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txt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txt格式下载
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6024388
  • 作者:约翰·I.古德菜得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1
  • 页数:348
  • 价格:32.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6-21 17:37:56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这本书向我们呈现了一项规模宏大的、对美国教师教育长达五年之久的调研项目的结果。通过问卷、面谈和走访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古德莱得发现教师们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培训,更没有学会如何更新和重建现有的学校。他指出了目前师范教育所面临的几大困境:教育院系在大学里面的地位低下,州政府的规定了教师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对教师执照的要求,而大学的文化过高地偏重学术论文的发表而不重视教学。更糟的是,似乎没有人愿意对未来的教师教育承担责任。

《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一书既探讨了美国教师培训项目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又构思了创建优质教师教育的长远规划。众多的师范教育改革方案因为方法过于简单而纷告失败。但是古德莱得为教育学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指引他们如何招收和培养有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他力争大学领导对教育学院的重视和支持、主张教师培训项目的自主权和经费保障、反对州政府对教师培训课程的规定和。他指出,未来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价值有信心、对教师的职业有责任心、并且关注在民主社会里教师职业的道德意义。

重建教师教育必须与重建学校教育齐头共进。约翰I.古德莱得以他丰富的阅历和他调研的成果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近似完美的教师教育的蓝图,并且指引我们一步一步地更新教师教育。


书籍目录:

前言/1

致谢词/7

第一章国家在觉醒/1

第二章合理的期望/39

第三章遗留的问题/60

第四章体制背景与监管环境/93

第五章教师的教师/129

第六章成为一名教师/163

第七章教师教育项目/189

第八章改革的议程/224

第九章北方州立大学的更新:一个寓言故事/225

附件A:技术报告/312

附件B:特邀论文/313

附件C:专题报告/315

附件D:教育更新中心/316

译后记


作者介绍:

约翰·I.古德莱得 (1920—2014)是美国和世界教育界知名学者,人文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家。他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市,在那里的乡村小学开始了他长达70多年的教育生涯。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取博士学位之后,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华盛顿大学,并创立了教育更新中心和教育探究所。他在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研究生院院长期间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实验学校,主持和开展了多项大型研究与改革项目,使学院连续七年在美国教育学院排名第一。他的研究领域从教师培养、课程研究与改革、儿童早期教育、到不分级制和教育更新、大学与中小学结为伙伴同步改革。古德莱得在1980 年代设计并领导了长达四年的、被誉为美国学校教育目前规模优选和最透彻的中小学教育研究(A Study of Schooling),其调研报告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荣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杰出著作奖和美国教育荣誉学会年度很好著作奖,在全美掀起了学校改革的高潮。接着他发起并领导了长达五年的美国师范教育历史记录全面和最深刻的对教育工作者之教育的研究 (Study of the Education of Educators),报告书《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荣获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的杰出论著奖。他的多部著作已经被翻译成中文、日文、法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希伯来文,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很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其中有一个重要觉悟是,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和培训必须与学校的实践和实质性改革的条件密切结合。”实质性改革”意味着不能蜻蜓点水似的只初级我们现有问题的边缘,而是要开展深入的学校变革;明天的学校必须与今日的学校大不相同。如果我们继续为现在盛行的学校状况培养教师,这种变革就不会发生。


出色的教师本身未必能办好出色的学校,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培训,那么期待他们办好学校就是天方夜谭了。


1980年代初在我的报告书《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中报道了研究结果。我们在这项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教师和校长带到学校去的理念和行为都不能帮助他们应对学校所面临的挑战,也不过改变现有的办学实践。他们参与的很多实践活动都原理教育研究学者所推荐的做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活动也不符合许多精明能干并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自己所相信的最佳办学理念。


教师还必须具备不那么容易活动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一旦掌握了根深蒂固的教学原则,教师每天在无法预测的教学环境力就可以做出成千上百个明智的决定。教师还必须谦虚地修订自己学到的教学知识;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使用不同的方法就是谦卑地承认一个人之前在教学方面所做的努力总是不够的。


在教学工作中的四个主要层面:促进批判性的文化学习,提供获取知识的途径,建立有效的师生联系,做好学校的当家人。


第一和第二部分是专门分配给学校的任务:培养青少年进入民主社会并且教他们学会运用各种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一遍有效地和令人满意地参与人类食物。第一部分的任务要求教师本身对政治民主的政府结构和过程以及成长为有人文精神的公民所必备的条件有深刻的理解。第二部分的任务要求教师将所教的学科知识学习两遍——第一遍是为了自己学懂,第二遍是为了教这门知识而学。这两种学习最好同时进行或者并列式进行。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是《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的姐妹篇,也是美国教育思想目前又一部划时代的巨作。古德莱得博士详细地报道了他所领导的美国师范教育目前规模优选、最全面和最深刻的调查和研究的结果,为教师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并绘制了理想的蓝图,也为国际师范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优选的参考和榜样。


