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书房 - 我的家人真好系列 - epub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6-21 19:33:41

我的家人真好系列 epub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我的家人真好系列 epub格式下载
我的家人真好系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5885920
  • 作者:米克 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命题研究组 
  • 出版社:湖南少儿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0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1.60
  • 纸张:铜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24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6-21 19:33:41

寄语:

荷兰著名儿童作品。简练而富有韵律的诗一般的语言,配合新颖别致可爱温馨的图画,在孩子的心里悄悄播种下“爱亲人、孝老人”的种子。作者2007年被授予“荷兰儿童读者评委会”荣誉会员。


内容简介:

  父母亲人的爱,是世上伟大、无私的爱。当我们哭闹时,妈妈会想尽所有的办法逗我们开心;当我们烦恼时,爸爸会和我们一起玩耍,并引导我们勇敢成长;而爷爷奶奶则给了我们宠溺的爱!

全套书用简练而富有韵律的、诗一般的语言,配合新颖别致、可爱温馨的图画,不说教,不深入,只描绘了了了几幅“画”,就将世上温馨、幸福、快乐的家庭之爱呈现给小读者,在他们的心里悄悄播种下“爱亲人、孝老人”的种子。


书籍目录:

“我的家人真好”系列4册图书:

《妈妈真好》

《爸爸真好》

《爷爷真好》

《奶奶真好》


作者介绍:

  米克·凡·霍夫特( Mieke van

Hooft):荷兰著名儿童作家,已创作三十多本儿童书籍,十次获得“荷兰儿童读者评委会大奖”,也曾获“欧洲儿童小说大奖”等,2007

年被授予“荷兰儿童读者评委会”荣誉会员。

  巴比特·哈尔姆斯(Babette

HarmsCopyright):荷兰著名插画师,著有《我的婴儿书》、《白爪羊》和《我该给你起个什么名字?》等知名作品。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只一眼,我就被这套书精彩可爱的画面吸引住了!从没有那套书能像这套童书一样,把父母与子女、祖与孙之间那些浓浓的却又润物细无声一样的感情,如此简练又而生动地表达出来。我被这书诗一般的语言和活泼灵动的图画感动着,也被那美好的回忆感动着。我和宝贝一起大声朗读这套书,彼此学会了说“我爱你”,并随时给予拥抱和亲吻。我希望全天下所有家庭都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喜欢这套书!



精彩短评:

  • 作者: 稚子浴其渊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3:45

    内容五星,不用繁体字排印,减一星。例如:敢問適人強弱。適通敵,本一目了然,简化成敢问适人强弱,着实不通。

  • 作者: GaAs 发布时间:2008-10-06 22:36:21

    同伦,同调,同胚,同态........

    外微分,外积,外导数........

    因为学了以后很少用到,每次回想这些概念都觉得好像记不清楚了

  • 作者: 未若柳絮 发布时间:2019-09-10 11:02:34

    我的莎翁启蒙

  • 作者: 暗夜的星辰 发布时间:2014-08-16 19:20:47

    超級簡潔的畫風,質樸到了不能再省略的地步,像一首首優美的小詩,又像溫馨甜蜜的音樂。

  • 作者: momo 发布时间:2024-03-17 02:34:37

    情怀分……

  • 作者: 小雀和橘子树 发布时间:2021-01-08 23:23:16

    文笔一开始看还挺细腻吸引人的,但叙事太琐碎漂浮了,看到最后觉得很无聊,是不是写成短篇比较好


深度书评:

  • 每吃掉一个福建人,你就损失大半个中国

    作者:伊夏 发布时间:2019-09-21 09:53:55

    比起上大学,高中毕业旅行更值得被称为“十八岁出门去远行”。

    那时候我们乘慢车南下,去福建武夷,未知的省份带来激动与新鲜。车在夜里过杭州,我才讶异地发现,福建与江苏,也不过隔了个浙江,远没有印象中的南方那么远。

    在地道风物mook《闽南》的92页,这种“不远”更离奇地呈现出一种不思议的近切:

    太平天国后,政府鼓励移民内迁江南,部分温州的闽南人迁入了宜兴、溧阳、长兴三市县交界处的山地,他们的后裔中仍有一些人说着闽南话。

    也就是说,祖籍宜兴的我,可能在邻里乡亲里,就有福建人后代,我们或许喝过同一抔水泡的茶,宜兴紫砂掬着福建红袍,如今再没人需要分辨这一口滋味里的界限与差异。

    在那次旅行中,在地的武夷导游教了我们很多句当地方言,但我们这些孩子实在贪恋玩乐,旅行结束后就统统忘记了那些“鸟语”。很多年后,当我坐在广州的办公室里隐隐听到厦门的同事接到家乡的电话,又在会议上听到上司敦请祖籍闽南的下属去联系王心心来做活动时,某些通路再次连接。

    尽管我依旧听不懂那些方言,尽管我也热衷参与“广东人最喜欢吃福建人”的浅俗闲聊,但闽南,总在某些时刻被推到你眼前,成为贴着肌肤,浸入味蕾的存在。

    稍等一下,让我先以“北方人”的位置出发,感知一下这本mook里带给我的“闽南惊诧”。

    厦门港的兴起不是因为丝绸、瓷器或茶叶,而是粮食。实际上,清初以厦门为中心的贸易网络可以更恰当地称为大米航线。

    闽南虽然一直给人依山靠海不缺吃穿的富庶印象,但正因为海洋恣肆,自身甚少产粮,要依靠台湾、长江流域与两广来“接济”大米。大众熟知的南洋贸易等需求,在粮食面前其实是往后站的,厦门港,最初的作用是保障了闽南人民“不被饿死”。这南方的半封闭海湾,通航后至北能吃到天津供应的食粮。

    很多人喜欢谈南方地区的偏安和自足,其实回溯到历史,远推到未来,从来没有土地能相互割裂。这里哪怕不谈国族,谈区域,也有相当多的各类交流广阔到打破想象。

    厦门行政上隶属泉州府,经济上却与漳州府连为一体。它有一种泉漳双府认同感。

    清末民初,闽南文化的重心转移到厦门。厦门港,成为全世界闽南人的原乡符号。

    海外说闽南话的华人达到6000多万人,其分布之广,远远超出了其他汉语方言的分布范围。厦门大学有位长期在海外留学的教授曾说,来到厦门大学之后才明白,海外华人社区的味道,原来是闽南的味道。

    陈花现: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大闽南”的概念。毕竟历史上的闽南人也是四处迁移的,并不受现在的行政区划所牵制。现在经常会听到“某某文化项目应该是哪里的”区域论调,但我感觉这些应该回归到闽南人群的概念。

    在“亚洲的地中海”沿岸,像闽南一样腹地狭小但海运兴盛的港口城市不少:闽南在北,东起日本长崎,西至马六甲,南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亚洲海域绝大多数主要港埠都被纳入了闽南人的贸易网络中。

    此前我和朋友聊语言的孤寂与离散,引马华作家黄锦树的论调,认为只要你说母语方言,哪怕身处异域,也自成一个星球。其实闽南话深感类似凉热吧。学者项飚在温州模式中推敲出的方言力量,普及广之,印证着为什么粤商、闽商能在海外形成力量,也反证着苏商的各自为伍,难以抱团。

    据说,东南亚的“福建人”(闽南人)与“广府人”(广州人)发生械斗时,出于文化渊源,“潮汕人”是站在闽南人一边的。

    由此,衍生出文化、审美、习惯等的连带认同,闽南人逃开“被广东人吃掉”的命运,脚步越走越远,那是如今的签证难出也限制不住的“叛逆”,是其他内地省份难以理解的“海盗”个性。

    在闽南地区拥有深厚民众基础的南音,随着移民的脚步流传于港台和东南亚。

    把美丽的事物带往全球的闽南人,也对原乡有着深厚的认同。前几日泉州街道被“毁灭式改造”的事情在豆瓣上激起风波,相信那种被破坏的悲剧感,引发了不止是闽南人,更是所有对传统有感情的国人的愤怒和感叹。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激赏泉州籍艺术家蔡国强,他的烟火作品里,也深深镌刻着闽南式的古典与奔放。

    闽东与闽南在儒学水平上的差异,也反映出福建内部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不甚准确地说,闽江流域率先被开发的福州,历史上一直是福建省的首府所在,象征着国家在福建的政治权力中心;而闽南,由于位置更边缘,开发也更晚,一定程度代表着福建民间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种位置上的边缘属性,贯穿在泉州、漳州的后续城市发展中。

