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书房 - 乌有园 第四辑 - kindle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6-15 06:58:15

乌有园 第四辑 kindle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乌有园 第四辑 kindle格式下载
乌有园 第四辑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0896069
  • 作者:王欣 金秋野 
  •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1
  • 页数:353
  • 价格:17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乌有园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6-15 06:58:1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乌有园》系列出版物的第四辑。该系列关注国内在传统设计语言之现代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涵盖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性作品)两个方面,内容以建筑为主,也涉及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进展。由金秋野和王欣轮流担任学术主持,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撰文。

第四辑“袖峰与洞天”首次邀请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撰文,讲述了他的太湖房和萦绕在设计前后的思考,王澍与园林之间的关系也由此浮现。为本辑供稿的还有艺术家隋建国、展望,以及建筑、园林、景观领域的设计师和学者,包括顾凯、吴洪德、覃池泉、葛明、李兴钢、钱晓冬、郑巧雁、张翼、柯云风、张逸凌、姜俊等11人。

本辑延续了研究、作品、教学、专题等往期栏目,从“袖峰”到“洞天”,从追求山水游观体验与画意的造园到无目的的创造,从室内造“山”到精神性空间的营造,从模拟动物的叠山到模拟天然石头的假山石……在自然与人工、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中,构建起想象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此外,本辑还以87张照片、59页的篇幅,完整呈现了七十二袖峰的变幻姿态。同时,也对两组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了回顾和展示:叠石掇山在建筑学叙事上的尝试“理壁掇山”、以器玩为开端的造园教学“器房录”。


书籍目录:

目录:

开卷 Open Books

小房记道 (王澍)

肉身成道(外一篇) (隋建国)

截取造化一爿山——阿道夫?路斯住宅设计的空间复杂性问题 (金秋野)

 

研究 Researches

拟入画中行——晚明江南造园对山水游观体验的空间经营与画意追求 (顾凯)

抵抗原型的原型——赏石的一种现象学阅读笔记 (吴洪德)

“九狮山”与中国园林史上的动势叠山传统 (顾凯)

百零二块文石 (覃池泉)

 

作品 Works

春园记 (葛明)

《新素园石谱》节选 (展望)

峰林修台,残基造院——楼纳露营服务中心 (李兴钢)

向心而居 (金秋野)

虫漏时光?闭门深山——杭州小洞天记 (王欣)

 

赏玩 Appreciation

山中何所有——七十二袖峰序 (王欣)

 

教学 Education

园林之事,山水生情——理壁掇山课程实录 (钱晓冬)

以器玩开端的造园教学,是对一个“中国人”的重启 (王欣)

 

专题 Special Topics

《繁花》、町家与佛光寺 (李兴钢)

一方池鉴——简述方池兴衰兼谈山、池、台、岛在造园中的演变 (郑巧雁,张翼)

廊的空间应变——以留园之廊为例 (柯云风)

日本书院造营造研究之一——两座客殿的差别 (张逸凌)

 

视野 Horizons

山水、风景和景观——补偿的辩证法 (姜俊)


作者介绍:

王欣,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乌有园》主编,造园建筑主持建筑师,北京波轮联合公共艺术与设计联盟创始人,从事传统中国文人造园艺术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探索与创新。代表作品有:《泉州红房子》《虎美术》《小洞天》《松荫茶会》等。著有《如画观法》;另与金秋野联合主编《乌有园》系列丛书。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建筑与规划学院常务副院长,学者和建筑评论家。研究领域包括园林与传统设计语言的现代转译;当代建筑师及作品;复杂城市系统及其活力等。著有《花园里的花园》、《异物感》等学术著作,主持《当代中国建筑思想评论丛书》、《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读本》等系列出版物,也是《光辉城市》、《透明性》等理论专著的译者。与王欣联合主编《乌有园》系列丛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乌有园 第四辑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乌有园 第四辑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乌有园 第四辑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本书是《乌有园》系列出版物的第四辑。该系列关注国内在传统设计语言之现代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涵盖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性作品)两个方面,内容以建筑为主,也涉及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由金秋野和王欣轮流担任学术主持,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撰文。