书籍介绍

这本书向我们呈现了一项规模宏大的、对美国教师教育长达五年之久的调研项目的结果。通过问卷、面谈和走访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古德莱得发现教师们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培训,更没有学会如何更新和重建现有的学校。他指出了目前师范教育所面临的几大困境:教育院系在大学里面的地位低下,州政府的规定限制了教师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对教师执照的要求,而大学的文化过高地偏重学术论文的发表而不重视教学。更糟的是,似乎没有人愿意对未来的教师教育承担责任。 《为称作学校的地方培养教师》一书既探讨了美国教师培训项目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又构思了创建优质教师教育的长远规划。众多的师范教育改革方案因为方法过于简单而纷告失败。但是古德莱得为教育学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指引他们如何招收和培养有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他力争大学领导对教育学院的重视和支持、主张教师培训项目的自主权和经费保障、反对州政府对教师培训课程的规定和限制。他指出,未来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价值有信心、对教师的职业有责任心、并且关注在民主社会里教师职业的道德意义。 重建教师教育必须与重建学校教育齐头共进。 约翰 I.古德莱得以他丰富的阅历和他调研的成果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近似完美的教师教育的蓝图,并且指引我们一步一步地更新教师教育。


精彩短评:

  • 作者: danyboy 发布时间:2020-01-04 00:59:25

    简介说“卡夫卡式”,不不,是博尔赫斯式。马修在这里将《画的秘密》的手艺用的更加丰满,以虚构体现真实。主角受命鉴定卢浮宫藏品,但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整个过程半真半假的展现了博物馆的“功能”,也像博尔赫斯那与土地等同的地图类似,马修绘制了:绘画馆的绘画里的绘画馆里的绘画;装裱绘画的画框成为艺术品、模具长廊的尽头是人类艺术的初次刻画、蒙娜丽莎的多个原作等等,犹如艾柯“无限的清单”。最后,鉴定师去世之前与已经去世的助手对话,获得了“本质即无限或者说绝对”的领悟。隐喻和用典颇多,情节本身就是“博物馆事业代代传承”的隐喻,文字游戏、一语双关之类就更多了,还有不少作品引用了名家名作。比起过于晦涩的《方向》和工艺高精尖但内涵较浅的《3秒》,这本漫画在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和内涵挖掘上堪称他本人风格的集大成之作。

  • 作者: foldedawn 发布时间:2013-11-14 14:25:16

    题量略少,类型不错,每次都是难的对简单的错残念……

  • 作者: 喳喳喳 发布时间:2023-12-21 20:04:33

    这个书完全是拼凑出来的。本来很尊敬埃里克森的,看完有一点幻灭。本以为能看到一些关于老年的洞见,也不是没有,就一条:他说老年是通向死亡的生长。其他都是凑数,尤其是凑了《野草莓》的数。

  • 作者: 平方尺黏合飞行 发布时间:2022-11-15 23:38:48

    什么垃圾

  • 作者: 尼不可 发布时间:2022-11-24 03:09:00

    是在说你我吗?

  • 作者: 仓郡 发布时间:2022-08-12 10:32:43

    事业搞好 开始治家 宅斗的部分写的一般


深度书评:

  • 《布登勃洛克一家》里的那些物事

    作者:林雁飞 发布时间:2019-03-29 17:23:35

    《布登勃洛克一家》里的那些物事。

    实在不是什么书评了,只是一点个人阅读的梳理。

    —————————————————————————————————————————————

    九年前,从德国到美国的时候,时不时感觉很烦躁。夜里就想打开《布登勃洛克一家》,好像再早几年,刚到德国读书时,时不时要打开《红楼梦》。目的,不是要把十分熟悉的情节再读一遍,而是慢慢地沉浸到那个时代去。过去,是借着大观园的亭台楼阁树起避风港,后来,是19世纪中叶的吕贝克。

    一个人的阅读体验,心潮澎湃是很容易泛起的感情,或因人物,或因情节,然而读了有读,读出亲切,读出安然,读进故事里,则多少需要点机缘。机缘来之不易,去又无影,譬如红楼梦对现在的我而言,吸引力已不如从前。反而是少年时完全读不下去的《儒林外史》,而今读出百般感慨。

    过去很多年里,我和自己曾经的主修,德语文学已经没有什么实质关系了。也许这个结果是在决定不再读博时就注定了的。并没有什么后悔。不过一点联系总还在,我还是会继续阅读德语文学,而一众老派作家中,托马斯曼是我最佩服的一位。

    他文笔一流 —— 唯有读德语原文,才能体会到他那精致绝妙的修辞句法,是怎样让一句套了层层从句的句子 —— 有时候一句话便占居了几乎整一页 —— 结构清晰,用词雅正,读来长而不冗。一直以为,文笔是作家的基本功,我绝不收回这句话。文笔俗烂,哗众取宠,矫情做作的,永远登不上一流文学的殿堂。

    他一生笔耕不缀,真正做到了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取得了典型的成就。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变化,成长。年轻时作为一个坚定的保皇派,经历了二战,流亡美国,客居瑞士,在晚年却能深有反思。是不容易的。

