
耐人寻味的是,在地理学向着地理科学全面复兴的同时,人类对外太空的渴望也在更加热切,而且貌似步伐更大,甚至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讲,即使在地理学复兴的时期,地理学也并不是人类科学发展史的主角。上世纪70年代,全人类正在为成功登月而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各种应用类的空间技术科学发展迅速,甚至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原本冷僻的学科开始大量吸引大众的兴趣点,而这种潮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更加强劲,人类仿佛正在试图高高跃起的安泰俄斯,认为自身已经有足够的力量离开脚下的土地。《地理学与生活》恰似一种心平气和的正名,全书从介绍我们最熟知的自然地理学部分开始,阿瑟•格蒂斯从最基本的地理学名词讲起,甚至将“地图”专门列为一章紧跟绪论之后,这些我们也许熟悉但却并不熟知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默默的启示。例如,地图视觉上的简单并不意味着地图里的信息缺乏复杂性和深度,相反,它展示的信息具有组合图画的简介和复杂符号的共鸣,它能揭示出许多更复杂更深层次上的意义,最可贵的是人类从地理学中树立起来的表达空间关系和叙述空间关系的传统和思维模式,这种传统和思维才是将人类真正引入太空的最大功臣之一。更不用说,我们在自然地理学传统中继承的关于地球物质、地质运动、天气与气候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我们认识外太空和其他星体的概念基础,甚至可以说,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是一种地理学研究的变相延伸。
地图展示了表达空间关系和叙述空间关系的传统和思维模式
正是这种学科背后的传统与时代联合推动力的使然,《地理学与生活》采取了全景式的学科展示。作为资深的地理学家,阿瑟•格蒂斯相当清楚地理学所面对的安泰俄斯之惑。从学科应用角度讲,地理学无疑是科学体系中的巨人,它的分支已经渗透到人类几乎所有的生活层面。但从科普认知层面说,地理学却长期被人们忽视甚至轻视。地理科学如同身形巨大的安泰俄斯,他感到非常困惑:既然人类一直依赖自己的力量,为何却迟迟没有给予自己应有的尊重和荣耀。地理学在某种角度上,很像历史学,更多的是对一种“已然”的分析,这种分析如果能够让人们有机会去全景领略,相信会如当下的“历史热”一般让人欲罢不能。
也许真的是出于这种学科的自尊和自信,阿瑟•格蒂斯浓墨重彩地为读者介绍地理学的文化—环境传统,介绍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作为一本教科书,这是颇为用心良苦的,地理学理应赢回属于自己的关注。事实也确实如此,《地理学与生活》展示了它引人入胜的一面,如近年在大陆非常火的《枪炮、细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最著名的论点之一:“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这实际上是文化地理学的范畴。而我们当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如今的放开二胎政策,与李光耀对新加坡不同时期的人口决策又如出一辙,这是人口地理学。更不用说政治地理学,自从1897年德国地理学者弗里德里希・拉策尔出版《政治地理学》,将政治地理学从人文地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地理学逐渐成为近现代国策制定的重要议题,逐渐成为一种低调奢华的显学。
文化地理学范畴
政治地理学范畴
地理从来都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线条,它在土壤、岩层、资源、气候等自然之外,穿越人口、文化、宗教、政治,蕴含着人类自身的救赎之道。这正是地理学区位传统和区域分析传统的意义所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生活在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中。当1846—1847年800万爱尔兰农民唯一的粮食——马铃薯绝收,5年之内这个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的居民地理分布被永远的改变了,美国接受了100万的移民,得到了急需的劳动力,而美国的玉米则登陆欧洲,“看似各自独立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模式实际上是单一实体中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更是两者发展的必然。而我们日益困惑在自身的城市发展中,从1970年的300万到如今的900万,埃及开罗实现了“阿拉伯明珠”的华丽转身,而这种转身虽然耀眼,却并非完美,开罗的空气污染比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世界最差的墨西哥城还要严重,交通和拥挤的人流造成噪声污染,噪声水平经常超过80分贝,尼罗河水和已经处理过的饮用水都污染严重,铅和镉的含量都达到危险水平……开罗的困局同样困住了万里之外的我们,城市地理学已经渐渐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科,而是我们不得不依赖的自救之道。
或者可以说,安泰俄斯之惑对于地理学自身来说反而是某种“小惑”,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口、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反而是一种“大惑”,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之惑在呼唤地理学走向舞台中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地理学与生活》的主要立足点实际上是在“人地关系”方面,全书对这种关系的阐述是全面而科学的,地理环境其实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前者是由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等组成的复杂的传统地质系统,是人类物质和能量的供应地,而社会环境则指人类同自然环境进行索取与返还过程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阿瑟•格蒂斯的“人地关系”观颇有些“中庸”的精妙,人类不能把自己定位于单纯的消费者,也不能定位于改造和征服者,而是一种类似系统论的关系,人类与环境作为人地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和母系统一样都在向前发展着,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处在相互制约当中,其平衡的关键在于人类对自身和地球关系的科学认识,而这正是二十一世纪地理科学要为我们解答的问题。
科罗拉多州莱德维尔一处矿渣堆流出的污染径流
尽管如此,人类的科技和认知水平仍在加速发展,随着自身的不断强大,人类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种自我神话的癫狂,觉得自己就是安泰俄斯般无所不能的巨人,他们的眼睛只愿意望向璀璨的星空,却不屑看向脚下的土地。正是在这样的情绪下,甚至有一种极其浅薄的观念在悄悄滋长,这种观念有时披着某种人文情怀的外衣,却将人类的这种自我神话变得更具迷惑性,这种观念就是舍弃地球,向太空进军。也正是在这样的狂热中,虽然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地理学与生活的关联日益紧密,却仍然习惯性地对地理学选择忽略和轻视,这显然是一种无法原谅的无知和轻佻,也许那些自诩为安泰俄斯的人定胜天主义者们早已忘记了安泰俄斯最后的结局。
