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书房 - 战争的框架 - epub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6-16 10:16:48

战争的框架 epub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战争的框架 epub格式下载
战争的框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4924652
  • 作者:[美]朱迪斯·巴特勒 
  •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人文科学译丛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6-16 10:16:48

内容简介:

人类生命何时才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哀悼与珍视?战争如何利用人类的脆弱特质,霸权如何侵蚀大众的情感能力,藉生命之名行屠戮之实?作为《脆弱不安的生命》之姊妹篇,本书延续了前作中的各类未竟思索。作者置身于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欧洲新移民等问题共同建构的时代情境,由生命政治的理论背景出发向人们揭示:战争的框架正是霸权的框架,亦即暴力扼杀自由、摧残生命的深层逻辑。


书籍目录:

致谢

平装版导言

导言 脆弱不安的生命 · 可堪哀悼的生命

第一章 生存能力 · 脆弱特质 · 情感影响

第二章 刑求虐待与摄影伦理:与桑塔格一同思索

第三章 性政治 · 刑求虐待 · 世俗时代

第四章 规范粉饰下的闭目塞听

第五章 非暴力主张


作者介绍:

朱迪斯·巴特勒,美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家,2012年度阿多诺奖获奖者。1956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1984年于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学与比较文学系,在女性主义理论、酷儿理论、政治哲学、伦理学、犹太哲学等领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欲望主体》《性别麻烦》《身体之重》《权力的精神世界》《偏激话语》《安提戈涅的诉求》《消解性别》《说明自身》《战争框架》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战争的框架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战争的框架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战争的框架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 specific lives cannot be apprehended as injured or lost if they are not first apprehended as living. If certain lives do not qualify as lives or are, from the start, not conceivable as lives within certain epistmological frames, then these lives are never lived nor lost in the full sense.


...to be a body is to be exposed to social crafting and form, and that is what makes the ontology of the body a social ontology. In other words, the body is exposed to socially and politically articulated forces as well as to claims of sociality-- including language, work, and desire-- that make possible the body's persisting and flourishing. The more or less existential conception of "precariousness" is thus linked with a more specifically political notion of "precarity". And it is the differential allocation of precarity that, in my view, form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for both a rethinking of bodily ontology and for progressive or left politics in ways that continue to exceed and traverse the categoreis of identity.


如果没有可以渗透的边界,如果没有打破边界的可能,我们就没法想象身份。

之所以需要打破边界,正是因为只有超越领土主张,人们才能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关联。


在着诸多相对于上述条件的“断裂”。规范塑造主体乃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规范不断重复,因此也不断地同所谓“塑造条件”发生“断裂”。一旦理解了“重复”这一关键概念,我们就不难明白:规范的作用并不能决定一切。正因如此,“操演”一词才比“建构”更为恰当。四即便我们通过虚构想象式的解读描绘出了规范的“起源”,那又有何意义?如果由规范的起源无法得出其目的(在讨论法律惯例时,尼采已经明确指出了这一问题),那么,即便规范源自暴力,这也并不意味着其未来只能永远重蹈最初的暴力。

p279-280


正是强制的暴力建立并维系了法律的规范效力……

其实,这些张力的确暴露了现代主体观念的内部裂隙。但是,尤其具有现代特色的一点在于,在两种对立原则之间摇摆不定,使得现代政治主体产生了某种“精神分裂”。悖论在于,在阿萨德看来,正是这种“朝秦暮楚”的应变能力维系了主体的稳固。于是,主体可以从某一原则(尊重生命)迅速切换至另一原则(合法摧毁生命),却根本毋需考虑作出如此转变的理由,也毋需细究,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背后,是否存在潜在理解框架的决定作用。我们之所以想要探究这种莫名其妙的摇摆态度,理由之一便是,这一悖论张力似乎构成了政治主体的道德基础。也就是说,非理性的分裂奠定了“主体”这一当代政治理念的基础。

