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 azw3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 azw3格式下载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7060616
  • 作者:甘勇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70-1
  • 页数:323
  • 价格:18.5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5-22 19:10:36

内容简介: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由于资产证券化所具有的多方面的优越性,其发展非常迅速,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本书以美国的相关实践为中心,结合其他具有代表性国家的相关规定,采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法学分析的方法、比较法研究的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全书共分六章,约三十万字,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含义。鉴于资产证券化在使用中经常产生歧义,本书详细地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证券”、“证券化”的含义。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在法律上主要是指金融债权和不动产物权,而金融债权不仅指现存债权,还包括“未来债权”;资产证券化中的“证券”主要是指资产证券化所发行的资产担保证券,它只有成为证券法上的证券才能够获得流动性,本书结合美国实务上对资产担保证券的“证券”性质的争论和实务部门的做法说明了资产担保证券被接受为“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中的“证券化”是指通过一定的交易结构的设计,将金融债权上的现金流加以分割,形成不同证券的过程,说明了在证券化过程中,不同的资产担保证券所代表的交易结构和演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书中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含义进行了准确的阐述,指出了本书的研究范围是金融债权的证券化,不包括不动产证券化。 第二章对资产证券化的源流演变进行了阐述。证券化经历了个别债权的证券化、集合债权的证券化,债权实现担保化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采用了不同的法律机制。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从法律上来说就是集合债权的证券化和担保化的结合;还有另外一种证券化是担保物权的证券化,这就是德国的“抵押证券”。前者可称为“美国模式”的资产证券化,后者可称为“德国模式”的资产证券化。“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法律传统各不相同,法律特征也不一样。“美国模式”适应了商业时代债权融资发展的特殊需要,逐渐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同,产生了国际化的趋势。 第三章对资产证券化交易构造进行了探讨。资产证券化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而这些优越性的实现有赖于对资产证券化交易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的消除。要实现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的“破产隔离”和减少交易成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从内部构造上,资产证券化要实现SPV的破产隔离、应收账款的“真实买卖”以及金融债权的转让“完善”;从外部监管来看,资产证券化要设计成一个能够获得《投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等法规所规定豁免的交易。 第四章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法律问题。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法律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债权资产转让的法律问题、资产转让的重新定性问题、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问题、未来应收账款债权证券化的问题以及政府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问题。 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转让就是债权的转让,债权转让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世界各国关于债权转让的法律制度并不一致,主要有德国模式、法国模式和英美模式。它们关于债权转让的性质、公示方法以及多重转让的优先权问题的规定都各不相同。,在英国、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中,资产转让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债权转让、合同更新和从属参与。 资产证券化中经常会产生资产转让的重新定性的问题,也就是在资产转让发生时,资产转让在性质上到底是一种担保交易还是真实买卖。如果是担保交易,则SPV对受让的资产只是享有担保权益;如果是真实买卖,则SPV对受让的资产享有所有权。如果发起人破产,SPV对转让资产的不同的权利会影响到资产担保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因此,重新定性的标准对资产证券化成功与否具有较大的影响。重新定性的标准有多种,既有破产法上的标准,又有会计上的标准,还有税法上的标准。

资产证券化SPV的法律问题涉及SPV在资产证券化交易构造中的演变、SPV的立法原则、SPV的几种主要的法律形式以及SPV的法律控制四个方面。为了达到规避税收、减少成本的目的,SPV在资产证券化交易构造中不断地变化其角色,相关的立法也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便利。从美国的实践来看,SPV立法主要有两项原则,一是SPV单行立法原则;二是投资者利益保护原则。SPV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特殊目的公司、特殊目的信托和有限合伙,后来,由于税收优惠的取消,有限合伙用于资产证券化也越来越少。因此,资产证券化广为采用的法律形式主要是特殊目的公司和特殊目的信托。SPV是为了资产证券化而设立的实体,它与商法上的一般公司以及传统的民事信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内部控制上来看,特殊目的公司和特殊目的信托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未来应收账款债权的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新发展。未来应收账款的证券化是将尚未产生、但未来预期可以产生的债权加以证券化。未来应收账款证券化带来了转让的成立与生效、转让的重新定性以及转让的完善等方面的一些新问题。在这些方面,英国、美国、日本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着一定的差距。

