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骁兵 吴冬玲 编著 海潮出版社,【正版现货】 pdf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两栖骁兵 吴冬玲 编著 海潮出版社,【正版现货】 pdf格式下载

两栖骁兵 吴冬玲 编著 海潮出版社,【正版现货】pdf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两栖骁兵 吴冬玲 编著 海潮出版社,【正版现货】pdf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两栖骁兵 吴冬玲 编著 海潮出版社,【正版现货】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5702681
  • 作者:吴冬玲 
  •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
  • 页数:285
  • 价格:4.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5-23 17:28:14

寄语:

正版图书,品质保证,本店套装书籍默认为单本,有问题您可以联系客服!


内容简介: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并且永远依赖着海洋。在人的眼里心里:海洋的魅力无穷、海洋的奥秘无穷。人类历史是海洋与军事交织的历史,人类未来是海洋与军事交织的未来。海洋与军事是个一代又一代说不完的趣味话题、挖不尽的知识宝藏。

《海洋与军事》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反映海洋战略价值、深刻揭示海洋与军事相互关系、系统介绍海洋与军事相关知识的大型通俗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自2003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海军官兵、青年学生以及其他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和全民国防观、海洋观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显著的影响,并仍将继续发挥持久的推动作用。这为本系列丛书再版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海洋与军事》系列丛书出版以来,海洋战略环境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世界各国均调整了国家战略及海洋战略,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海洋权益的矛盾和争夺日趋激烈,与海上军事活动紧密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装备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进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跨海争霸殖民的“马前卒"

——海军陆战队的诞生及发展

 一、萨拉米斯海战中的“海上步兵”

 二、古老的海上“斗牛士”

 三、法兰西的“海军连”

 四、“日不落”帝国的“海军上将团”

 五、大陆海军执行特殊任务的“皮领圈”

 六、英美欧洲争霸中的较量

 七、抢夺西班牙领地的远征军

第二章 帝国掳掠厮杀的“海上武士”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陆战队

 一、英法加利波利海滩的“搁浅”

 二、皇家海军陆战队日德兰大海战的洗礼

 三、远征欧洲的“魔犬”

 四、再造海军陆战队

 五、座右铭:“永远忠诚”

 六、两栖“比特尔”浮出海面

第三章 血海火浴的两栖敢死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陆战队

 一、闪击战中的登陆与抗登陆

 二、 “哥曼德”敦刻尔克绝地反击

 三、“沙漠鼠”对阵“沙漠之狐”

 四、圣诞偷袭罗弗敦群岛

 五、破袭圣纳泽尔船坞

 六、“肉馅”诱骗下的惊世登陆

 七、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夺岛战

 八、“电击”塔拉瓦

 九、“征粮者”突破防御圈

 十、殊死搏斗硫磺岛

 十一、夺取通往东京的桥头堡

 十二、“霸王行动”大显神威

 十三、使德军胆战心寒的“海魂衫”

第四章 冷战对抗的急先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海军陆战队

 一、美国受宠的“第四军种”

 ……

第五章 现代局部战争的突击队

结束语 未来战争的多面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海洋与军事》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反映海洋战略价值、深刻揭示海洋与军事相互关系、系统介绍海洋与军事相关知识的大型通俗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自2003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海军官兵、青年学生以及其他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和全民国防观、海洋观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显著的影响,并仍将继续发挥持久的推动作用。这为本系列丛书再版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吴冬玲编著的《两栖骁兵》是该系列之一。一起来翻阅《两栖骁兵》吧!