    现在人们大概津津乐道的不过是他的同性恋童取向。在我看来,谁没有一些道德上的不齿之处,私欲之中的黑暗面呢?但是作为有操守的成人,道德与理智应占上风。托马斯曼将“痛苦”化成文学,而非行为,正是他的人格感人之处。

    私心里,最喜欢他的遗作,但遗作总是让人遗憾的,因为是永远的未完成。《魔山》是大部头名著。可供探讨的很多。大约喜欢的人会很喜欢,讨厌的人会很讨厌吧,因为情节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托马斯曼借此主要是表明了一战前的众生相,而达沃斯高地的疗养院里,那些表面光鲜实则等死的肺结核病人,正是欧洲精神腐朽没落之写照。—— 说来,我看今日欧洲,总莫名觉《魔山》复演。

    我读得最多遍的,还是他的处女作,《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不是什么很复杂的故事,记述了北德工商自由城市吕贝克,一户富商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的生与死,分别简称以:

    老约翰,

    约翰,

    托马斯,

    汉诺。

    比起其他名家的大部头家族史,人物不复杂,情节也不跌宕,但稳稳的行文中,偶尔一发力,回读时,更觉余韵悠长。是一本可以亲近的长篇。

    大约正如过去读红楼,颇爱其中风物,而今回读《布登勃洛克》,也喜欢挑出一些细节描写片段。(大致引用傅惟慈翻译,不妥处作了点说明。)

    1)

    小说开篇,描写了第一代布登勃洛克新近搬入的孟街豪宅。

    先是风景厅:

    “他们正坐在孟街一座宽大的老宅第二楼的“风景厅”里。……屋子里四壁悬着沉重的带弹性的壁毯,壁毯和墙壁中间隔着适当的空隙。毯子上面织的是开阔的风景,为了和铺在地上的薄地毯和谐,用的也是柔和的色调。这些田园风景都是 18世纪风格,什么快乐的采葡萄的人啦,勤劳的农民啦,系着花花绿绿头带的牧羊女啦。这些牧羊女或是坐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怀里抱着洁白的小绵羊,或是跟秀美的牧童接吻……画面上大部分涂染着一抹昏黄的落日余晖,为的是和白漆家具上的黄色套子和两扇窗户上的黄缎窗帘色彩相配。从屋子的宽敞来看,室内的家具并不多。一张嵌着金线的细腿圆桌并没有摆在沙发前,而是在一架风琴对面的墙跟前,琴面上放着一只盛横笛的盒子。屋子里除了沿墙一排均匀摆着的高背椅子外,就只有窗户前边一张小缝纫桌和沙发对面一张摆着古董玩物的精巧的小书案了。对着窗户的那面墙壁有一扇玻璃门,从玻璃门望出去是一间幽暗的带圆柱的大厅;左边是通向餐厅的高大的白色双扇门。在另一面墙壁上的半圆的凹洼里,壁炉里的木柴在闪亮的锻铁栅门后面噼噼啪啪爆响着。”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当是壁毯了。从中世纪起,壁毯便是奢华之物,它兼具装饰与实用(保暖/遮尘)作用。田园风格的风景人物,18世纪近乎陈词滥调的主题,也正体现了老约翰的品味:传统的,希图与上流社会(洛可可余波)靠拢,凡属这一风格的,还有镶嵌金线的细腿圆桌。

    但是,家具是不多的,壁炉燃烧的火焰,还正显示着这个家族的兴旺。这和后来,第三代托马斯在渔夫巷起的华而不实的新居大为不同。

    再是饭厅:

    “这间屋子挂着天蓝色底子的壁毯,白色的男女神像伫立在一根根细长的圆柱中间,在天蓝色背景衬托下,宛如浮雕般凸显出来。厚大的红色窗帘已经拉起来,除了餐桌上的银色烛台外,屋子的四角还各自摆着一架高大的镀金枝形烛台,每只架子上点着八支蜡烛。和风景厅相对的一堵墙前边摆着一架庞大的碗橱,碗橱上面悬着一幅油画——意大利的一个海港,在烛光照耀下,雾气弥漫的蓝色画面显得特别引人注目。沿着四壁摆着巨大的红缎子面直背沙发。”

    海港油画。—— 这油画必定是主人亲自所选。(作者很喜欢借挑选油画的情节表现人物,譬如后面冬妮的女婿,只会挑裸体女人这种“庸俗”之作。)

    尔后,这幢屋子不再有大段描写,只在最后,最后一个华丽的圣诞节时,再度,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出场:

    “整个大厅里飘散着烧焦了的枞树枝的香味,无数闪烁耀目的小火光把大厅照耀得如同白昼。绘制着白色诸神雕像的天蓝色壁毯更增加了这间屋子的光亮程度。在悬着紫色窗帷的两扇窗户中间摆着一株高大的枞树,树尖几乎碰着天花板。树上点缀着银线和一朵朵大白百合花,树梢上立着一个全身发光的天使,树底下有耶稣诞生的全副模型。这株枞树从上到下缀满小蜡烛,在屋中一片光海里仿佛是点点繁星。一张铺着白桌布的长案,一头靠着窗户,另一头差不多快要抵住房门。案上除了各种礼物以外,也摆着一串挂着糖果的小树,树枝上同样缀着许多小蜡烛。此外,墙上还悬着煤气灯,房屋四角摆着几只镀金烛架,也都点着粗大的蜡烛。一些长案上摆不下的大件礼物都并排摆在地上。两张小一点的桌子同样铺着白桌布,陈列着礼物和小枞树,摆在房门的两边:这是给下人和穷人准备的馈赠品。“