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盖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居住于利比亚。安泰俄斯力大无穷,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就是不可战胜的,他强迫所有经过他土地的人与他摔跤,并把他们杀死。当英雄赫拉克勒斯经过利比亚时,安泰俄斯向他挑战,赫拉克勒斯发现了安泰俄斯的秘密,在两人的战斗中,赫拉克勒斯将安泰俄斯举到空中,使其无法从大地获取力量,最后把他扼死了。——《希腊神话》
—END—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速度快(138+)
- 无盗版(114+)
- azw3(206+)
- 一星好评(598+)
- 情节曲折(129+)
- 购买多(136+)
- 目录完整(236+)
- 图文清晰(604+)
- 在线转格式(333+)
- 推荐购买(611+)
- 内容完整(268+)
- 无广告(264+)
- 下载速度快(82+)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雰:
( 2025-01-31 00:53:1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苍***如:
( 2025-01-26 17:55:00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薛***玉:
( 2025-01-22 01:30:4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菱***兰:
( 2025-01-23 23:13:01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瞿***香:
( 2025-01-16 09:15:42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龚***湄:
( 2025-02-09 20:33:57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宫***玉:
( 2025-01-30 15:18:31 )
我说完了。
-
网友 陈***秋:
( 2025-01-22 16:33:2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宓***莉:
( 2025-01-15 09:31:52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喜欢"地理学导论(第14版)"的人也看了
-
九重葛与美少年 9787510892998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有些时候我很会关心别人(中英对照)(精)/儿童情绪绘本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初中日语同步测试单元卷(9年级活页版)/新高考日语必刷题【出版集团正版书籍】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现货 赠书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儿童成长系列丛书·文明篇:热心的恐怖同桌 赵静 著 东方出版社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2023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题集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实战训练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果树植保员培训教材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高陽說曹雪芹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我不怕流行病/给孩子的健康教育读本·漫画版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外科及断层影像应用解剖学(上海市研究生教学用书)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小学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RJ(部编人教版)小学同步四年级教师用书语文志鸿优化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7月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2008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辅导书)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正版书籍 大电网在线安全分析理论及应用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电力出版社9787519857271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LUXURY BATHROOM, THE(ISBN=9780307393708)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拉封丹寓言/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药品检验综合实训 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汽车整车试验工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马头怪的传说 史酷比 秦佳豪【正版图书】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地图的文明史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嵩阳书院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韩中·中韩口译教程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韩刚B2A“译点通”: 游记小品文“写&译”速成宝典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笠翁对韵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哈佛谈判心理学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专业摄影师这样拍 人像摄影的180个问答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邋遢大王与臭美同桌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 人文·毗卢寺9787305208515兴海图书专营店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