精彩短评:

  • 作者: Blanket 发布时间:2016-06-12 23:07:47

    16-9 这书太水了……看在是同事写的给两星吧

  • 作者: 某J。624 发布时间:2013-01-29 21:45:43

    如果说看电视剧时是难受的,看小说时就是痛哭。我喜欢书或许更胜于电视剧,因为许三多的形象丰富了,他不再是情商负值傻得让人憋屈的角色。书更能体现许三多的一路成长,心理的成长,所以看完书的那一瞬间我忽然不再替史今和伍六一不值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就是前进前进再前进,无论在哪儿。

  • 作者: 刘皇叔 发布时间:2022-04-03 18:21:05

    有强行分析的嫌疑,个人认为不如看外交史收获大。

  • 作者: 柒二Dr.Tobe 发布时间:2020-05-09 09:27:03

    和《大小谎言》一样雷声大雨点小,本书竟然发展成用尾声补充解密了……要那么丰富细腻读起来有切肤之痛的鲜活人物们干嘛? 54E

  • 作者: Hicheer 发布时间:2023-01-06 16:38:24

    最喜欢的日历(手账本) 没有之一 纸质好好

  • 作者: Jason Koo 发布时间:2015-04-01 18:15:55

    无特色,无亮点,没啥实质性内容,很多章节读过如过眼烟云,一点印象也没有留下,高高高!


深度书评:

  • 简单对比下【李不白】和【温骏轩】的《大航海时代》

    作者:homme 发布时间:2022-10-31 17:28:53

    最近李不白出版的《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引起不小风波,被许多读者认为是“抄袭”自温骏轩所写的“地缘看世界”系列文章。这两位作者的作品我都读过,今天就我们抛开市面上其它已有的大航海主题著作,从几个方面简单对比下这两部作品。

    一、创作背景

    《透过地理看历史》是李不白陆续撰写的一套以地理为视角解读历史的著作,已出版的前两部切入点分别是中国古代历史和三国历史,这次的《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以下简称“李版大航海”或李版)顾名思义就是从欧洲大航海时代来解读世界历史。根据“李不白”公众号的回复,

    “李版大航海”写作时间大致在其《三国篇》完稿的2020年4月之后到“李版大航海”出版的2022年6月之间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封面

    《地缘看世界》封面

    《地缘看世界》是温骏轩的在天涯论坛和微信公众号上连载的有关“地缘研究”的文章合集,内容均未正式出版,包括“中国部分(先秦、秦汉、三国)”、“世界部分(欧洲、大航海、英美)”以及中东、东南亚等内容,其中“大航海时代”(以下简称“温版大航海”或温版)是《地缘看世界》合集的一个部分。根据“地缘看世界”公众号的发布时间,

    “温版大航海”写作时间大致为2017年2月至2021年7月(包括“英美篇”)

    二、整体结构

    首先是字数上,

    李版约40万字,温版约150万字

    (大航海篇+英美篇),从字数和篇幅上看温版内容更多,李版不到温版的三分之一。当然字数并不是关键点,我们再对比下两版的目录结构。为了不影响阅读,具体目录我放在文末,大家可以自行对比下。说明下,温版因为没有出版,我这里放的是网友整理版的目录,大致上李版“章”的字数和温版“节”的字数是差不多的,后面对比过程也采用的也是整理后的目录。

    从目录和文章内容上看,李版叙述框架是:

    欧洲→非洲→南亚→东南亚→北美→亚太→东欧和北亚

    ,整体的线索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和俄罗斯这几个国家在大航海时代的地理扩展。比如前面1-19章写的是葡萄牙的扩展(欧、非、南亚、东南亚),然后19-27章转移到西班牙(北美),之后在28-30又跳跃回葡萄牙。整体逻辑比较简洁,以国别叙述为基础,遵循客观历史顺序,各块之间相对独立,基本一目了然。

    再来看看温,温的叙述框架是:

    欧洲→非洲→南亚→东南亚→亚太→南美→北美→北亚

    ,温和李叙述的框架大致相似,整体线索也遵循欧洲几个国家地理大发现的先后顺序。现在大多数人认定李抄温的依据之一就是这个点,其实这个点很难站得住脚,因为这样的叙述方式基本就是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先后顺序,就算是整体框架方面的借鉴也不能认定为“抄袭”。