    这间屋子,承载了家族四代人的回忆。高大至天花板的圣诞树,精致的装饰,耶稣诞生的全套模型(也许是约翰布登勃洛克所购?)…… 灯花,蜡烛,花香,一切是盛筵散去前的回光返照。

    2)孟街住宅的用器:

    除了上面引文中的华丽烛台。(此处也应和率先装煤油灯的对手家族对比)还有,

    “……小书几上摆着的一只很精致的墨水壶,这只墨水壶是一件塞弗勒的瓷器,呈黑白斑点猎犬形状。格拉包夫医生的年纪和参议相仿,稀疏的胡须后面生着一张和善的长脸,脸上永远浮现着温和笑容。他这时正在观看桌子上陈列的物品,蛋糕呀,葡萄干面包呀,各种样式的盐缸呀等等。这都是亲友们为温居送来的“面包和盐”。然而这些“面包”都是一些丰实甜美的大蛋糕,盐也是盛在沉重的黄金器皿里。从这一点看来,这些礼品一定也是来自富贵人家的。“

    “这时候用两只车花玻璃大盘子端上来普来登布丁;普来登布丁是用杏仁糕、草莓、饼干和鸡蛋果子冻层层叠起来制成的。就在这个时候桌子下首也沸腾起来,孩子们也得到了他们最喜爱的甜食,冒着火苗的梅子布丁。”

    “一阵清脆、迅疾的钟声从写字台上面的一张画上发出来。这张色彩暗淡的油画画的是一座教堂和一个古老的市场,但是教堂顶上安着一座真正的小钟。这时它用细碎的声音敲了十下。”

    法国塞弗勒瓷器,是欧洲三大皇室瓷器制造商之一。以生产精致奢侈的餐具闻名。然而老约翰拥有的是一只实用的墨水壶。—— 毕竟是商人。

    黄金制的各式各样盐缸。

    车花玻璃大盘子。—— 原文Kristallschuessel,应是雕花玻璃大碗。在1930年玻璃因为工艺更进,机械化而可以大量廉价生产前,仍是价格不菲品。

    装饰在教堂油画上的小钟。—— 除了精巧之外,作者显然也是想以物喻人,与约翰布登勃洛克的宗教热情呼应。

    3)整个故事,场景变换不多。冬妮那段掐死在苗头的初恋,发生在海边的船长家:

    “面包摆在船形的篮子里,四边堆满了乳脂、糖、牛油和蜂窝蜜等等。面包篮的一端装饰着一道珍珠形的绣花边,这是他们八岁的美丽的小女儿梅塔的手艺。”

    “写字间是一间不很宽绰的小屋,四壁的下面一节装了壁板,以上的地方都是石灰墙。雨点不断地敲击着玻璃窗,窗上挂着被烟熏黄了的窗帘。门右边摆着一张粗糙的长桌,桌面盖着纸。桌子上面的墙上钉着一张欧洲大地图和一张波罗的海小地图。天花板中央悬着一艘张着满帆的精巧的船只模型。”

    隔了一百多年读这些描写,让人觉得还在眼前。虽然不富有,但却不多不少表明了这家人的生活态度:整洁,用心,尽力,本份。

    4)冬妮第一任丈夫家。骗子格伦利希用负债建立的汉堡城外的豪宅。作者着墨不多。除了“25马克一把的椅子外”,有此一段:

    “圆桌上的雪白的锦缎上面铺着一块绣花的绿桌布,桌布上摆着透明的金边瓷器,好像贝母似的泛着乳白的光。一只茶炉吱吱地烧着。在一只精工雕刻的银质面包箧里摆着奶油面包片和小圆面包。这只面包箧的口很浅,形状像一只微卷的锯齿边大叶子。一只钟形的玻璃罩下面堆着带网纹的小黄油球,另一只下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干酪,黄的、白的、带大理石纹的、绿色的。自然了,男主人面前少不了还放着一瓶红酒,因为格仑利希先生早餐总要吃些热菜。”

    不提其余,只说黄油。

    作者很会形容黄油的形状。这里的黄油,可不是一大块,而是用特制工具夹出来的带有网状的小球。—— 相当精致。然而也是相当的浮华。

    不过,比起《魔山》里,黄油要用最不厚不薄的片状叠成一朵花型,这儿还算节制的。

    5)对于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的第一幢宅子,由冬妮帮着布置,可谓虽华丽精致,但还没有到浮夸的地步:

    “说着她打开大门右边的一扇门——“窗户前边是常春藤……朴素的木器家具……橡木的……那边,走廊那一端有一间比较大的屋子。这里右边是厨房和放食物的屋子……咱们上楼去吧,啊,我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指给你们看!”他们踏着宽大的深红色地毯,沿着一条舒适的楼梯走上去。楼上,一扇玻璃屏门后边是一条不太宽的走廊,通向餐厅。餐厅里正中摆着一张沉重的大圆桌,桌上茶炊沸滚,壁上糊着暗红的锦缎似的墙纸,沿墙摆着胡桃木雕花椅子,苇子编的坐垫和一架庞大的食器橱,此外还有一间墙壁遮着灰色帷幔的舒适的起居间,里面套着一间小客厅,中间用帷幕隔开。小客厅里摆着包着绿条绒的躺椅,还有一扇向外面凸出去的窗户。然而这一层楼的四分之一的面积却被一间有三个窗户的大客厅占去。他们从这里穿过去,走进卧室。卧室位于走廊右首,室内挂着大花的帐幔,摆着两张桃花心木做的床。但是冬妮却径直向屋子后边一扇暗门走去,一扭门柄,露出一座盘旋楼梯来。这座楼梯弯弯曲曲地一直通到地下室,通到浴室和侍女住的屋子。”

    “当托马斯回来的时候,茶已经热气腾腾地倒在迈仙瓷制的杯子里面了。“

    迈仙瓷是德国人引以为豪的,能与法国塞弗勒,英国道尔顿并称的一流精致瓷器。这头的高级货已经不是老约翰的墨水瓶了,而是茶具。—— 生活进一步精致,精神却反之颓靡。

    6)作者最多形容的,却是托马斯花巨款平地而起的豪宅。起了这一宅子后,仿佛盛极而衰,厄运不断降临,直到他因为牙痛摔倒街头,猝死,而最小的唯一继承人,孱弱的汉诺则也在里面因伤寒断了气。

    豪宅门口,立着小妹妹夫妇送给汉诺施洗礼的标本熊,这只熊一共出现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在旧宅:

    “这一对夫妻还给布登勃洛克家带来一件非常贵重的礼品:一只后脚立地、张着血盆大口的棕熊标本。这只巨熊是牧师的一位亲戚在俄国内地某处打死的。现在这只熊摆放在楼下进门的地方,两只前爪托着一只盛名片的盘子。”

    第二次在这新宅。最后一次是描写汉诺放学回家,把书本搁在里面。(不会再有名片了)

    而形容托马斯的两处住宅,都有借冬妮的眼睛。

    “但是她(冬妮)经过办公室的房门时并没有进去,而是向右走了几步,走到一座巨大的楼梯下面。这楼梯延伸到二楼就有铸铁栏杆拦住,到了三楼就变成一座金黄与雪白交相辉映的大理石柱游廊。在令人目眩的高高的天窗上悬着金光闪闪的巨大枝形灯架……“真是高贵!”佩尔曼内德太太望着里面宽阔、灿烂的华丽气象,心满意足地低声自语道。对她说来,这象征着布登勃洛克家的权力、光辉和胜利。这时她忽然想起来,她是来传达一个悲哀的消息的,于是她慢慢向办公室的房门走去。”

    金黄与雪白交相辉映的大理石柱游廊,金光闪闪的巨大枝形灯架 —— 堪比宫廷!

    还有一座带喷泉的美仑美奂的花园:

    “花园里温暖而静谧。花坛修剪得整齐有致;傍晚的空气里弥漫着花坛散发出的香气。一座由高大的堇色鸢尾花环绕着的喷泉把亮晶晶的水柱射向昏黑的天空,水花拍溅的声音细碎平和。空中最初出现的几颗小星已经开始闪烁发光了。花园深处,一座阶梯夹在两个方尖柱石碑中间,台阶通向一个铺着碎石子的高台,台子上是一座木头凉亭,低垂的天幕底下摆着几把乘凉用的椅子。左边有一道墙把这边的地基和邻居的花园隔开;右边是邻房的山墙,齐着山墙的高度立着一个大木架,这是准备将来常春藤长起来时的攀架。在悬空的台阶两旁和凉亭附近种着几丛茶藨子和醋栗,但是园子里却只有一棵大树,一棵皮上生满硬结的胡桃树立在左边墙根前。“

    但是,托马斯的心情却完全是反面的,说,”太新,新的让人心神不安。“

    而作者最终也借主人公的眼睛,最后一次打量了这间宅子:

    “一种极度的彷徨不安攫住他(托马斯),他感到自己需要动作,需要空间和光亮。他把椅子推到后面去,走到客厅里,把悬在屋子正中长台上的许多煤气灯点起来。他站在那里,一边慢慢地、痉挛地捻动上须尖,一边茫然环顾这间华丽的大厅。这间客厅连同起居间构成这所房子的正面,客厅里摆着的是浅色的、波浪形扶手和靠背的家具,此外还有一架三角大钢琴,钢琴上面放着盖尔达的提琴盒子,旁边是一只满摆着乐谱的小书架和一只刻工精细的乐谱架,门上边浮雕着玩弄乐器的小天使,这一切使这间屋子看去颇像一间音乐厅。凸出的窗户里边摆着棕榈树。