    可以深信,这片将“肥皂”唤为“雪文”的可爱土地,这个把“粿”文化(也就是如今日本和果子源头)传递到整个东亚的地区,还能够更加丰饶地生成无数沃美的果实。像是厦门同事把他们的粽子端到我眼前,而我差点被那种饱胀琳琅的馅料惊掉下巴的时刻一样,当我们享用与闽南相关的事物时,愿我们能再多走几步,如同喜爱花砖、鼓浪屿或者其他典型符号一样,再努力去喜欢喜欢他们的建筑、民艺、与对明日生活的自我表述及信仰。

  • 【转】张祥龙:孝的发生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1-11-11 17:12:08

    【作者简介】张祥龙,曾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山东大学哲社学院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哲学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

    孝,如这个汉字所显示的,意味着子代对于老去的亲代的照顾和尊重。这一人类现象迄今还没有成为一个重大的人类学问题,也没有成为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这种状况应该改变,因为它是人类的内时间意识的集中展现,从中可以窥见人性的最独特之处。不理解孝,人类学就还在颇大程度上徒有虚名,哲学家们,特别是儒家哲学家们所讨论的人性和人的生存结构就是无根之木。

    原来被认为是人类独具的能力,如使用工具、自身意识、运用语言符号、政治权术等,现在都在动物,特别是我们的表兄弟猩猩类中被发现了,起码是这些能力的初级形态。但是,孝这个现象,就像两足直立行走,却只是特立于人类之中,而成为标识人类的基本现象。

    古多尔等人多年观察的黑猩猩的典范母亲弗洛(又译为“芙洛”),曾身为群中雌黑猩猩的老大,养育了数个子女,当她变老后,那些后来很成功的子女——法宾、费冈、菲菲——并没有来照顾她。最后她死于一条河边,无“猩”理睬。

    黑猩猩没有绝经期,这是与人类的又一个区别,所以弗洛至死还在尽母亲之责。弗洛死后三周,她最后还在抚养的未成年儿子弗林特也死了。弗洛的子女们就生活在同一个群中,他们也曾很依恋她,帮她对付其他的黑猩猩,女儿菲菲也曾对于弟弟很有兴趣,弗洛死后菲菲也曾试图帮助弟弟弗林特,可见黑猩猩中是有某种亲属认同的,但他们都没有来实质性地帮助年老的母亲。为什么会是这样?在弗洛最需要成年子女照顾的时候,它们不在那里。这并不说明她的子女们不好,而是因为他们还根本不知道这是好的、应该的。黑猩猩的意识还达不到“子女应该照顾年老母亲”的程度,因为它们的内时间感受能力没有那么深长。

    但在人那里却出现了明确的孝行,而且进化论学者们也可以为这孝行找到增强进化适应力的根据,比如老年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群体的生存有帮助,特别是在出现异常状况时,比如旱灾时记得哪里有水,饥荒时知道哪种植物可食,瘟疫时知道哪种草药可疗。但是,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老年如何从无用变为有用,特别是,人猿之共祖如何知道这种有用,却是这种解释无法说明的。情况似乎倒是:造成孝行与造成这“有用”的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没有深长的时间意识,老年人就不会比中年人更有知识和经验的优势(在今天这个技术横行的时代里,老年人又变得无用了)。

    关键在于,在人这里,不管是能人、直立人、古智人(含尼安德塔人),还是现代智人,在某一时代、某一阶段出现了足够深长的时间意识,致使他或她能够记得或想到:母亲和父亲对于自己曾有大恩,应该在他们年老时回报。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在某个时刻感到不安和愧疚。能够有这种孝意识的人,一定是能进行跨物理空间和物理时间而想象和思考的人,能积累知识和经验,能够在各个层次上合作,也就是到老也能够被后代认为是有用的人。

    那么,什么使如此深长的时间意识出现?答案很可能是,人类新生婴儿的极度不成熟以及亲子联体。

    相比于其他高等灵长类,这种不成熟不只是量的变化,而是由直立行走引发的身体特征(如人族女性产道的变狭和人族头颅的变大)所导致的生存结构的变化——婴儿的提前出生和抚养期的拉长及艰难;它深刻改变了人类婴儿与母亲、父亲或任何抱养人的关系,乃至父亲与母亲的关系,也改变了人类本身的亲属及社会关系结构。人们总习惯于将男女或夫妇比作最明显的人类阴阳关系,相对、互补而又出新;但就人类的形成史和实际生存样式而言,由两足行走导致的新型亲子关系,才是那产生一切新形态的阴阳发生的源结构。人类婴儿的不成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看一位人类学家M.F.Small所写:

    人类婴儿出生时,它从神经学上讲是未完成的,因而无法协调肌肉的运动。……在某个意义上,人类婴孩的非孤立性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致它从生理和情感上讲只是‘婴儿-抚养者’这个互绕联体(entwined dyad of infant and caregiver)的一部分。

    这讲得不错。人类婴儿与抚养者(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史上,这抚养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婴儿的亲生父母)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而首先构成了一个互绕联体。人类婴儿必须提前出生,他与母亲之间的肉体脐带虽然断了,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脐带还活生生地联系着母子乃至父子。所以亲子关系,更可以被称为阴阳关系。正是由于它,导致了人类家庭。人类的夫妇关系,如前所说,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这个关系。从现实的生成顺序看,有夫妇才有亲子;但从人类学或人类形成史的发生结构上看,有亲子才有夫妇。

    婴儿出生的不成熟如何导致了内时间意识的深长化呢?婴儿出生的极度不成熟,意味着他的生命的极度微弱,随时可能而且比较容易死亡。因此,养活这样的生命就要求母亲乃至父亲的完全投入,深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带孩子开始,亲代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而进到一个互绕联体的生活之中。婴儿的不独立就等于亲代的不独立。这从母子夜间睡觉的方式可以略加窥见。

    另外,由于婴儿出生时脑部是远未完成的,所以出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头颅和脑要像个气球一样快速扩张,最后头骨才能合拢。可以想见,在这段意识身体(主要表现为头)的塑成期或“正在进行时”中,婴儿与母亲或抚养人的互动具有深层构造的、终身的后果。在某种意义上,婴儿与养育父母的内在关联,是“长进了”他的生命之中,而不只是一般的记忆关联。心理学家们将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人类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其核心肯定属于长期记忆,而且应该是一种不会被遗忘的本能记忆或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记忆。我们学了外语,即便建立了长期记忆,但由于长期不使用,或由于年老,也会淡化或在相当程度上遗忘。但我们一旦学会了第一语言,或学会了游泳、骑车,其核心部分就不被遗忘,即便长期不用它。人与养育己身父母的关系,甚至早于第一语言的学习,所以起码属于后一种长期记忆,即质的长期记忆。人随着岁数的增长,甚至到年老时,这种记忆可能变得更强烈,即便父母在他或她年轻时就故去了。

    除了亲子之间的深度关联,这种关联持续的时间之长,在动物中也是罕见的。现在的人类后代,平均14-15岁性成熟,生活自立更晚,而我们可以推想,人类形成史上的婴儿成熟期从生理上还要迟,因为科学家们对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研究都表明,野生自然生活的要比圈养的成熟期迟得多。野外的雌黑猩猩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龄是14.5岁,而圈养的是11.1岁;野生的大猩猩生第一胎的年龄是8.9岁,圈养的是6.8岁。而现代人,特别是经过工业革命后的人类生活方式,相当于被圈养。灵长类养育后代要比其他动物包括其他哺乳类艰难,黑猩猩养后代也比大猩猩更困难,比如黑猩猩母亲携抱她的婴儿达5年之久,而大猩猩婴儿发展自身的运动能力比黑猩猩婴儿快得多,6个月的大猩猩幼仔就能骑到妈妈背上而不掉下来,两岁就基本上不用母亲抱了。而我们知道,黑猩猩要比大猩猩从生理到智力都更接近我们。情况似乎是:养孩子越是艰难、越是时间长久的,就越是被这种“长期投资”逼得要发展出内时间意识。