第四辑“袖峰与洞天”首次邀请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撰文,讲述了他的太湖房和萦绕在设计前后的思考,王澍与园林之间的关系也由此浮现。为本辑供稿的还有艺术家隋建国、展望,以及建筑、园林、景观领域的设计师和学者,包括顾凯、吴洪德、覃池泉、葛明、李兴钢、钱晓冬、郑巧雁、张翼、柯云风、张逸凌、姜俊等11人。

本辑延续了研究、作品、教学、专题等往期栏目,从“袖峰”到“洞天”,从追求山水游观体验与画意的造园到无目的的创造,从室内造“山”到精神性空间的营造,从模拟动物的叠山到模拟天然石头的假山石……在自然与人工、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中,构建起想象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此外,本辑还以87张照片、59页的篇幅,完整呈现了七十二袖峰的变幻姿态。同时,也对两组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了回顾和展示:叠石掇山在建筑学叙事上的尝试“理壁掇山”、以器玩为开端的造园教学“器房录”。


精彩短评:

  • 作者: 索芝麻麻麻 发布时间:2024-01-19 09:56:11

    专题的几篇文章不错,作品部分也很有意思

  • 作者: 7酱™ 发布时间:2013-12-30 08:11:49

    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08 18:21:53

    看完很想再去苏州的园林走走

  • 作者: 十万错 发布时间:2021-05-11 17:54:38

    这本喜欢吴洪德老师和金秋野的文章。“师叔”对书院造的分析也很有启发~

  • 作者: 喃喃 发布时间:2021-04-16 09:21:45

    看来看去还是WS的开卷写得有意思,之前在手机看觉得一般,大概实体有加成效果吧。最后两篇也不错。

  •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01 14:52:07

    王澍的开卷写的还挺有意思,对袖峰洞天这种文人审美情趣无感,留园那篇解析也有点意思


深度书评:

  • 关于朱元璋

    作者:红蓝的CC 发布时间:2017-02-10 09:07:02

    朱元璋从小疾苦,投靠红军走上造反之路。逐渐掌权后,除了顶尖的军事天分外,能从众多农民革命军中脱颖而出并笑到最后的更重要原因是他懂得与地主阶级合作,李善长、刘基以及他们身后的利益集团是击败众多对手、推翻元朝统治的中坚力量。然而起义伊始代表农民的“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口号怎么办?只能将仇恨目标转移一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把起义性质由阶级斗争变为汉蒙民族战争。

    1368年朱元璋终于称帝,这个初始身份比刘邦还要低微许多的农民后代站在了帝国的中心,然而新兴的大明政权是不可能为农民服务的。政权要延续巩固下去,它的收入从何而来?没有现代化的工业,一切开支只能取之于农民。农民革命成功后必然变质,从反对地主阶级开始,结果是自己变成了新的地主阶级,这就是历史上农民不断起义的根本原因。而要真正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实行土地革命,这样的思想认识在任何国家的任何封建社会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历史过去这么多年,关于朱元璋的评价基本是毁誉参半。论功绩,他结束了蒙元的统治,收复沦陷四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恢复汉民族在中国疆域内的政权(当然也是最后一个),极大增强了被压迫、摧残许久的汉民族的地位与自信心;建国后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国民经济的轻徭薄赋基础上,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

    功绩与成就不容抹灭,然而我想给他贴上一个标签,就是极端。

    极端的勤劳。中央废除宰相,君权相权合二为一;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达到顶峰。这样权力极度集中的后果就是陷入处置不完的政务的海洋,每天批复几百份奏折是家常便饭,如此勤勉的他尚且撑不长久,何况锦衣玉食出身且性格不定的后代们。果然仅隔一辈就出现了内阁,后续司礼监这样的产物更是权力腐败的绝好帮手。连带手下官员们也必须勤劳,一年只有三天的假期:冬至、春节、还有他的生日。