    布登勃洛克一动不动地站了两三分钟。然后他振了振精神,回到起居间,走进餐厅,把这里的灯也点着了。他走到食橱前边,喝了杯水,也许是为了镇定一下情绪,也许只是为了找件事做。喝过水以后,他背着手,急匆匆地继续往里面走。吸烟室里摆的是深色家具,镶着壁板。他机械地打开装纸烟的柜橱,立刻又把它关上,然后又把牌桌上的一只小橡木箱的盖子揭开,这里面装的是纸牌、记分簿和类似的玩意儿。他随手抓起一把骨制筹码,让它们从指头缝里哗啦啦地滚下去,接着他把盖子一关,又继续向前走。吸烟室隔壁是一间安着彩色小玻璃窗的小屋子。屋子里只摆着几张可以拼凑起来的轻便的小茶几,茶几上放着一只装甜酒的箱子。从这里出去可以进入铺着嵌花地板的大客厅。大厅的四扇大窗户悬着葡萄红的窗帷,窗外是花园。这间大客厅的宽度又是和这所房子的一边相等。客厅里摆着几张低矮的大沙发,面子也是窗帷的红色,此外还有几张高背椅,端端正正地靠墙摆着。一座壁炉,栏杆后面摆着假煤,盖着闪光的金黄色的纸条,远远望去仿佛煤块正在燃烧。镜子前的大理石壁炉架上放着两只巨大的瓷花瓶……”

    三角大钢琴,对比祖父的小风琴。

    华丽大厅里摆满的家具,对比祖父的不多的家具。

    然而壁炉里却没有火,而是假的金黄色的纸条,作出燃烧的假象……

    巨大的豪宅,奢侈的摆设,却没有人气,没有人声,早早进入到衰亡的氛围里来。

    更使人不知作何感想的,是他还有一间堪比贵妇的矫揉造作的衣帽间:

    “只要不引起外人议论,他能节省什么就节省什么,只有在衣着上一点算盘也不打。他所有的衣服都是请汉堡手艺最好的裁缝做的,而且为了保存和补充这些衣服他同样也毫不吝啬。在他的更衣室里,打开一个仿佛通向另一间屋子的门以后,就会发现这是砌在墙里面的一间面积相当大的暗室,这里面有一排排的衣钩和木制衣架,挂满了为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穿用的各色上衣、常礼服、大礼服、燕尾服,而各色的裤子则摆在许多把椅子上,叠得整整齐齐。另外在一张带大镜子的五屉橱上摆满了梳子、刷子和修饰头发以及胡须用的化妆品,抽屉里则是各种各样的内衣,这些内衣永远不断地在更换、洗涤、使用和补充……”

    而一向最爱体面的他,最后却一脸破相地死去。是讽刺,是荒唐?

    ————————————-

    落笔至此,我想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年多年过去,不再如此喜欢红楼梦了。也许,是因为,我对《红》的主旨产生了根本质疑所致。我之前从未怀疑过曹雪芹的存在,也未怀疑过他对豪门大族盛筵必散那种宿命论的基调,但自从认真读过索隐派的论据后,难免要怀疑,“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究竟是什么意思?那林四娘长诗里的斑斑血迹,又究竟暗指何事?如此,便失去了最初乐趣。

    而喜欢《布登勃洛克》,因为这是脉络清晰,陈述逻辑的家族史。是否真是如此,随着对精神和艺术的追求上升,实用的生存能力则会下降?这是一切略有智识的人都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年少时,颇认为人生就该“能行万里路,能读万卷书”,可其实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的矛盾的。如此,我便同情托马斯布登勃洛克,说到底,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人,大概也是终究要把叔本华锁起来,不提思考,不见风月,让自己坐在办公室里,担起责任,寄托希望于下一代 —— 纵然是一场虚梦,也要心力交瘁但还是坚定地做下去。

  • 破茧成蛾

    作者:茶宴1111 发布时间:2014-04-11 10:27:07

    电影《沉默的羔羊》久负盛名,我很喜欢。只是书最近才看,蓦然发现,两者差距巨大。以下只是书的读后感。

    一直不懂“我们都是在罪恶里打滚的羔羊”什么意思,直到汉尼拔那句“再见,克拉丽丝,如果有一天你的羔羊不再尖叫,你会告诉我吗”

    是告白也是告别。

    世界比我们看到的更加丑恶,血腥,我们在这里艰难的穿行。

    当史达林.克拉丽丝怀着深深的恐惧却坚定的站在汉尼拔面前,她看到了汉尼拔眼中的火花。那一抹明亮却转瞬即逝的火花。是久违的欣喜,是失望的余烬,一切尽在初见中。

    一来一回几句简单的交锋,纠正着彼此印象的偏差。

    对汉尼拔来说,难得有如此年轻有带着头脑来的“对手”(是对手,棋逢对手,他看得上的对手寥寥无几),他对她充满好奇。

    对史达林来说,重要的完成问卷调查,并不想追问吃人魔的善恶。于是她听见汉尼拔的反诘“弄套权势就想来把我框住…善恶也不要了…给每个人都套上条道德尊严的裤子---从来就没有任何事可以说是谁的过错”