政府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建立完善不动产金融体制、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等措施。这些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对跨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跨国资产证券化的“跨国”性质进行了界定;跨国资产证券化能够很好的利用各国法律制度的便利来进行融资。规范跨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经历了由市场立法到由中央机构立法的过程,现在仍然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跨国资产证券化虽然在某些方面开始出现国际立法,但是跨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是不可能产生统一立法的,因为市场的创新将不断推动资产证券化向前发展。跨国资产证券化法律规范的框架包括七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管辖权问题、交易结构的选择问题、资产转让的问题、优惠性转让与欺诈性转让的问题、合同与法律限制的问题、强制执行的问题、货币兑换的问题以及税收的问题。由于跨国资产证券化本身的复杂性和涉及法域的多元性,冲突法问题将不可避免。债权转让的冲突法问题尤其重要。债权转让的冲突法问题是我国较少研究的一个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却比较重要。债权转让的冲突法问题涉及债权的可转让性、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关系、受让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权转让的完善、债权转让的优先权等问题的法律适用。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资产证券化中可能遭遇的法律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

第六章在前面进行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审视中国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外部金融环境之后,提出了中国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方向是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虽然国内学术界、实务界对资产证券化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对于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还讨论得较少,也不够深入。针对目前的情况,本书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适于证券化的资产、对我国证券法的影响、SPV的设立、资产转让融资制度选择、资产证券化的税收等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宜采取美国模式,并通过国家设立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机构来进行。目前在我国适于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有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项目以及资产管理公司所接受的不良贷款。我国的SPV可以采取两种法律形式,即SPC和SPT。


书籍目录: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构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界定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之“资产”的界定 一、资产证券化之“资产”的内涵 二、资产证券化之“资产”的外延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之“证券”的界定 一、美国法对证券的界定 二、大陆法对证券的界定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之“证券化”的界定 一、财产的“债权化” 二、资产的“证券化”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意义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源流演变 第一节 “德国模式”的资产证券化 一、抵押债券和公共债券 二、其他的“资产相关证券” 三、抵押债券和公共债券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美国模式”的资产证券化 一、抵押支持证券 二、信用增强和信用评级机构 三、资产支持证券 四、不良贷款证券化 五、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经验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化 一、英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二、欧洲大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三、日本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四、其他国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五、资产证券化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构造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法律风险 一、应收账款的履行风险 二、应收账款发起人的破产风险 三、未来应收账款的履行风险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内部结构 一、SPV的“破产隔离” 二、应收账款的“真实买卖” 三、金融债权的转让“完善”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外部监管 一、1940年《投资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二、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有关规定 三、银行监管法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结构型态 一、一次型SPV资产证券化 二、常设型SPV资产证券化 三、双层型SPV资产证券化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之一般法律问题 第一节 资产转让的一般法律问题 一、债权转让的历史发展 二、债权转让的各国制度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转让 一、债权转让 二、合同更新 三、从属参与 第三节 资产转让的重新定性 一、资产转让重新定性概说 二、美国《统一商法典》的适用 三、资产转让重新定性的影响因素 四、其他国家的“重新定性”实践 五、破产法修正案中的“安全港”条款 第四节 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问题 一、特殊目的机构的演变 二、特殊目的机构的立法原则 三、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形式 四、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控制 第五节 未来应收账款的资产证券化 一、未来应收账款和现存应收账款 二、英国法上的未来应收账款证券化 三、美国法上的未来应收账款证券化 四、日本法上的未来应收账款证券化 五、跨国的未来应收账款证券化 第六节 政府在资产证券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宏观环境 二、不动产金融体制的建立健全 三、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 四、促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因素 五、政府对资产证券化的促进及其意义第五章 跨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跨国资产证券化概述 一、跨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二、跨国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三、跨国资产证券化法的规范特点 第二节 跨国资产证券化的规范框架 一、跨国资产证券化的管辖权 二、跨国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三、跨国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转让 四、跨国资产证券化中的合同与法律限制 五、跨国资产证券化中的强制执行 六、跨国资产证券化中的货币兑换 七、跨国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 第三节 跨国资产证券化中的冲突法问题 一、债权转让法律适用的历史回顾 二、债权转让的识别 三、债权的可转让性 四、转让人与受让人关系之法律适用 五、债权转让对第三人效力之法律适用 六、受让人与债务人关系之法律适用 七、债权转让优先权之法律适用 八、结论第六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中国的金融体制 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法律问题 一、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模式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资产 三、中国资产证券化对证券法的影响 四、中国资产证券化SPV的法律问题 五、债权融资制度问题 第三节 中国资产证券化立法和实践的新发展 一、立法的发展 二、实践的进展 三、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参考文献后记(一)后记(二)