p269-270


没有区分就没有主体,从这一事实可以推出如下几点结论:首先,只有排除了其他各类“非我”的主体形式,主体才能独立存在。其次,贱斥过程催生了主体的形成。所谓贱斥,也就是依据人类主体规范决定的各类特征,将不符合规范规定的部分排除于自身之外。这种拒斥与否认的过程产生了各种幽灵与怪物般的形象,它们通常以非人类的动物面目示人。差异是身份的先决条件,所以差异比身份更为根本。因此,前面所说的那些道理不过是(后)结构主义的老生常谈罢了。在《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迈向激进民主政治》(Hegemony and SocialistStrateg):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一书当中,拉克劳(Ernesto Laclau)与墨菲(ChantalMouffe)对差异概念做出了至关重要的改写。根据他们的观点,区分既是所有主体结构当中共有的“构成性缺失”,同时也是形而上学意义上“团结”概念的根基之一。p243-244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人类生命何时才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哀悼与珍视?战争如何利用人类的脆弱特质,霸权如何侵蚀大众的情感能力,藉生命之名行屠戮之实?作为《脆弱不安的生命》之姊妹篇,本书延续了前作中的各类未竟思索。作者置身于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欧洲新移民等问题共同建构的时代情境,由生命政治的理论背景出发向人们揭示:战争的框架正是霸权的框架,亦即暴力扼杀自由、摧残生命的深层逻辑。


精彩短评:

  • 作者: 一只大鱼 发布时间:2017-03-20 23:00:51

    谁的生命可以计数(count),可以被哀悼,这当然是个严肃的问题,但现实如此严峻,想要框架纳入更多的主体以实现多元,似乎并不那么容易。书中情感与框架的问题最为有趣。

  • 作者: 斐君 发布时间:2016-11-09 23:28:39

    脆弱不堪的生命?我怎么觉得巴特勒是在用一个对批评文本的构建来说过于模棱两可和过于文艺的语词给一本「预期」中的「畅销书」起名字呢?为什么不直接读福柯,亦或是那个时代的法国激进思想,然后自己花点时间用心去看巴特勒博览过的战役、影像和别的什么政治事件?我们干嘛要听巴特勒这么一大堆不怎么高明的絮叨呢?

  • 作者: 善因 发布时间:2023-01-05 10:21:22

    爱不释手

  • 作者: SIOURED 发布时间:2016-12-03 01:22:03

    巴神是真白左

  • 作者: יוֹחָנָן 发布时间:2017-09-14 00:44:12

    巴特勒延续了在脆弱不安的生命中的论述,但是问题是什么是脆弱不安的生命?到底是每个人都存在在体性的创伤还是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个人的创伤是由总体性的社会结构塑造?巴特勒的模糊的论述让她的立场模棱两可,这也导致巴特勒始终摇摆于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之间。

  • 作者: RoseTeller 发布时间:2017-11-15 12:51:01

    左派对大众文化最好的一种理解,翻译得也好。


深度书评:

  • 走出“战争的框架”

    作者:嵇心 发布时间:2017-09-01 15:52:09

    走出“战争的框架”

                                          文 | 嵇心

                                  一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所谓的“反恐战争”再次打响,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原政权相继被推翻,叙利亚也岌岌可危。中东局势动荡不安,西方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冲突加剧。为报复西方列强的军事行动,伊斯兰教极端组织在欧美各国不断进行各种自杀式报复,造成无数人员伤亡。更重要的是,矛盾仿佛无法调和,报复和复仇不断进行,成为恶性循环,恐怖的阴霾席卷了全世界。

           尽管美国没有像越战一样,深陷战争泥潭,但仍然引来各界严厉批评,尤其是来自左派知识分子的谴责。苏珊·桑塔格和朱迪斯·巴特勒反思战争的声音尤其激烈响亮。

           战争几乎无法避免敌我双方巨大的破坏和伤亡,任何国家发动战争都试图千方百计获得借口。入侵他人安居的家园,屠戮别国人民,即便发生在万里之外,谁又能心平气和?因此,必须为战争披上合法性外衣。美国对阿富汗开战的理由是铲除恐怖分子。