    他根本不屑世俗的判定,同样也不认同体制和伦理。一个刚刚毕业的实习生,他以为她不懂。

    史达林认为汉尼拔是邪恶的。

    汉尼拔讥讽她“如果邪恶仅仅是伤害人,那风暴也是邪恶的。”“教堂倒塌砸到65个信徒,上帝也是邪恶的”

    汉尼拔在颠倒黑白,却也无法辩驳。他与她的世界如此不同,她不会也不必纠正一个错误偏激的大脑。她也不屑。却暗自吃惊他的总是出人意料的,却无比精准的判断。

    这是他与她的第一回合。

    他轻易就赢得了她。

    史达林沉浸在挫败里。她痛恨失败。自强的个性不予许她软弱。所以很快她调整了状态,时刻准备着再次迎敌。

    “他眼中的火花闪着闪着就飞进了黑暗,仿佛萤火虫飞进了洞穴”

    汉尼拔有着超强的大脑,冷静决绝的洞察力,他彬彬有礼学富五车,他温文尔雅崇尚古典,他懂生活懂享受,凭着这些傲视一切。很少人入得了他的眼。他不是人,仿佛上帝高高在上冷眼旁观。在世人眼里,他是撒旦。

    “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没有脑子,永远无休止无规则的瞎闹,仿佛在做布朗运动”

    汉尼拔试着送给史达林一份情人节礼物—一颗人头。同时也在试探对手有几分聪慧。(直到最后我才醒悟,这个长线放的。一开始就在暗示史达林谁是凶手。这本书里,汉尼拔从来都只提供谜面,由史达林揭开谜底)

    好在史达林不仅聪明,而且强干,一步步判断明确,走得沉稳。难怪史达林得上司青睐。我料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她刷新着他的判断。他更改着她的人生。

    汉尼拔的话真真假假,史达林犹如迷雾穿行。汉尼拔步步为营,史达林积极应战。

    吸引是相互的,史达林越走进汉尼拔越渴望迫近真相。正是这样的执着,才让我们揭开另一个真相。

    再次见面,汉尼拔依然避重就轻。话题却陡然一转,他要交换她的秘密。

    “告诉我克拉丽丝,你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史达林不是轻易屈服之人,这坚强的个性,来自儿时痛苦的经历,父亲惨死,自己被送到牧场后又到孤儿院。

    谁都有一些不愿提及的经历。史达林也是。她逃避这段经历,久久不能释怀。

    “在飞机门口等那跳伞指示灯亮是何感觉,纵身一跃,呼啸着往黑暗中投去是何感觉”

    “她只觉惴惴不安,犹如跳水运动员,耳朵嗡嗡叫,却什么也听不见。她打算只要有机会就提自己辩护”

    只有前方一个模糊的的终点,没有过程的模糊,谁都有此刻吧。

    “有些日子,你醒来发觉自己死了”

    “世上的东西伸手就被毁”

    “人这一族类,在一张人脸后面居然能长出这么一个脑子”

    她不愿意这样一点点慢慢耗尽,所以拼命抗争。

    关于父亲之死。是史达林永远说不出的痛。

    在史达林的心中,父亲是警察,因公殉职。这是种无比荣耀的死法。

    事实是,汉尼拔无情的揭穿,你父亲只是个巡夜的,因不走运而死的倒霉鬼。

    这是史达林无法接受的。

    因祖上的原因,(她出生于一个强势的家族,早已没落),她始终怀着强烈的荣誉感,责任心,和出人头地的渴望。所以父亲之死一直让她耿耿于怀。她觉得父亲应得的嘉奖,勋章,以及补偿统统都没有,连唯一的挂钟也被收走了,最后只得到区区500元。这种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她不愿承认,一直自欺欺人认定父亲的伟大(我一直怀疑史达林有强烈的恋父情节)。直到汉尼拔无情的割开伤口。

    “生活复杂多变,哪是生活能抓得住的,愤怒表现为欲望,狼疮说成麻疹….”

    “萨米怀有强烈的宗教狂热,他之所以失望是因为耶稣来得太迟”

    这样一个生活的智者,冷眼洞悉世间的一切,娓娓道来,却冷酷无比。真相永远是残酷叫人难以接受。

    “她有自己的偏见和怨恨”“漫不在意是逃避痛苦的一种策略”

    汉尼拔这般了解她。同样,史达林看汉尼拔也是如此透彻。

    “他是墓地里的一只貂,活在胸腔深处,心中满是枯叶”

    他们互为硬币的正反面,选择不同,路就走向了两条。

    十岁时,她救不出的那匹马。深夜里,等待被屠的羔羊。羔羊的尖叫时时刺激着她的神经,这种痛苦迫使她不断前行,强大。

    (这里插一段,书中史达林牵马离开身后是不停尖叫的羔羊,结果,就连这匹马也终未救出。电影中是史达林打开羔羊的围栏,羔羊却不去逃开,傻傻的等着被屠宰。我觉得电影的处理更好些,是有寓意的,世人都是羔羊,羔羊们被杀戮,即使你想做英雄去拯救羔羊,可是羔羊并不领你的情,它们照样任人宰割,它们甚至恩将仇报)。