作者介绍:

甘勇,湖北公安人,现任职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1993年入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先后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以来,先后在《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武汉大学学报》、《法学评论》、《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译著一部,2005年其博士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由于资产证券化所具有的多方面的优越性,其发展非常迅速,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本书以美国的相关实践为中心,结合其他具有代表性国家的相关规定,采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法学分析的方法、比较法研究的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全书共分六章,约三十万字,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含义。鉴于资产证券化在使用中经常产生歧义,本书详细地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证券”、“证券化”的含义。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在法律上主要是指金融债权和不动产物权,而金融债权不仅指现存债权,还包括“未来债权”;资产证券化中的“证券”主要是指资产证券化所发行的资产担保证券,它只有成为证券法上的证券才能够获得流动性,本书结合美国实务上对资产担保证券的“证券”性质的争论和实务部门的做法说明了资产担保证券被接受为“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中的“证券化”是指通过一定的交易结构的设计,将金融债权上的现金流加以分割,形成不同证券的过程,说明了在证券化过程中,不同的资产担保证券所代表的交易结构和演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书中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含义进行了准确的阐述,指出了本书的研究范围是金融债权的证券化,不包括不动产证券化。 第二章对资产证券化的源流演变进行了阐述。证券化经历了个别债权的证券化、集合债权的证券化,债权实现担保化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采用了不同的法律机制。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从法律上来说就是集合债权的证券化和担保化的结合;还有另外一种证券化是担保物权的证券化,这就是德国的“抵押证券”。前者可称为“美国模式”的资产证券化,后者可称为“德国模式”的资产证券化。“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法律传统各不相同,法律特征也不一样。“美国模式”适应了商业时代债权融资发展的特殊需要,逐渐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同,产生了国际化的趋势。 第三章对资产证券化交易构造进行了探讨。资产证券化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而这些优越性的实现有赖于对资产证券化交易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的消除。要实现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的“破产隔离”和减少交易成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从内部构造上,资产证券化要实现SPV的破产隔离、应收账款的“真实买卖”以及金融债权的转让“完善”;从外部监管来看,资产证券化要设计成一个能够获得《投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等法规所规定豁免的交易。 第四章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法律问题。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法律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债权资产转让的法律问题、资产转让的重新定性问题、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问题、未来应收账款债权证券化的问题以及政府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问题。 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转让就是债权的转让,债权转让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世界各国关于债权转让的法律制度并不一致,主要有德国模式、法国模式和英美模式。它们关于债权转让的性质、公示方法以及多重转让的优先权问题的规定都各不相同。,在英国、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中,资产转让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债权转让、合同更新和从属参与。 资产证券化中经常会产生资产转让的重新定性的问题,也就是在资产转让发生时,资产转让在性质上到底是一种担保交易还是真实买卖。如果是担保交易,则SPV对受让的资产只是享有担保权益;如果是真实买卖,则SPV对受让的资产享有所有权。如果发起人破产,SPV对转让资产的不同的权利会影响到资产担保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因此,重新定性的标准对资产证券化成功与否具有较大的影响。重新定性的标准有多种,既有破产法上的标准,又有会计上的标准,还有税法上的标准。

