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书房 - 中医诊断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01

中医诊断学 电子书 mobi pdf txt word 2024 下载

中医诊断学精美图片

中医诊断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17407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8
  • 页数:157
  • 价格:13.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01

内容简介:

中医诊断学,ISBN:9787801740700,作者:杨在纲,王承炎主编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中医诊断学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中医诊断学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医诊断学,ISBN:9787801740700,作者:杨在纲,王承炎主编


精彩短评:

  • 作者: 清雅戒奢 发布时间:2021-01-15 15:00:08

    上岭村的谋杀,其实有两起,一起是村中“西门庆”被人伪装成上吊陈尸于村口树上,另一起是被“西门庆”勾引的女人之一,因沉浸惜欲无法自拔,因掌握“西门庆”被害案的一些线索,从原本意义上的受害者,转为向村中一从村中走出的前途无量之年轻刑警的肉体勒索,最终死于年轻人父亲之手。

    作者的确对当下农村某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作出了深思:如果丈夫常年打工不归家,独守空房的妻子又怎能忍受住寂寞,如果再有一位类“西门庆”般的恶魔出现,那么全村独守空房的女人或许都将成为他的“后宫”,即使最后恶魔被惩治,万一有深陷情欲、不能自拔的女人出现,那么其必会不择手段地另寻它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深思恐极,欲望这东西,还真是能毁灭人啊。

  • 作者: 翁小样 发布时间:2016-06-14 08:06:25

    静图借 1306看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37679/

  • 作者: 不吃苹果 发布时间:2023-06-05 14:47:50

    实操性很强,早做准备,该来的总会来的

  • 作者: 阅微草堂 发布时间:2016-06-07 09:40:40

    经济学和控制论信息学可以放在一个框架下研究。关键词:李雅诺普函数(动力系统),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哈密尔顿力学),线性规划(约束下最大值),非线性和有限性(稀缺),边界(最大值),可能性(概率),非显式的函数表示。

  • 作者: Anko徐 发布时间:2021-06-29 22:07:17

    浙江大学的民族文件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集成、保护与开发的重镇,对这本书的期待是蛮高的,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可见成果。但是一本书下来,还是简单集中在了浙江当地的几个大的地方剧种的数字化技术的使用的基础性描述,少有系统的梳理和未来的数字化传承和传播的见地。

    数字化技术本身与戏曲存在内在逻辑上的相背离,但是数字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的论文肯定要走这个方向。

  • 作者: Eric 发布时间:2022-04-02 21:09:27

    皇家生活方方面面的简介和与之相关的物件、字画、建筑,还有宫外的园林、陵寝,丰富精彩。三希堂法帖拓本和圆音寿耋套印印文尤其印象深刻。


深度书评:

  •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章节总结与归纳

    作者:阳光下的星星 发布时间:2022-02-25 18:07:19

    绪论

    多年来,我已经发现了人类人性化生活的图景。他们是这样一群人,能了解、珍视自己的身体,强身健体,发现自己的美丽与价值。他们真诚、友善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这些人愿意冒风险,喜欢创新,能展示能力,而且能在环境要求的情况下做出改变。他们能够找到方法来接纳新的和不同的东西,保留旧的有用的那个部分,丢弃没用的部分。

    当你拥有了上述所有的特点,你就成为身体健康、内心敏锐的,富有同情心、爱心的,有趣、真诚、有创造性、能干、负责的人。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够脚踏实地、深深地去爱,公平有效地竞争。他们既温柔又刚强,并且了解温柔与刚强之间的不同。

    要成为上述这样的人,就得明白家庭是发展出上述一个人的特点的环境。家庭生活是从下面4个方面来衡量:

    1)自我价值感: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健康的家庭:成员自我价值感很高,不健康的家庭:成员自我价值感很低);

    2)沟通:人们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健康的家庭:沟通直接清楚明确真诚,不健康的家庭:沟通间接含糊不真诚);

    3)家庭系统:人们遵循着他们应该如何去感受和行动的规则(健康的家庭:规则富有弹性又很人性化,恰当而且可变,不健康的家庭:规则严格非人性化而且不可谈判永恒不变);

    4)与社会的联系:人们与其他人以及家庭外的组织发生关系的方式(健康的家庭:与社会的联系是开放的充满希望的是在选择的基础上建立的,不健康的家庭:以畏惧谴责的方式与社会发生联系)。

    第二章 你拥有一个怎样的家庭

    问题家庭其实是可以感知的,人的身体、感觉就会有最直接的反应。那么我们怎么去改变一个问题家庭呢?