    三、内容要素

    还是要来对比下具体的内容,我抽出两位作者关于“南亚”部分的描写作为例子。

    李版的“南亚”部分包括第13章“印度”、14章“青藏高原”、15章“印度航线”,标题简略,一般一两个段落介绍一个地理要素,我梳理了下这三章主要描写的地理要素是以下这些:

    第13章:次大陆整体地理、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达罗彼荼人、雅利安人、种姓制度、亚历山大帝国、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拉杰普特人、突厥人、莫卧儿王朝;

    第14章:青藏高原青海部分、西藏部分、四川部分、高原文明、藏南、阿克赛钦、瓦罕走廊、印度地势、中印差异

    第15章:德里苏丹国、比奢耶那伽罗王朝、卡利卡特、郑和下西洋、达伽马归程

    温版“南亚”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介绍的内容也不局限在地理要素,还包括文化、军事以及中外对比等其他内容。我也以两三段为基准大致列了下温所写的主要内容:

    第12章第1节:写印度原因、印度整体地理、印度河与哈拉帕文明、印度河文明终结;

    第12章第2节:雅利安人来源、印欧语系、宗教发展、雅利安人与殷人、文化与宗教

    第12章第3节:中国春秋战国、分裂与统一、雅利安人进入恒河、印度列国时代、同时期各古文明对比

    第12章第4节:拜火教、帕西人、波斯帝国入侵

    第12章第5节:亚历山大东征、旃陀罗笈多、塞琉古王朝、阿育王

    第12章第6节:婆罗门教与印度教、婆罗门教进化、湿婆和梵天信仰

    第12章第7节:笈多王朝

    第13章第1节:阿拉伯人入侵、加色尼王朝、突厥军事力量、古尔王朝

    第13章第2节:拉杰普特人产生背景、拉杰普特联盟、塔劳里、德里地区

    第13章第3节:突厥王朝、花剌子模与蒙古

    第13章第4节:拉杰普特人逃离、古吉拉特-拉贾斯坦

    第13章第5节:帖木儿扩展、巴布尔南下、莫卧儿王朝崛起

    第14章第1节:印度黑白人种、南印度概念、泰米尔纳德邦

    第14章第2节:锡兰岛、僧加罗人、佛教影响、泰米尔人

    第14章第3节:宝莱坞电影、印度内部语言、南印度电影

    第14章第4节:德干高原、德干半岛、马哈拉施特拉、印度历史上的南征、马拉地人

    第14章第5节:遮娄其王朝、拉杰普特人分支、后遮娄其时期

    第14章第6节:帕拉瓦王朝、喀拉拉邦、泰米尔三国、朱罗王朝

    第15章第1节:东南亚地理、海洋贸易、印度教传播、南岛语系

    第15章第2节:马来半岛、扶南国

    第15章第3节:大巽他群岛、爪哇岛、季风与帆船航线

    第15章第4节:苏门答腊岛、三佛齐王国

    第15章第5节:中原朝贡体系、朱罗人、马尔代夫群岛、朱罗征服三佛齐

    第16章第1节:孟加拉地理、雅鲁藏布江、孟加拉平原

    第16章第2节:阿萨姆国、缅族、自然边疆理论

    第16章第3节:孟加拉分离、孟加拉宗教选择、帕拉王朝

    第16章第4节:若开-那加山脉、曼尼普尔、英帕尔盆地

    第16章第5节:曼尼普尔人历史、孟缅边境、阿拉干王朝、若开邦

    第17章第1节:朱罗王朝宗教、朱罗王朝衰落、德里苏丹国南征、蒙古征服中亚

    第17章第2节:印度三国演义、南印度四邦、比奢耶那伽罗王朝

    第17章第3节:突厥蒙古人、历史上中亚入侵印度

    第18章第1节:达伽马行程、郑和与汪大渊、马拉巴尔海岸、穆斯林商人

    第18章第2节:帆的类型、横帆的使用、阿拉伯“三角帆”、葡萄牙和西班牙改进帆

    第18章第3节:坏血病、维生素C储存、达伽马回程

    第19章第1节:卡布拉尔发现巴西、达伽马离开后的卡利卡特