资产证券化SPV的法律问题涉及SPV在资产证券化交易构造中的演变、SPV的立法原则、SPV的几种主要的法律形式以及SPV的法律控制四个方面。为了达到规避税收、减少成本的目的,SPV在资产证券化交易构造中不断地变化其角色,相关的立法也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便利。从美国的实践来看,SPV立法主要有两项原则,一是SPV单行立法原则;二是投资者利益保护原则。SPV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特殊目的公司、特殊目的信托和有限合伙,后来,由于税收优惠的取消,有限合伙用于资产证券化也越来越少。因此,资产证券化广为采用的法律形式主要是特殊目的公司和特殊目的信托。SPV是为了资产证券化而设立的实体,它与商法上的一般公司以及传统的民事信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内部控制上来看,特殊目的公司和特殊目的信托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未来应收账款债权的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新发展。未来应收账款的证券化是将尚未产生、但未来预期可以产生的债权加以证券化。未来应收账款证券化带来了转让的成立与生效、转让的重新定性以及转让的完善等方面的一些新问题。在这些方面,英国、美国、日本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着一定的差距。

政府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建立完善不动产金融体制、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等措施。这些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对跨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跨国资产证券化的“跨国”性质进行了界定;跨国资产证券化能够很好的利用各国法律制度的便利来进行融资。规范跨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经历了由市场立法到由中央机构立法的过程,现在仍然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跨国资产证券化虽然在某些方面开始出现国际立法,但是跨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中是不可能产生统一立法的,因为市场的创新将不断推动资产证券化向前发展。跨国资产证券化法律规范的框架包括七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管辖权问题、交易结构的选择问题、资产转让的问题、优惠性转让与欺诈性转让的问题、合同与法律限制的问题、强制执行的问题、货币兑换的问题以及税收的问题。由于跨国资产证券化本身的复杂性和涉及法域的多元性,冲突法问题将不可避免。债权转让的冲突法问题尤其重要。债权转让的冲突法问题是我国较少研究的一个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却比较重要。债权转让的冲突法问题涉及债权的可转让性、债权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关系、受让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权转让的完善、债权转让的优先权等问题的法律适用。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资产证券化中可能遭遇的法律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

第六章在前面进行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审视中国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外部金融环境之后,提出了中国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方向是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虽然国内学术界、实务界对资产证券化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对于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还讨论得较少,也不够深入。针对目前的情况,本书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适于证券化的资产、对我国证券法的影响、SPV的设立、资产转让融资制度选择、资产证券化的税收等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宜采取美国模式,并通过国家设立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机构来进行。目前在我国适于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有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项目以及资产管理公司所接受的不良贷款。我国的SPV可以采取两种法律形式,即SPC和SPT。


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1-02 06:00:13

    艺术家不应该被塑造成某种形状,而应该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状态。这本书让我重拾对形式的关注。感谢罗杰.弗莱

  • 作者: 我得了一种不吃碎碎冰就会死的病 发布时间:2018-12-24 17:53:19

    给你读的书二。你听的怎么样不知道,但是对我而言是受益匪浅。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作者: 不可渡 发布时间:2021-06-25 10:20:30

    多篇实践结果的论文,有启发意义。

  • 作者: 谷芝小甜橙 发布时间:2021-11-10 22:16:29

    很可爱,这些场景选得很好,而且还有丰富的情景,比如火车站有妈妈和孩子们和爸爸见面的情景,火车上乘客不同的行为,打盹、吃东西和看书… 颜色也很自然,看着很舒服。喜欢作者和出版社多出几本。