            给远方带去战火和毁灭,无论如何都是极其残酷之事。当远方发生战事,不借助某种媒介,战区之外、遥隔万里的民众又如何能感受到远方已陷入惨绝人寰的境地?没有媒介,就无法呈现和表征,观众和读者也无法感同身受,激起赤忱的同情之心。

            战争的代价极大,战争的发动者必须让民众的思维进入某种框架。他们的感知被隐约框限在某一范围,媒介也成了战争的武器。这种武器支撑着精神上的同仇敌忾,进而保证物资的源源不绝供应。

           理想状态是士兵最好带着保卫家园,防御入侵的正义怒火投入战争,而民众坚定地充当后盾。美国就是这样引导民意:一个自由民主且强大富饶的国度,遭受到外来邪恶势力的直接入侵,导致重大伤亡,必须还以颜色。

          朱迪斯·巴特勒的《战争的框架》就围绕框架和媒介等问题展开。

          朱迪斯·巴特勒说:“框架会暗中引导阐释和理解”(第48页)。

           所以,美国的主导者积极过滤各种和战争有关的图片、信息,筛选出某些有利于战争进行的信息给予发表。以至于媒体记者必须遵照军方的指示拍摄和书写,才能获准进入美军控制的战争地带。

                                   二

            美国政府所谓的“反恐策略”,对国内外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反映在各国的内政外交上,尤其是西方强国,发生许多改变。在某种意义上,美国起了“示范性作用”。美国的“反恐”将对外战争和对内防御紧密结合。一方面,到远离本土的中东地区打击敌人;另一方面,对内进行监控,清除社会隐患。

             “反恐行动”导致阿甘本说的“例外状态”。为防御恐怖袭击,美国社会处于一种“紧急状态”。紧急状态的到来,会让曾经开放开明的政策紧缩,并常常悬置法律。最典型的反映就是移民和审讯。美国等国的限制移民政策,主要针对伊斯兰世界的外来者,一旦有风吹草动,伊斯兰教徒就首先成为“嫌疑人”。以紧急状态为借口,审讯、关押“恐怖主义嫌疑人”和战俘,并不择手段地逼供、虐待。美国一贯主张保障的“人权”,在这些“嫌疑人”身上却完全不适用。

             当阿布格莱布和关塔那摩监狱虐囚照片曝光后,囚犯被当做动物般虐待的照片令人震惊。美国政府却百般为自身的非法行径辩护,在舆论中将焦点放在囚犯的身份上:伊斯兰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而根本不去强调囚犯也和所有人一样,也是人,也享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朱迪斯·巴特勒运用了克里斯特娃的“贱斥”概念,即对自身规范之外的他人不予承认,不认为其拥有主体的地位。美国的“反恐政策”就运用了这种伎俩。它将伊斯兰世界和文明对立,认为自己的战争有文明使命,去解救伊斯兰世界,给他们带去民主和自由。以此为借口,践踏他国主权,将他国平民置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中。

              美国政府一直试图用“战争的框架”去引导民众,去洗刷这种卑劣行径,完全将战俘的人权置之不顾。又在文化和宗教上,隔离伊斯兰教众。或隐或现地将伊斯兰教徒和伊斯兰社会形容为“野蛮残暴”。

             书中有非常丰富的细节,处处体现了巴特勒的敏感精细的分析能力。比如她注意到伊斯兰世界和美军对同性恋的态度,有引人深思之处。美军表面上非常厌恶甚至恐惧同性性行为,而伊斯兰教也禁止同性性交。但为了宣泄自己的仇恨和鄙视,美军却在导弹上写下up your ass(爆菊),并把导弹投掷叫做ejaculate(射精)(见第168页)。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美军无意识里恐惧同性恋,同时却有带着某种渴望,他们利用伊斯兰世界对同性恋的禁忌,夹杂着仇恨与快感把自己幻想的力量强行插入伊斯兰文化。