    第19章第2节:达伽马第二次出发、达伽马与卡利卡特交战

    第19章第3节:与柯钦联盟、卡利卡特攻击柯钦、棱堡、对比君士坦丁堡

    第20章第1节:斯瓦希里城邦、葡萄牙人口短板、霍尔木兹海峡

    第20章第2节: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威尼斯商人、拉杰普特板块

    第20章第3节:第乌海战、双方军队规模和战法、双方帆船对比、战后葡萄牙

    第20章第4节:第乌港、果阿、葡属印度

    第20章第5节:香料种类、香料产地、马鲁古-班达群岛、四大香料岛

    总结来看,

    李的故事都是线性的,内容大体上是对于基本史实的陈述,李所叙述的故事要点基本上可以在温的文章里找到相对应的内容

    ;而

    温的故事则是树杈状的,衍生出了许多其它相关的内容,既有细致的地理要素分析,也有非常详细的各区域对比分析,甚至还包括对香料、帆船等物品分析,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理要素的范围

    。因为李都是在叙述一些基本史实,所以其实也没有什么“抄袭”的必要。

    再举一个详细的例子,比如两者对雅利安人的介绍。

    李的介绍是第13章中的几段话,包括直接点出雅利安人出现的时间、地点、外貌以及罗列四大种姓、表述种姓制度影响,语言比较直接,一笔带过。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节选

    《地缘看世界·大航海时代(网友整理版)》节选

    而温的介绍就不是几段话了,而是分散在几篇文章里。温详细介绍了雅利安人起源地(西干草原)、语言(印欧语系)、产生种姓制度、产生吠陀经典等相关内容,其间还穿插了对于人类早期宗教、雅利安人与殷人对比、春秋战国和印度列国时代对比等解读内容。从最终阅读体验上说,

    李版简单的表述给出的是结论和常识,而温版更加多元的表述则更像是在探究和拓展知识

    四、叙事语言

    以上部分都是整体框架方面的差异,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位作者具体的叙事和文字表述方面的差异。

    李和温在大章节的内容过度方式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李的过度比较直接

    ,比如在写第15章“印度航线”的时候,李直接用一句话来沟通前后文:“我们还是回到大航海时代”,将写作内容从前文的青藏高原迅速转回印度。还有更快的视角转移,比如在第18章结尾,

    “在印度半岛的南端,隔海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海岛,这就是锡兰。锡兰势力很弱,不足为据,再往东,过孟加拉湾,越过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之间的十度海峡,就进入安达曼海。安达曼海往南,就是马六甲海峡”,

    这一段话里面就交代了七八个地名,马上将视角从印度转向了东南亚,

    地理要素快速转换

    也是李版大航海的一大特点。

    和李相比,

    温的过度方式比较多样,而且缓慢太多了

    。比如同样是视角从印度向东南亚的转移,温至少从印度文化传播(第15章第1节)、朱罗王朝(第15章第5节)、香料贸易(第20章第5节)等三个角度阐述印度和东南亚之间的联系,然后才从第21章开始进入东南亚内容的描写。在进入东南亚内容之后,温又转入对东南亚历史上的满者伯夷、马六甲王国、郑和下西洋等大段历史的“插叙”,直到第26章才又转回葡萄牙人刚刚进入马六甲海峡的视角。

    如果说李的叙事是一根甘蔗,简单一条线,那温的叙事就是一棵葡萄树,多线索衔接,讲完一串回头之后又讲一串

    李和温在章节内部又是如何推进故事情节的呢?