  • 作者: 哈密瓜有点甜 发布时间:2022-09-08 11:32:22

    有些启发

  • 作者: Dynamo 发布时间:2020-10-18 15:33:57

    非常不错,延续了这个系列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这本有案例在前,有助于加深对于萨提亚模式的理解。萨提亚模式确实是高度结构化的,但前提建立在治疗师对于萨提亚的世界观以及各类概念、技术(譬如…无处不在的角色扮演。一般人真掌控不来)的极熟练掌握之上,同时,治疗师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保持表里如一的人,这就太难了,或许也是因此该模式才无法得到普遍实施。但是,如果好好去理解萨提亚的思想,对于家庭和谐以及自己的身心应该都会有收获吧。真想成为像萨提亚一样强大的人。


深度书评:

  • 自我分裂性剖析和死亡预演——《太阳与铁》

    作者:Sammy Shum 发布时间:2015-05-25 23:12:43

    一、三岛的自我否定倾向

        在现实和浪漫的坐标中三岛无疑定位于后者。他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执着追求美的世界,并且是不断以人物的主观感受性来映照这种美,鲜有与客观现实的互动,正如他欣赏的作家王尔德一样表现出极端的唯美主义倾向。然而他在众多唯美系的作者中又是异常奇特的:他刻意拒绝因不一样的自我存在而自恃,在极度不满的世界中孤独地建造着自己华美阁楼,并以之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同期的日本文学颓废派、新感觉派似乎都是如此)。这似乎也成了给三岛划分文学流派异常困难的原因。

        在三岛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在精确地写出感受的同时,不断站在自我的对立面,带着嘲弄地进行自我否定。如同灵魂分割成两半,一半留在躯体内敏感地捕捉着哪怕毛细血管的舒张所产生的微妙情绪,另一半却站在对岸冷静地观察、分析并时刻警惕着自己体内的那一半灵魂因天性的敏感而极易产生的得胜感(即作家们常常产生的自我沉溺倾向)。这是否是因为其内部审美性实在极具破坏性,所以理性的求生本能将灵魂拉了一半出来?

        “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唯一的骄傲”(《金阁寺》),“孤寂的天赋,或者天赋的孤寂,身处其中而以孤寂自恃,这是一些作家消除孤寂的唯一办法”(《禁色》),这些无意都是三岛借助人物之口而做出的对自我的观察和拷问。

        这表现在三岛的作品中便是处处可见的两者的对立。一者穷其一生追求纯粹的、甚至不可能的“美”(其中更多的是纳西塞斯之影),一者则用异常理性的眼光洞察世界,一针见血地否定前者的美。如《金阁寺》中的沟口与柏木,《春雪》、《奔马》中的清显、勋与本多。

    二、三岛的转变与假面

        三岛的创作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以《禁色》(第二部)为分界点,前阶段的三岛如同生活在镜子中的纳西塞斯,因过度迷恋镜中的自己而不愿与真实的世界碰触,甚至将他人亦成为欣赏自己美的镜子。这在《写诗的少年》中有叙述和反思。后阶段的他终于走出了镜子,找到了与世界沟通的真实存在感(即他所谓的肉体感),最典型的转变之作便是文笔和思想都充满着太阳的阳性之美,简直和之前的他判若两人的《潮骚》。

        究其原因,三岛也曾多次在其他地方提及,他在《太阳与铁》中将其总结为与“太阳”的两次相遇。其一,战后日本文坛“太阳族”文学蔚然成风,多标榜自我沉溺,而三岛,为了避免过分讨好时代风潮,毅然反其道而行;其二,便是他反复提及的那次海外旅行,这次旅行给了他极大的冲击,他疯狂地爱上了希腊,在标志着“理智与肉体的均衡”的古代希腊精神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