    第一,你必须承认你的家庭就是会偶尔出现问题。

    第二,你要原谅自己以前所犯的错,允许自己做出改变,并相信事情一定会出现转机。

    第三,下定决心做些改变。

    第四,采取行动进行改变。

    (我个人觉得这些规则对于其他类型的改变都是有效的。)

    第三章 自我价值——被忽视了的罐子

    自尊/自我价值的定义

    (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下面这些话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自尊是一种自我评估的能力,是以尊严、爱和现实的方式面对自己的能力。被爱的人都对改变持开放的态度。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在这么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接触了有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背景的家庭,也遇到了各行各业的人,基于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和生活体验,我确信无论是对人自身还是对人际关系来说,自我价值——也就是自己的那个罐子——是最重要的。

    正直、诚实、责任感、同情心、博爱和出众的能力等在一个高自尊的人身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相信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我们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但在该做决定时也要足够果断,相信自身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自我欣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要尊重他人的价值。我们要在人与人之间播撒信任和希望的种子。我们不需要用规则来对抗我们的感受,也不用总是根据感觉来做事。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智慧在指引着我们的行为,欣然接受人性带给我们的一切吧!

    富有朝气的人的罐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满的。诚然,每个人都有想要放弃的时候,都有身心疲惫的时候。有时,我们会不断地受挫,一时间各种问题接踵而至,让人无法招架。乐观的人会平和地看待一时的不顺,把它看作暂时的危机。这种危机极有可能引发痛苦,而伴随这些痛苦的是新的可能性。有时,我们可能会觉得不舒服,但完全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感情,要相信,我们总会战胜危机,重见光明的。

    当人们感到他们的价值很低的时候,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会受骗,会被人羞辱鄙视。正是这样,他们把自己推向了受害者的深渊。他们总是设想事情会变糟,最后也只能走进自掘的坟墓了。为了保护自我,他们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相信别人,独自吞咽着孤独和隔离的苦果。因为与外界隔绝,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他们都显得麻木不仁,冷漠无情。他们不愿去看,不愿去听,也不会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而是习惯于挖苦、蔑视他人。这类人会在心里设道高墙,把自己隐藏起来,然后通过否定周围的一切来寻求自我保护。

    不信任和自我隔绝必然会使人产生恐惧感。恐惧使我们退缩,使我们丧失判断能力,让我们不敢冒险去探索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转向那些使我们感到挫败的行为。(恐惧感向来是针对没发生的事情的。我注意到一旦问题真的来了,恐惧感反而消失了。)

    低自尊的人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以失败者自居。他们内在的反应通常是:“要不是我这么没用,这一切倒霉的事就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采用酗酒、吸毒或其他逃避式的应对方式。

    区分低自尊与情绪低落

    低自尊主要是指,当你体验到你不喜欢的感觉时,你的表现就好像那些感觉不存在,不愿去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有那些高自我价值的人才敢于承认自己情绪低落。

    要记住高自尊的人也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不同的是,高自尊的人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无用或是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不会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别人的身上。偶然的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谴责自己还是把这看作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部分呢?在这里,我会不断地提醒大家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情绪低落却不愿承认,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欺骗。用这种方式回避自己地感情会直接导致你看低自己,使你更加不自信。许多事情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既然是心态,就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现在处于低自尊的状态,也不要担心

    所有人的自尊都是可以提高的,不管他现在是什么年龄或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因为低自我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习得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不去学习这些不好的东西,而是通过学习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取而代之。这种学习的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在人生中的任何阶段,我们都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因为你总能学到新的东西,所以你的生活总是可以改变的”,这是我在本书中最想告诉大家的一点。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成长的过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要想变化可能会有点难,也可能会需要更多时间。但是否愿意做出改变就主要取决于我们抱有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第一大步就是认识到改变是可能的,然后再努力去做。有些人可能学得慢一点,但我们都是可以被教化的。

    下面这段《自尊宣言》可以经常朗读,进行自我疗愈

    我就是我。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我。我和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体,以及我的一切行为;我的头脑以及我的一切想法和观点;我的眼睛以及它们所看到的一切;我的所有感觉——愤怒、喜悦、沮丧、友爱、失望和激动;我的嘴巴以及由它说出的一字一句——或友善亲切或粗鲁无礼,或对或错;我的声音——或粗犷或轻柔;还有我的所有行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我拥有我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恐惧。

    我的胜利和成功乃因为我;我的失败与错误也出于我。

    因为我拥有自己的全部,我和自己亲如手足。我学习跟自己相处,爱惜自己,善待属于自己的一切。现在我可以为自己做一切了。

    我知道,我的一些方面让我困惑,另外一些则使我自己不解。但只要我仍然善待自己爱惜自己,我就有勇气、有希望解决困惑和进一步认识自我。

    不管别人如何看我,不管那时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那时的自我。

    当我回想起自己的表现、言行、思想和感受,发现其中一部分已经不再适宜,我会鼓起勇气去抛弃不适宜的部分,保存经证实是适宜的部分,创造新的以代替被抛弃的部分。

    我要能够看、听、感觉、说、做。我能够生存,能融入群体,能有所贡献,有所作为,让我所处的世界、我周围的人和事因我的存在而井井有条。

    我拥有自我,那么我就能自我管理。

    我就是我,自得其乐。

    第四章 自我价值——个人力量的源泉

    自信与自卑的差别:

    “当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时,我就极有可能以一种高贵、真诚、勇敢的姿态,充满活力和爱心地来应对生活。”这就是拥有自信时的精神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断地贬低、限制、憎恶或是采取其他什么消极的态度,那么他的能量就会消散减弱,自身就会变得懦弱,成为被生活击败的牺牲者:“如果我不喜欢自己,就会贬低自己、惩罚自己。对于生活,我总是很恐惧,觉得自己无能,从而形成了一种状态——以受害者自居,不思进取。我盲目地责怪自己同时加罪于他人,一会儿屈从,一会儿暴虐,将自己的过错推卸于他人。”与此相伴的心理状态就是他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总是感觉会被拒绝,缺乏远见,这种状态就是自卑。

    比较困惑我是不是属于不珍视自己的人

    不珍视自己的人,通常想要从他人那里得到肯定,如妻子、丈夫、儿子或女儿。这就会导致他总是想操纵别人,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通常会使双方都受到伤害。

    自信与自私的差别:

    对许多人来说,“要珍爱自己”这种说法是很激进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爱惜自己就是自私,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战争。

    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人们被教导要关爱他人而不是自己。这就导致不断地自我贬低。那么问题也就出现了,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他又怎么会知道该如何爱别人呢?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自信和自私不是一回事。自私是那种什么都高人一等的态度,它传递的信息是“我比你强”。爱自己是认可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当我珍视自己的时候才能同样地爱别人。如果我不喜欢自己,那么对别人就可能会感到嫉妒或是恐惧。

    如果有人批评你以自我为中心,不要感到害怕,消除这种恐惧的办法就是敢于公开承认:“如果我告诉你们我爱自己,我很害怕会被你们拒绝。”通常这样说的时候,别人是对你认可的。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举止得当、受人欢迎。简单一点说也就是,只有珍爱自己的人才会珍爱他人,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拥有自信可以使你生活得更有意义,令你健康快乐,并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使你成为一个举止得体、有效率且负责任的人。

    一个在意自己的人绝对不会做任何伤害、贬低、羞辱或是毁坏自己或他人的事,也不会将自己的过错推卸给其他人。例如,一个在意自己的人绝对不会以吸毒、酗酒或嗜烟来虐待自己,也不会允许别人伤害自己的身心,更不会用暴力的方式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

    不知道爱惜自己的人很容易沦为那些不讲道德的人发泄愤恨、实施暴虐行为的工具。他们会放弃自己的权利从而沦为情感的奴隶,并表现为不断地讨好别人。

    一个人的自信心越强,他就越有勇气改变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多一点珍爱就会对别人少一点要求。对别人要求得越少,对自己就越信任。越相信自己和他人,就越愿意付出爱。对别人多一点爱意就会少一丝恐惧。与人多一点沟通就会增进一份了解,对一个人了解得更深,你们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就会越宽。由此,自信可以棒你摆脱孤独,不再疏远他人、集体和我们的民族。

    要相信自己的独一无二

    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与他人不同,然而,在许多方面我又同于其他人。

    这些事实对发展人的自尊都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是我们新的发现。我们无法将一个人按另一个人的想象来塑造,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以父母期望的方式来生存。

    当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与别人有着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的独一无二的人时,我就不会再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也不会再自我评判、自我惩罚了。

    对待爱情的态度,我很喜欢这段话

    许多人认为是相似性让彼此间产生了爱,不同只会引发争论和麻烦,并以这种态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如果我们持有这样的观点,就无法拥有完整的感觉,而是总会感到四分五裂 。我主张彼此间是因为有了共同点才走到一起,但又以不同为基础而共同成长。

    第五章 你自己的曼陀罗

    通过8个维度来关爱、激发自己,从而以更好的自己来影响他人。

    身体——你的生理部分

    思想——你的智力部分

    感情——你的情感部分

    感官——你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肌肤、舌头和鼻子

    关系——你与外界交互的部分或功能

    环境背景——你生活的空间、所处的时代、呼吸的空气,以及环境中的色调、声音状况和气温条件

    营养——你的饮食

    心灵——你的精神部分

    这8个维度它们会互相影响,而我们要做的事情

    1)关心、留意、爱护自己的身体,多做运动。

    2)通过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来促进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让自己置身于有启发性的思想、书籍和学习经验中,多寻找机会与人交流。