           在虐囚事件中,美军也让囚犯们进行同性性交,并拍成照片和视频,以此取乐。他们借此侮辱囚犯的宗教信仰,摧残其精神支柱,使其陷入严重的心理创伤。这种虐待既有肉体又有精神层面的伤害。

            照片原本是美军虐待过程留下的某种纪念物,同时也是虐待的工具。或许,他们带着胜利的炫耀,在胜利者的思维框架里拍下这些令人发指的照片。但就如巴特勒所说“框架永远不能完全掌控自己试图框定的事物……总有一些事物超越了框架的范围,困扰着我们关于现实的感知”(第49页)。

           也就是说,框架的意图并非总是能实现,事物总要被重新解读,进而突破原有框架。虐囚照片最初是美军士兵为炫耀和取乐而拍,最后流传在媒体里,却无意成为美军犯下罪行的证据,直接将美军的暴行披露在大众的目光之下,造成耸人听闻的后果,使美国政府颜面扫地。

                                 三

            海德格尔提醒我们,人向死而生。人注定有一死,这是所有人类的共同命运。人拥有身体和情感,人能欲望,也会疼痛。夏可君曾说:“在本来的意义上,人类之为人类,就是感受到自身其实是可能很快就不再存在了,那么,这个提前与事先的哀悼就是生命本身。”

             因此,朱迪斯·巴特勒认为脆弱不安是生命的普遍特质,生命的逝去值得怜惜和哀悼。唯其脆弱,人类才交往共处、相互扶持,是社会存在的根基。

             美国的“战争的框架”并未认真对待生命脆弱不安的普遍性,只片面强调自身的生命“可堪哀悼”,却视伊斯兰世界的生命为草芥。

            美国的战争框架就是要剥夺某些生命值得哀悼的地位,让他们成为幽灵般的非人类,使其不可见。在这个框架主导的表征体系里,他们不占有任何位置,声音和身影都被抹消,踪迹被擦去。他们处于这种地位,美国政府就可以任意宰割他们。主导的意识形态要把一切罪行合理化,而被媒体所左右的大众也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判断。

             下面试举一例。

             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市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令132人丧生。听到消息后,愤怒和惊恐的情绪弥漫开来。有件事令我十分惊愕,一位平素信佛的同学异常愤怒,他再也无法以佛教的慈悲看待一切,很快就野蛮地认为伊斯兰教徒和恐怖分子有天然的纽带关系,认为就应该将恐怖分子赶尽杀绝,并改造伊斯兰教。他已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主导的框架,为自己的义正辞严而骄傲。但巴黎的惨况,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每天都发生。这就是美国的战争框架不愿意让我们看到的事实。

              显而易见,那些在受战火折磨的人民的生命,绝非低人一等,而是和我们一样珍贵!

              战争依然是一种罪行,哪怕以正义为旗号,也常常殃及无辜平民。

            每每伤及平民后,美军总是想把民众引入一种思维框架:这些平民并非普通百姓,他们和恐怖分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朱迪斯·巴特勒根本地质疑“以保卫生命的名义进行杀戮乃是可以理解甚至天经地义的举动”(第35页)。

            巴特勒反对文化多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反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说”,认为从身份政治等角度无助于缓解冲突。这种冲突并非因文化差异导致,更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所致。文明差异也不应作为进行战争的借口。

             因为社会发展的差异,西方仍然以充满优越感的目光斜视着伊斯兰世界。伊斯兰世界仿佛成了远离文明的化外之地,而“恐怖分子”就像恶魔一样邪恶。西方如果把恐怖袭击仅仅归结为邪恶,也就意味着放弃寻找背后冲突的根本原因,而不敢直视西方帝国主义造成的殖民恶果,不敢正视自己一直对伊斯兰世界的剥削和压榨。

            巴特勒认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突破主导者制造的框架,去控诉战争的暴行,团结起来、行动起来终止战争。

            也许,我们依旧有必要聆听鲍勃·迪伦的歌: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禁止…… 一个人要多少回转过头去/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哭喊/要牺牲多少条生命/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本文刊于《北京青年报》