        说完全的转变其实是唐突的,因为三岛在后期不断追求“肉体”的存在美的同时,其实并未失去那个感受性过强、对破坏性的美感有着执着追求的写诗的少年原型,而更多的是无止境的自我质疑和掩盖。明显地,他由于不满自己脆弱的感受性,害怕暴露那部分的自己,一直在试图借助能借助的一切把这些与生俱来的“本能”特质隐藏起来。于是他借助不同的人物假面隐蔽了真实的内心想法,借助健身隐蔽了自己细弱敏感的神经,甚至借助政治表演和与世界的联通隐蔽了自己的纳西塞斯之镜。他的假面带得太久,带得越来越浓重,最终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但就如同细菌来袭时人体内产生出的抗体,用本不属于本体的力量,使得本体在环境中更好的生存。这本不属于本体的东西,也从此成了不可抽离来看的一体的部分。三岛的压轴绝笔《丰饶之海》中的主人公本多无疑也是他自己的化身,穷尽一生追求松枝清显——标志着精神性的纯粹美的转世,却在最后亲自否定了“松枝清显”的存在。深入骨髓的爱,却又始终否定自己所爱,带着假面的三岛,迎来的终究只剩下一片虚无之海。

    三、自我分裂性剖析和死亡预演——《太阳与铁》

        由以上的两部分出发来着手理解《太阳与铁》就不难了。这篇八十页的散文,用充满着象征意味的诗一样的语言,变着法儿地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他的这些自我冲突面和假面。可以知道,原来对于我们所分析出来的一切,三岛自己都是有意识的。不过,这看似是一片阐释美学观念的哲理性论文,却因语言过度修辞和思维的诗意游离而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导致其实很多部分都是在重复叙说着同一个观念。

        用肉体比喻现实的感受性,语言比喻想象的精神世界,三岛首先感受到的是肉体与语言的对立冲突。因为语言先于感受性来到,在认识现实之前便在想象力的世界形成种种观念,这种观念腐蚀了现实,并自觉逃离开现实。同时他也意识到“应有的肉体”也是拒绝语言的参与的“造型美与无言”。

        其后他逐渐意识到肉体和语言是可以互动的,精神既然可以腐蚀肉体,亦可以依靠意念(即“铁”)来打造肉体。这种打造,并非不切实际的凭空想象,而是基于“调和与均衡”的原理,使得肉体具有“同一性”的美,这就达到了他心目中的“肉体的教养”,而正是这种“同一性”,可以隐蔽自我的精神的“不同性”,反过来修复异常过激的观念。有了这些思考,三岛开始寻求肉体与语言的等同,寻求改造肉体。

        三岛在这里否定了语言,肯定了行动之美。他认为想要通过语言来认识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因为“表现”本身就充满着不确定性,它只能模拟,却无法真正到达现实本身。语言的艺术化虚拟了一个“我与大家不同”的感觉世界,来获得自我存在感,它依赖对象,是相对封闭的、缺乏对世界的感知力。而真正的存在感在于与世界的联系,是一种绝对的力量,是一种“我与大家相同”的感觉,消失了自我存在感。这只有通过肉体和行动才能获得。而让意识与行动统一的唯一方式就是受苦,就是主动寻求和承受痛苦。想象力和剑(语言和肉体)的矛盾通过死终于能和解,而基于想象力的死是颓废的死,而基于行动的死才是浪漫的死,因为它实现了美的主客体统一。三岛在这里预选了死的方式。

        最后他终于也找到了与行动有关的语言,一种非个性的、基于肉体同一性原理的、属于英雄的语言,“七生报国”等最简单高贵的词语。于是他决定在充分体验肉体后,复归语言,在与行动统一的语言之中走向死——那个他所认为的最浪漫的极致。而他也明白,这种种行动的实现,需要集体的保障。