    3)学会善待自己的感觉,要知道它们是为我们服务而不是和我们作对的。

    4)发展自己的感知能力,要明确感觉器官的作用,了解其需要,并把它们当作我们接收外界事物的主要渠道。

    5)开发出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法,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6)提供给自己所需的营养,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特的。一个人的美食,对另一个人而言可能是毒药。

    7)使自己居住和工作场所的视野、声音、温度条件、灯光、色调、空气质量和空间结构更适合人类生活。

    8)时刻明白生活的意义,我们不仅是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为了完全展现自我而活着的,在自身之外也还有其他推动生活的动力。

  • 一本很强大的纠错的书

    作者:外外 发布时间:2013-08-26 18:03:56

    格林尼治村在地理上可能会消失,在很多人的心理上却有永久的位置,如果再考量到60年代以来的一切反艺术和反主流文化活动,它俨然是巨塔。

    这书买了有好几年,当时是当资料买的,翻过几页之后,觉得很多事情自己都知道,作者截取一个断面来呈现,未免凌乱。对这书的好感最初是来自个人情结,一如在鲍勃迪伦PATTISMITH的笔下看见沃霍尔、金斯堡,仿佛完整而亲切的同一部电影,一网打尽你所有仰慕过的人物,激荡起某种情怀。那就当日后怀旧看吧。

    等这次静下心来一翻,吓了一跳。是因为它非常好的学术意味和准确细致、鞭辟入里的评论。特别想强调的是,对于实验影像和实验戏剧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条推开门的捷径。全面而不泛泛,直接揭示出艺术潮流裂变和进步的一些秘密,包括和政治、经济的关系。

    它也纠正了我之前很多想当然的错误认知。

    比如说,一直以为激浪派是精英自居的-----其实是一个内心很亲苏共的移民发起的松散组织,提倡业余艺术态度,反对资本对艺术的垄断。

    比如说一直以为“残酷戏剧”影响了事件剧-----其实事件剧更多的是来自约翰凯奇和黑山派在音乐上的启发。

    类似这样的纠错太多,列举不过来。而更令我惊奇的是,作者对一些到现今依然在艺术领域发挥强大观念作用的思潮,做了非常精准的来龙去脉的剖析----这部分是很多光看这个封面的人想象不到的。

    以关键词句的方式列一些吧。

    生活和艺术通合之门的开启-----从达达、禅宗到纽约地下先锋电影。

    身体在艺术作品中的力量。

    观众和演员的平等关系。

    作品中的平民思想。

    日常对艺术场景的介入。

    陌生化的手法。

    波普对复制的自我悖谬的理解。

    先锋派对民俗艺术借用的方式和后果。

    综合来说,这是能够让你充分了解美国人的艺术观念的通俗易懂的入门介绍,但毫不浅薄,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相互关联的场景都能看见对现今艺术潮流和态度的精神移植。就个人来说,可以让我回忆起自90年代以来对于国内各类艺术展览、小剧场、文学辩论、诗歌朗诵等支离破碎的印象-------如你所料,本土化的生吞硬剥和直接剽窃,内中不乏在夹缝中另僻稀径的勇者。

    另外,在一个资本几乎已完全控制了所谓大雅之堂的当下,也可以在书里找到真正属于艺术创造者的应对策略和创造的激情-------这也是内心生活和思辩的源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azw3(394+)
  • 还行吧(130+)
  • 服务好(346+)
  • 无广告(559+)
  • 目录完整(86+)
  • pdf(593+)
  • 无颠倒(332+)
  • 赞(225+)
  • 无缺页(122+)

下载评价

  • 网友 薛***玉: ( 2025-01-28 13:22:31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蓬***之: ( 2025-01-28 10:36:28 )

    好棒good

  • 网友 堵***洁: ( 2025-02-03 08:30:33 )

    好用,支持

  • 网友 居***南: ( 2025-02-06 07:31:2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宫***玉: ( 2025-01-21 14:00:03 )

    我说完了。

  • 网友 潘***丽: ( 2025-02-13 17:19:0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芮***枫: ( 2025-02-09 21:36:4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步***青: ( 2025-02-09 13:32:21 )

    。。。。。好

  • 网友 石***致: ( 2025-01-16 12:11:06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敖***菡: ( 2025-02-01 20:50:05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师***怡: ( 2025-02-09 06:10:0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辛***玮: ( 2025-02-05 00:47:23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谢***灵: ( 2025-02-02 22:35:38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寿***芳: ( 2025-02-13 15:39:41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仰***兰: ( 2025-02-06 11:03:4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曾***玉: ( 2025-02-03 22:33:18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