    极端的廉洁。皇帝以身作则本是极好的,严惩贪官也是政治清明的必要手段。编《明律》、《大诰》,贪污60两银子以上立杀!洪武朝31年的时间,大约有10-15万贪官人头落地,然而这样不遗余力的反复肃贪却仅仅是使贪污的行为更隐蔽而已。造成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贪渎文化太过根深蒂固,缺乏对权力的制约能力。而朱元璋的低薪制度更加剧了腐败的蔓延,仅从道德高度出发,认为官员应该不计报酬,敬业奉献。史称明代“官俸最薄”,连养家糊口的生存权利都变得不切实际,教人如何不同流合污。

    极端的控制欲。取缔宗教,视为极有威胁的异端;设锦衣卫,无孔不入的耳目令人人自危;设国子监,但目的是训练出绝对服从的官僚;设地方学校,却唯独不许生员建言……一切的一切都为“长治久安”,他要做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切不稳定因素都要在苗头扼杀。

    极端的好杀。开国功臣的一一身死只是明初恐怖政治的开胃菜,从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开始,至空印案,郭恒案,蓝玉案……桀骜不驯的宿将,杀!主意多端的文臣,杀!不顺眼的地主巨室,杀!光会搬弄文字的文人,杀!此后只要有需要,就拿胡案作底,随时加进新罪状,罪状越多,牵连的人也越多,一网打尽,名为株连,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皇基永固,子孙后代不必再操心。以致满朝文武,上朝出门都要和家人诀别,吩咐后事,若活着回家,便相拥而泣,算是多活一天了!

    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帝王,历经千难万险开拓基业,根据前朝弊病创立许多治国制度,担得起雄才伟略四字。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革命只能模仿和继承已有的东西,阶级矛盾也始终存在并不断加深,当清军铁蹄入关,南明苟延残喘,“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真是令人无限唏嘘

  • 上个世代的异乡人

    作者:赞巴拉国驼商 发布时间:2021-05-16 11:58:20

    在书店随手拿起一本十六年前写的随笔。是一位留学莫斯科的女生的见闻。她写到的事情在那时读来相当自然:旅途上的偶遇、结交和交谈。市场上的交谈,和陌生俄罗斯老妪迎面的没来由一句:“哀莫大于心死”(也不知道是怎么翻译的)。男人和女人在街头饭馆的搭讪,发展为犹豫谨慎的进一步结交,几封双方动机都不纯粹(在女生一边是练习歪歪扭扭的俄文)的通信发展为又一次郑重其事的演出约会,盛装赴约,和那anti-climax的无果而终。还有巷子口像流浪狗一般跟上来的十七岁少女,鬈发、纤细——作者提议去屋后湖中游泳,下一刻少女就脱得精光跳入湖里。我仿佛能闻见她上岸后蜷缩在沙发里喝着热面汤时、泛红皮肤散发的烘热气息。

    她写道,俄罗斯的火车十分舒适。她指的不仅仅是更宽敞的空间,和“可付费洗十五分钟的淋浴间”——更多的是指同车厢的旅客真的会像陀翁的人物那样没有芥蒂地开始交谈,而且真的是交谈所有严肃的话题,即便是“创造自己的理论”(陈嘉映旅行人信札中想必更清楚这种苦恼)。在放下手中书本和看累了窗外辽阔湖光山色时,你对面就坐着正编纂自己猎人笔记的兽医,和那些“中学教员和八等文官”。

    最后则是2020年的后记:十六年后。她回忆起那时的旅游,常上陌生人的车,却遇到了真正的好人的款待。那是写于陈嘉映的旅行人信札大概正好十六年后——上一个十六年未能改变什么,而又一个十六年,网络信息时代却真的让人更加封闭了。