  • 女性主义和酷儿政治作为反对国家暴力的政治并建立新的理解框架的可能性

    作者:Coco 发布时间:2023-10-15 23:10:23

    难以想象这是今年的治愈之作。

    在哈马斯的恐怖袭击和以色列攻入加沙的极为窒息的一周中,想起Butler也是在饱受巴以问题困扰下写作的此书。

    夏季上映的两部电影,芭比和奥本海默,其中的沙滩大战与性别视角似乎为这不断加剧的悲剧做出了黑色幽默式的注脚 -- 性、性别与战争论争之间的同构性。

    其勾连的方式在于,通过基于对立倾向、人为区分和权力运作的视角,有意避开了“脆弱并非某一文化主体的特质,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不安处境”这一事实,将加沙内外、以巴两端甚至东西南北的人们囚禁于此框架中,借对立面确立自身之正当,并且不断地被用来创造与合理化新的对立倾向和暴力冲突。

    前两天读到一位以色列媒体人的访谈,其中提到他在努力运营一个供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共享的媒体机构,试图“找到共识,找到可以描述每个人的痛苦、希望和担忧的词汇。” 这也正是Butler在《战争的框架》中所提出的。“在受到伤害的状态之下,面对他人对于平等生存权和哀悼权的诉求,如何做出回应?” ——这要求我们必须想象并重建一个新的理解框架,一个将“将普遍存在的脆弱处境问题视作基石与希望”的框架。

    啊太多值得反思与书写。大概也是希望之所在。留白于此作为关于战争与性别笔记之开端。

    “我们自始至終都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依赖自身外部的他人,机构乃至可持续的外部环境, 因此我们的生命脆弱而不安。”

    “在不公框架的作用下,人类共有的脆弱特质遭到了错误而不公的人为区分。质疑这种区分框架,就是质疑那些使得阿富汗、伊拉克及其他中东国家战火纷飞、永无宁日的霸权框架。要想有力地提出非暴力主张,就必须具备表述主张并使之为人所知的条件。缺乏表征条件,也就无法提出“主张”。不仅如此,主体的愤怒同样需要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自身的要求为他人所理解。因此,非暴力并不是什么平和无忧的状态,而是有效表达义愤的社会政治斗争--非暴力乃是审慎表达的怒火。”

    “非暴力既不是一种德性品质,也不是一种观点立场,更不是什么普适原则。非暴力指出子主体身不由己的矛盾处境:他满腔怒火地忍受着暴力的摧残与蹂躏,却又竭尽全力地同暴力进行着斗争(而他也总是将怒火导向自身)。主体同暴力斗争意味着,他同样可能施加暴力。”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差评少(347+)
  • 排版满分(494+)
  • 值得下载(614+)
  • 二星好评(355+)
  • 内容完整(350+)
  • 三星好评(395+)
  • 微信读书(223+)
  • 收费(351+)
  • 傻瓜式服务(127+)
  • 全格式(544+)
  • 强烈推荐(439+)
  • 赚了(649+)
  • pdf(475+)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 2024-10-24 05:52:2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仰***兰: ( 2024-10-24 04:00:40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常***翠: ( 2024-11-13 11:42:0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訾***晴: ( 2024-10-26 21:02:14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马***偲: ( 2024-10-23 10:48:10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1-05 07:21:5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饶***丽: ( 2024-11-04 08:38:39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融***华: ( 2024-11-03 01:59:4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丁***菱: ( 2024-11-15 21:44:0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寿***芳: ( 2024-11-01 18:28:3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索***宸: ( 2024-11-16 04:14:25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家***丝: ( 2024-10-28 20:53:58 )

    好6666666

  • 网友 潘***丽: ( 2024-11-17 05:40:2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寇***音: ( 2024-10-30 20:47:13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宓***莉: ( 2024-11-09 15:49:54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晏***媛: ( 2024-11-16 05:52:21 )

    够人性化!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