    李版故事的推进依靠的是对时间交代

    ,比如李在第13章描写印度历史的时候用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188年”、“从7世纪开始”、“直到1526年”等等一连串的时间状语,

    对印度古代历史进行了简要的交代,这些时段内没有太多刻画某些地理要素,像是一小篇“印度简史

    ”。

    而温的文章里较少直接交代时间,

    温推进故事主要依靠的是历史横纵方向上的对比,以及对地理、人文、宗教、历史等等要素的大量铺垫

    。比如温在第12章对印度历史的整体叙述中,对雅利安人的的最早描述并不是其出现时间,而是将雅利安人和印度河文明、中国夏商王朝进行对比:

    “几乎与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同时期,东亚的夏王朝也同样遭遇了来自北方‘商人’的致命一击(公元前1600)......东亚与南亚地缘文化的不同走向,也正是由此开始”;

    在比较雅利安人和商人之间的差异之后,温又继续延伸:

    “接下来的历史,两大文明的走向依然惊人的相似。中国开始由春秋时代转入战国时代,印度则同样进入了‘列国时代’”,

    温的叙述具有“比较”的视野

    五、地图的运用

    同样都是图文并茂的文章,李和温在地图方面有什么异同呢?先来看看李,

    李的地图非常精美,样式完全统一,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才允许出版的,符合国家的规定

    。这里必须说下李的专业了,他就是地图学专业出身,有着十几年地图编辑出版的工作背景,所以在地图编辑和出版方面绝对是权威。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节选

    《地缘看世界·大航海时代(网友整理版)》节选

    再来看看温,温的地图就参差不齐了,或者用专业的话说就是“不入流”,因为

    温的图基本都是在网络上地图底图的基础上重新编辑而来的,虽然内容要素更加详细,但是非常不规范

    ,不要说审查出版了,可能很多内容都有错误。所以地图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也有人说李是“抄袭”了温“以图讲史”的写文形式,这一点其实很难认定“抄袭”,如果这种“以图讲史”是抄袭的话,那抄袭的门槛真的太低了。

    总结一下吧。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两本书谈不上什么“抄袭”,

    它们之间差异还是很大的,或者说它们压根就不是一类东西,一个是针对历史地理初学者的“工具书”,一个是针对“地缘”发烧友的“百科全书”

    ,它们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如果你是一位还在学习历史和地理课程的中学生的话,那我会强烈把《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这本书推荐给你

    ,而

    如果你想要拓宽认识世界历史的视角、探寻解读世界文明的方法的话,那《地缘看世界》的相关内容你可以好好读读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目录

    《地缘看世界·大航海时代(网友整理版)》目录

  • 虚心竹有低头叶

    作者:Asher 发布时间:2015-04-10 21:10:39

        这是一本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的大家小书。若闲暇翻阅,不消半日即可读完;若深入研究,则逐字逐句皆可做一番功课。作者王力(1900-1986)乃我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杰出的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把他和梁实秋、钱钟书推崇为抗战时期三大学者散文家。

        读这本书,我的初始目的很明确,了解诗词格律的常识即可。不过通篇读下来,我发现这个目的很好达成,因为令我汗颜的是,我除了常识外其他大多读不懂……

        好吧,我只好先把我了解的常识记下来:第一,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韵,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而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第二,古代汉语里有“平上去入”四声,而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是没有“入”声的,也正是古代和现代的不同,我只能说,这里读完我晕头转向;第三,平仄,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比较偷懒的方法就是,一个字的读音若是一、二声就作平声,三、四声就作仄声。其余如对仗、孤平、粘对等等专有名词则不胜枚举。

        我只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这句话相当不靠谱,因为即使你把三百首都背下来,搞不清诗律,吟出来的也是不合法度的。在此试举一例,诗的每一句是有其固定平仄的,比如五律的平起式是“平平平仄仄”,七律的仄起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虽然有各种技巧可以变化,但基础是固定的。词也是如此,每首词有其词牌名,而每个词牌都是有固定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就叫做"填词"。再举一失败例子,吾尝自诩为文艺青年,素喜做些所谓“诗词”,前年游延庆百里画廊,归来后装模作样也填词一首,词曰:

                                       《南乡子•游千家店》

        何处觅金秋?画廊百里绵未休。泼墨层林两岸染,慢走,且看落花依水流。

        心欲挥方遒,而立冷对何为愁。待到春来百鸟返,斟酒,与尔纵马笑神州。

        看似押韵,其实这里面有很多问题,首先是韵,当然,韵这个东西我还没搞明白……再说平仄,双调《南乡子》的第二句应为“平仄平平仄仄平”,而我填成“仄平仄仄平仄平”,显然根本没有考虑到平仄关系,还有后面的“慢走、斟酒”,都应该用“平平”,种种错误不一而足。

        读罢此书,我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太自以为是。我喜欢诗词很久了,却从未专心学习过诗词格律,只简单依照读起来朗朗上口就照猫画虎,其结果自然画虎不成反类犬。你眼中的自己减去真实的自己,这个差就是自以为是的程度,要么谦虚放低自己,要么努力提高自己,如果自己都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那么又如何能在生活工作中进步呢?

        下面才是我写这篇书评想说的。以前听人说过一句话,书法这门艺术,古代人已经玩儿绝了。我虽对书法知之甚少,但也了解中国书法总体来讲“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自明代开始书法已经走下坡路,流于华美书风。“韵、法、意”的丧失,恐怕将令书法之美荡然无存,而纯粹沦为写字。近年来书坛始终有关于“书法”的“法”要不要遵守的争论,认为一味严格遵照法度将丧失创新。但我觉得,这是为不打好基础而妄图走捷径在找借口。实话实说,当我看到现在某些所谓书法家的作品时,完全欣赏不出一丝美感,而他们却美其名曰自成一派,真是除了无语只剩无语。

        我刚读完《明朝那些事儿》,知道明代整体社会氛围偏向浮华,这也许造就了明代书法流于华美形式的特点。这里插一句,社会风气、统治者好恶等,都对一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有重要影响。譬如唐代,政治宽松,统治者讲求“楷法道美”,造就了法度森严的唐楷,宋代讲求个人意志的抒发,书法自然有飘逸俊秀之感。不仅书法如此,诗词的发展同样是这个道理。诗盛于唐,词盛于宋,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从这里可见,在格律方面,词的灵活性也是要大大高于诗。由此我想,书法、包括诗词曲赋等等这些中国文化艺术,当代恐怕都很难再企及诸如唐宋时期的高度。

        现代人为什么玩不过古代人?社会风气浮躁,渴望一夜暴富和一战成名的人过多而已。从书法的法度之争便可以看出,现代人总是在创新和法度间徘徊,误以为掌握一点法度后的随意发挥就是创新,殊不知相差甚远。历史会记住启功、刘炳森等这些法度严格的大师,他们才称得上书法家,而那些徒有其表之人,只能叫做写字匠。

    最后以板桥的诗结尾,“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与君共勉。

        (安时,2015.04.10)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pdf(98+)
  • 藏书馆(611+)
  • azw3(187+)
  • 实惠(78+)
  • 无广告(227+)
  • 体验还行(176+)
  • 一般般(458+)
  • 差评少(95+)
  • 内容完整(465+)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 2024-11-12 17:49:12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印***文: ( 2024-11-02 03:07:44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薛***玉: ( 2024-11-20 04:05:22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温***欣: ( 2024-11-16 01:21:07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居***南: ( 2024-11-04 04:59:27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屠***好: ( 2024-10-30 10:26:53 )

    还行吧。

  • 网友 邱***洋: ( 2024-11-08 17:38:52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石***烟: ( 2024-11-14 15:34:5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马***偲: ( 2024-11-13 23:14:00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焦***山: ( 2024-11-05 00:32:10 )

    不错。。。。。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