    念及此,也许作者笔下让人着迷的陌生感,并不来自于“二十一世纪莫斯科”这个陌生的城市:而是来自于那个网络到来前的世代:在那里,地图上陌生的城市对异乡人仍保持着真正迷人的缄默。傍晚寒风中叫卖蘑菇的老太太,街头拉手风琴的艺人,旅游大巴上邀你(一位二十岁少女!)到家中吃晚饭的大叔(!):是这些关系的存在让我们着迷。这些在今天不可想象的关系,其可能性的条件是在地图上遥远的地方,仍存在未被网络导航、饭店评价、酒店预订服务覆盖殖民的红点。“彼得堡”这神秘的名字还对异乡人隐藏自己:但隐藏是探索和深入的条件。我们在街头还向“真实”(!)的周边怯生生地、但又充满期待地探出触角:并可以期待回应。匆匆行路人被汗津津的潮湿触手拦下时,也真的会对那背着沉重帆布蜗壳迷路的外乡蜗牛伸出善意的援手。

    异乡人和陌生城市是一组关系性概念。现在随时随地,我们可以沉浸躲藏进自己熟悉的“社交网络”。因此在这个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世界,没有人是异乡人。但在安全的地方我们往往只是在强化我们已有的观念和看法。网络是另一层无形的世界:那里我们不需要与人陌路相逢,既避免了尴尬、争吵和危险,但在其中长大的人们(我们大概是网络世界前的最后一代)逐渐就失去了“开始一场简单的交谈”的能力,失去了small talk的能力。项飙对此似乎感受尤为强烈:他概括为“周边”的丧失。

    我更愿意说,那种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族群的人之间,依靠“人的共同本性”寻求理解和共识,求同存异的能力。那种阿伦特强调的,一个社群中集体判断力的sharpen与运用的活动。我们可享自己家乡的奇闻逸事,或对共同的“国家”政策进行同仇敌忾的批评(据陈嘉映观察南方人对此远没有北方人那么感冒)或赞扬(在那解冻的八十年代这是真正可能的)。这不同于我们现在每个人都看同样的或不同的社交媒体文章:因为那毕竟是别人写好了现成给我们看的;而若要我们自己给素不相识的旅伴讲述,我们就要渐渐掌握那些基本的“讲故事”技巧、说服的艺术:语气的抑扬顿挫、强调某些细节以传达人物的性格和自己的判断、简短有效的交代背景,甚至是合理地如其本然地运用“刻板印象”的标签诸如“警察局长”,“女司机”,“包工头”(以强调或颠覆某些差异)。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可能一直讨论“我认为”,“我觉得”,“我自己…”——我们不过分强调差异,尤其避免那些互联网时代的故作惊人语的主义和“拳”,我们不是要一鸣惊人,与众不同;即便谈话从同仇敌忾变成了争论说服,我们也避免用价值观的粗暴断言制造冲突,而是将观念和判断蕴于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使其如此本然地自行显现,温润地、带有善意和理解地说服对方;我们要进入那最一般的生活形式:我们寻求谈话的共同基础。

    但我一阖上书,就伸手去拿手机,一边心中小小不安:这一上午又漏掉了谁的信息。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463+)
  • 内容完整(667+)
  • 一星好评(613+)
  • 章节完整(347+)
  • 四星好评(71+)
  • 体验满分(395+)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5-02-14 11:07:38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马***偲: ( 2025-02-07 07:56:3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菱***兰: ( 2025-02-18 11:50:2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师***怡: ( 2025-02-23 22:48:0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国***芳: ( 2025-02-24 10:28:43 )

    五星好评

  • 网友 后***之: ( 2025-02-15 11:34:4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师***怀: ( 2025-01-29 14:36:19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仰***兰: ( 2025-01-26 05:33:53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濮***彤: ( 2025-02-15 14:46:0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郗***兰: ( 2025-02-15 12:20:14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孔***旋: ( 2025-01-28 05:46:31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曾***玉: ( 2025-02-23 23:29:0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辛***玮: ( 2025-01-28 00:28:3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索***宸: ( 2025-02-18 10:01:0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