    这两个情况加在一起,使得人类必须有长远的时间视野,能做出各种事先的预测、计划和事后的反省、回忆,不然就难以养活子女,传承种族。

    相比于威尔逊津津乐道的所谓人类的好战性、一夫多妻制、鲜肉的极端重要性等等,人类婴儿出生的极度不成熟才是一个真正持久和影响深远的事实,它在狩猎—采集的人类社会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因为它,在那样一个不断迁移的社团中,父母亲必须有更长远的时间意识,知道如何养活、保护自己和婴儿。比如,由于拉扯幼小子女的母亲的劳动能力和移动能力都很受限制,可以想见,她必须获得人际的合作才能维持自己和子女的联体生存。首先就是以上讲到的,女人择偶一定会极其看重男人的护家素质,除了他的保护能力之外,还有为人的可靠(忠实、热诚、慷慨等),而这些都含有内时间因素。而且,这男子不可太软弱,又不可一味地好斗,那样最终会葬送家庭,因为在这种“拉家带口”的情势下,几乎没有谁是战无不胜的。所以男子必须有权衡、合作、妥协和把握时机的能力。哪里最可能找到食物,哪里最可能有朋友而不是敌人,哪里是危难时可以藏身或避难的地方,哪种生存策略最能经受不测未来的颠簸……这是所有父母永远要操心牵挂(sorgen,care)的。再者,一位母亲与家庭、家族乃至邻里中的女性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婆婆、嫂子、小姑、女友等等,都是能够为她临时带儿女的分身存在者,她都要尽量与之协调。二三十年的育儿期,哪种意识能应对,它才会在几十代、几百代、几千代的考验后,留存在人性之中。因为这个或这些“小冤家”,人类才不得不是一种时间化的存在者。

    孝的出现而非保持,并不能由不少人类学家给出的“老人保存和传递有用知识”这样的理由来解释,因为孝的出现与能够保存有用知识是一个过程,使得孝出现的时间意识也会使得保存知识可能。所以,能够对孝做实用主义的考虑已经预设了孝。对于人之外的其他动物,包括我们的表兄黑猩猩,孝是无用的,徒然浪费可用来维持己身和抚养后代的精力与能量,于该种群的生存不利。

    这拐点很可能出现于人类子女去养育自己的子女之时。这个与他/她被养育同构的去养育经验,这个被重复又被更新的情境,在延长了的人类内时间意识中,忽然唤起、兴发出了一种本能回忆,过去父母的养育与当下为人父母的去养育,交织了起来,感通了起来。

    当下对子女的本能深爱,与以前父母对自己的本能深爱,在本能记忆中沟通了,反转出现了,苍老无助的父母让他/她不安了,甚至恐惧了。于是,孝心出现了。他/她不顾当时生存的理性考虑,不加因果解释说明地干起了赡养无用老者的事情,他/她的子女与他/她的父母的生存地位开始沟通,尽管说不上等同。起头处,他/她不会知道年老父母的“用处”,或偶尔知道了也影响不了日常的行为模式。老人越来越衰老,走向死亡;也没有灾荒来显示老人的智慧,因为在有孝之前,人活不过多老,也积累不了多少能超出中年人的智慧。但凭着内时间意识中过去与当下的交织,越来越多的“过去”被保持在潜时间域中,只要有恰巧应时的激发,那跨代际的记忆反转就可能涌现。此为人的意识本能的时间实现,与功利后果的考虑无关。“养儿方知父母恩”,说的就是构成孝意识的时机触机。

    孝心的出现,表明人的时间意识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与长度,能够做宏大尺度的内翻转。而且,由于孝迫使当前子女身荷未来(自己子女)和过去(自己父母)的双养重负,导致更大的生存压力,人类变得更柔弱、更不易成熟和死亡,于是其内时间意识就被逼得还要更加延长和深化,新的工具和生态位就更是生存的渴望和创造了。

    基于这种推想,4万年前在现代智人身上发生的“大跃进”,或许是人类实现孝的最晚时刻;从此以后,许许多多新的发明创造——精巧的新工具如骨器、复合工具、鱼钩、网、弓箭,及高明的艺术,如洞穴壁画、雕塑、仪式,乃至我们所说的这种语言,等等——以及它们体现的身心特征就奠定了现代人类的生存基底。“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1.2)这成仁也就是成人,因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原载《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08日。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169+)
  • 中评(232+)
  • 五星好评(594+)
  • 排版满分(511+)
  • 经典(264+)
  • 傻瓜式服务(190+)
  • 差评(476+)
  • 全格式(435+)
  • 小说多(288+)
  • 已买(490+)
  • 四星好评(195+)
  • 可以购买(59+)
  • 值得下载(446+)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4-11-13 19:18:5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权***颜: ( 2024-11-22 06:02:08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戈***玉: ( 2024-11-11 04:18:03 )

    特别棒

  • 网友 仰***兰: ( 2024-11-14 00:58:3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堵***格: ( 2024-11-08 07:26:39 )

    OK,还可以

  • 网友 丁***菱: ( 2024-10-23 15:45:5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谢***灵: ( 2024-11-18 13:29:0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寿***芳: ( 2024-11-16 15:02:1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焦***山: ( 2024-10-28 11:23:23 )

    不错。。。。。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