        除了一再辩证地讨论语言与行动的关系,最后完全合理化三岛选择的死的方式之外,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三岛文学上永远带着假面的渊源。三岛认为语言代表着人的“生本能”,通过消解生的虚无、减轻恐怖来对抗死,但因其毫不接触生的、类似麻醉剂般给人力量的特征,中断了生的连续感。而他追求的男子气概,则否定“生本能”,来自于克己的教养,而非毫无掩饰的本能冲动。这个复归到文学上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的文学具有“军人气质”,不是尝试如何表现自己,而是如何隐蔽自己。

    2015.05.25

  • 观之可亲,见之忘俗

    作者:单衫杏子红 发布时间:2023-12-27 22:31:50

      《民国女子 她们谋生亦谋爱》。

      这本书的扉页上是作者桑妮的一句题词:“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这应该就是作者写下这一群向日葵般灿烂的女子时,设定的提要吧。“决定”二字,令人赞叹。

      民国的社会环境,已经决定了这群民国女子每一个都不容易,她们不像当时的男子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们被无形和有形的东西关在一个束缚的圈子里,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总要打破些什么才能出来。

      书中一共写了19位奇女子,她们中间,有作家有画家有影星有戏剧家有实业家,她们个个活得独立,活得万丈精彩的人生。

      不得不说,作者的眼光非常独到,有一些在别人笔下颇有些凄凉的人物,在她的笔下,却仿佛腰间撑起了一根支柱,让我看到了她们挺立的人格。

      比如黄蕙兰,曾经的顾维钧夫人,过去我印象中的她,是一个被丈夫利用被丈夫背弃,付出了爱,却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的凄凉女子,在作者的笔下,我却看到了她的硬气。

      以63岁的高龄,毅然主动提出离婚,放弃一段无法挽回的婚姻。

      她不放弃的话,丈夫是不会主动提离婚的,她完全可以顾夫人的身份终老,当时很多女子不就是那样做的吗?

      可她不愿意苟全,说放手也就放手了,这份勇气令人赞叹。

      作者的文字也非常的清丽,有些人物在别人那里已经见过,甚至已经熟知,可是到了她的笔下,仍然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

      比如潘玉良,是“像向日葵一般始终向阳。”这一句我前头都忍不住偷过来形容这一群女子了。

      比如她写陆小曼与徐志摩相遇,“他的眼底有了风,她的眼底则有了雪。风雪交融,爱意蔓延。”我们用过多少次风花雪月?可这4个字一拆开用,竟如此缠绵,如此美丽,如此令人心动,如此觉得爱意弥漫。他们两个的那一封封情书仿佛瞬间打开,成为这一段爱恋的背景。很美。

      书的设计也非常美丽。

      封面的设计内有乾坤,轻轻打开,你就会发现19个女子的姓名和图片暗藏其中,观之可亲。

      内里,那多次出现的蓝底儿撒着白色雪花的衬页,清淡而雅致,见之忘俗。

      本书的目录非常别致,每一个女子都带着精准到位的评价出场,仿佛有人转动追光灯,一个个给我们展现精彩。

    附几张内图: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522+)
  • 不亏(324+)
  • 好评(595+)
  • 无水印(579+)
  • 已买(143+)
  • 差评(166+)
  • 内容齐全(252+)
  • txt(648+)
  • 博大精深(473+)
  • 体验好(162+)
  • 引人入胜(292+)
  • 速度快(324+)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4-10-29 18:36:00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养***秋: ( 2024-11-09 20:46:47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沈***松: ( 2024-11-19 11:19:44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孙***美: ( 2024-10-30 23:29:12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詹***萍: ( 2024-10-29 13:08:23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谢***灵: ( 2024-10-25 08:50:28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通***蕊: ( 2024-10-26 17:16:2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曾***玉: ( 2024-11-06 20:32:58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相***儿: ( 2024-11-01 13:42:00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宫***凡: ( 2024-11-13 14:26:51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郗***兰: ( 2024-10-29 04:14:11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訾***雰: ( 2024-10-30 21:28:40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菱***兰: ( 2024-11-23 18:17:21 )

    特好。有好多书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