    又一次见到汉尼拔,说了关于新发现的尸体以及一只昆虫,汉尼拔马上反问

    “是蝴蝶吗”

    原来在那一刻我们都想破茧成蝶。而不是蛾子---赴死的蛾虫。

    史达林奋不顾身的往前冲时,阻碍也如影随形。

    那么漫长痛苦的一天,奇尔顿的扰乱,马丁议员的侮辱,克伦德的责难撂开,汉尼拔的奚落。再一次让她无比愤怒,她想起汉尼拔的问题“告诉我克拉丽丝,你是如何处理愤怒的”

    这里面有种冷静的关怀,史达林感觉得到。

    最后一面,史达林向汉尼拔坦白。

    “我在黑暗中醒来,羔羊在厉声尖叫”那是对死亡的恐惧。那是对生命的渴望。

    汉尼拔明确告诉她“如果你亲手抓到野牛比尔,如果你能救出凯瑟琳,你就可以让那些羔羊不再尖叫。”

    汉尼拔几乎可以确定结果,就像确定自己的未来。

    他向她告别“再见,克拉丽丝,如果有一天你的羔羊不再尖叫,你会来告诉我吗”

    他将答案(那些案卷)塞给她,并触碰她的指尖。那时,他的眼亮了一下,眼中的欲望,心中的渴望,虽然隔着千山万水的世界。

    这一次,史达林没有被愤怒蒙蔽了智慧,她清晰看见自己的过去,生活就是上学读书,在考试中赢出。她一直都在自我救赎。她打开案卷,为自己,为父亲。

    “她爸爸驾驶的小货车转弯上行道时是用手势代替信号灯的,她在庭院里玩耍,想着他挥动大臂示意车子要在那里转弯,然后很气派的转了过去”

    “黑白相间的乌鸦从手推车中偷东西,她要么出去嘘赶,要么就待在屋里”

    原来不知道那个人给了她决绝的勇气,史达林手起枪响那一刻,她心中那只羔羊不再尖叫。

    往事很刻薄,一点点像刀割。这样血淋淋的方式才能让你永不止步,勇敢前行。

    汉尼拔不是善人,却是史达林的救世主。他促使她裂变成蝶。

    每个人都有不能承受之轻,裂变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成蝶(史达林),向死而生。有的变蛾(野牛比尔)赴火而亡。

    他从不会给她套上既定的枷锁,也不会怜悯她遭遇的挫折,他蔑视道德厌恶规则,他看穿世事看透人心,他平静又无情的引导她成长。他划开她的伤口使她不能躲避,他醒着一直醒着,连睡觉都醒着,这样一个强大的人时刻提醒着你,不停思考,勇往直前。

    他的存在就是一种威胁,我们害怕映照出自己的胆小懦弱。所以我们叫他吃人魔。来撇清自己的虚伪和自私。有时候我真羡慕我那些不辨是非,不会思考的兄弟们。因为有一天突然发现来到这个世界,自己能够决定的事寥寥无几。每人心里都住着尖叫的羔羊,提醒你生的意义,活的信念,龌龊和卑劣,抉择或被选择。

    我更喜欢书的结尾,汉尼拔摊开信纸,缓缓写着“克拉丽丝,你是以那种地牢的种种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可衡量自己不能太苛刻了,要获得神圣的宁静,你得一次又一次地去争取,因为鞭策你前进的是痛苦,痛苦不会有尽头,永远不会”“我们所看到的星星是一样的。克拉丽丝”

    看,我有多了解你,克拉丽丝,如果有一天我们狭路相逢,你会在追捕的人里面吗。

    沉默的羔羊书中对话简洁却蕴含深意。

    最后想说一下,电影这系列2《汉尼拔》的结尾,汉尼拔手起刀落,继续亡命天涯,留下右手以及完好的史达林等待警察的到来。那一刻,无法叫人不动容。他的果断、残忍、深情,全部都在这一刀中,彻底被说尽。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小说多(658+)
  • epub(566+)
  • 中评(437+)
  • 快捷(614+)
  • 不亏(317+)
  • 书籍完整(389+)
  • 情节曲折(666+)
  • 赞(298+)
  • 实惠(651+)

下载评价

  • 网友 焦***山: ( 2024-12-25 00:01:12 )

    不错。。。。。

  • 网友 车***波: ( 2024-12-28 17:50:5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权***颜: ( 2024-12-28 02:14:4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辛***玮: ( 2024-12-30 06:21:34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养***秋: ( 2024-12-28 14:32:43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隗***杉: ( 2024-12-20 18:44:0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瞿***香: ( 2025-01-05 06:29:56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步***青: ( 2024-12-19 06:24:40 )

    。。。。。好

  • 网友 温***欣: ( 2024-12-19 08:15:02 )

    可以可以可以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