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务 word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务 word格式下载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务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4004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5-27 15:32:51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 不上班的日子 发布时间:2021-03-04 23:11:22

    竟然是第一个!难得!感觉比上一本更实用!中间外卖配送部分似乎用处不大。维系外卖员,好好处理差评也是关键。

  • 作者: 金金肆意生长 发布时间:2012-02-07 13:28:30

    第一次第一个评论。书中附的彩图不错。

  • 作者: 你的小圆 发布时间:2021-06-11 13:57:20

    本专业考研劝退佳作

  • 作者: 伊卡洛斯 发布时间:2020-07-09 16:50:15

    基本原则→成立/生效→履行→撤销/解除→争议解决→破产/清算

  • 作者: 闲敲棋子张爱财 发布时间:2021-12-22 16:59:10

    有趣的,搞内容创作的可以看看,不同角度的叙事。有一些篇幅有点敷衍,总体不错

  • 作者: Sherry_sun 发布时间:2013-04-23 14:31:22

    很喜欢的旅游系列书,买了屯着=。 =


深度书评:

  • 有关人物、写作手法、思想的一些个人分析

    作者:四月 发布时间:2012-12-19 15:32:10

    提纲:一、主要人物分析 二、写作手法分析 三、思想分析

    正文

    一、主要人物分析

    托尔斯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而又迥然不同的角色,每一个都是那么地立体生动富于真实性。下面根据出场顺序对一些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1、奥勃朗斯基

    奥勃朗斯基最大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奉行享乐主义。无论是在对待婚姻和爱情问题上,“我现在吃饱了饭,经过面包店,奶油面包有时想的令我克制不住,又会进去偷面包”,“如果有兴趣,为什么不去呢,我乐得快活快活”;还是在政治选择上,“他选择自由派,并不是由于觉得自由主义比保守主义更有道理,而是因为自由主义更适合他的生活”;等等都展现了奥勃朗斯基享乐至上的人生追求。可以说,追求享乐的人是自私的,从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周遭的人有什么影响,就像奥勃朗斯基自己说的那样,“这不会有什么后果的,对我的妻子不会有什么损害,我乐得快活快活”,在全书中,奥勃朗斯基沉迷于花天酒地,到最后家里一贫如洗使得一向忍让的妻子陶丽也要跟他离婚;他自始自终也没有表现出对五个孩子的一点怜悯和关爱,一开头的零星父爱也带有偏爱和虚假成分。但尽管自私如奥勃朗斯基,他还是受到所有人的喜爱。这与他另外一个最大的性格特点有关,那就是他的圆滑。“他从不固执己见,不妒忌,不同人吵架,不发火”,“凡是认识奥勃朗斯基的人都喜欢他”,“谁遇见他都会笑逐颜开地叫起来”,这样随和乐天的人总是大家都离不开的,就像那次在他家宴会上,“客厅里缺了他,局面就很尴尬。”

    2、

    陶丽

    陶丽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传统女性的代表——贤惠而又隐忍。她深谙奥勃朗斯基背地里的一切作为,她憎恶他,但仍保持和他的婚姻关系。陶丽在洞察人心方面是卓尔不群的,在去拜访安娜与伏伦斯基那次中,陶丽仅凭几个细节就得出结论伏伦斯基才是家中大小事务的管理者,甚至在安娜面对安妮时说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多余的人时,陶丽立即反诘:“我看正好相反。”这都证明了奥勃朗斯基形容陶丽洞察人心方面时说的“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不无道理。在书中其余众多夫妻关系中,陶丽也凭着自己的善解人意去充当调和剂。但托尔斯泰并不满足于此。陶丽也有着自身个性的闪光点。除去善良贤惠与善解人意,陶丽是不卑不亢的。在去拜访当时已经受众人唾弃的安娜那一部分中,体现得最为突出:首先,她赞成安娜的非法爱情;二来,陶丽也不甘心自己在“怀孕、面对孩子夭折、教育孩子、抚养孩子、留给孩子的财产”庸碌一生;最后,在面对英俊阔绰的伏伦斯基和打扮比自己还要时髦的侍女时,“她感到的并不是羞耻而是尴尬”表明陶丽并不因为自己穿着用度的小家子气而感觉低人一等,她只是认为自己和他们不处于一个世界,并认为他们都配不上安娜。在最后,奥勃朗斯基终于为自己的为所欲为付出了代价,陶丽也终于不再逆来顺受,拒绝用自己的大宗财产接济丈夫,并决心与之离婚。

    3、

    列文

    列文是托尔斯泰极力刻画的核心人物。列文除了善良淳朴,谦逊有礼外,是个百分百的理想主义者,体现在多个方面:对农业方面,他有着一套新颖独到的农业经营策略,他一直试图去改变农民、改变贵族们,可是屡屡碰壁,无人赞赏;对爱情方面,他只想和自己心中的天使结合,结婚时也不在意一切的现实问题,婚后也屡次因为小事萌生醋意;在交际方面,列文总在喧嚣繁杂的莫斯科感到惶惶不安,因为他的愤世嫉俗与城市生活、上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自己身上,列文总是严以律己,有时他总会因为自己的窘迫而更加窘迫;有时他有为自己的狭隘而自责,“他常觉得心里有个英明的法官,能区别是非,分清好歹,他的行动稍有差错,立刻就会发觉”,总之列文的严以律己不仅表现在行为上(绝不虚伪),更表现在精神上——要求自己绝不能有一切狭隘的念头;在事业理想方面,“以前(几乎从儿童知道成人,当时想做些对大家、对全人类、对俄国、对全村有益的事时,他觉得愉快,但做起来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对活动是否必要也缺乏信心。再有,活动本身总是初看很有意义,越到后面越无足轻重,最后竟显得毫无意义了。婚后他越来越纯粹为自己而生活,虽然想到自己的事业并没有什么乐趣,却坚信它是必要的,看到他比以前兴旺发达,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信仰方面,“他就这样活着,不知道,也无法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活在世界上,为了什么,并且因为这样的愚昧无知而痛苦得想自杀,同时又坚定不移地走着它独特的人生道路。”但理想主义者总是避免不了是性情中人,就像列文哥哥柯兹尼雪夫说的那样,“脾气太容易激动,心血来潮,要么凭一股热情拼命大干,要么什么事也不做”,另外列文有时也会像奥勃朗斯基说的那样,“过于一丝不苟,同时要求别人也一丝不苟。”

    4、吉娣

    吉娣毋庸置疑是一个天使般的姑娘。但在她出国之前,她还只能说是一个美丽而又天真无邪的女孩儿,对世上的人和感情并没有十分的洞察力。但当她在温泉浴场遇到了施塔尔夫人和华仑加后,她领悟到了关于爱的真理。这在她婚后体现得非常突出。她婚后完全转变为一个温柔娴淑的好妻子:对列文的深爱,对列文哥哥尼古拉的爱屋及乌的仁爱,分娩之前对婴儿的怜爱。吉娣也变得非常贤惠,作为一个新婚少妇,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十分难得。吉娣还十分诚实,她的一切思想活动都敢于与列文倾诉。总之,吉娣天使般的性格在各个方面都闪烁着可爱的光辉,几乎无可挑剔。

    5、伏伦斯基

    伏伦斯基用托尔斯泰自己的形容再恰当不过:“风雅、英俊、慷慨、勇敢、乐观,沉溺于各种情欲而不会脸红,对什么事都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而伴随着玩世不恭的,一定有着自命不凡。这一点在赛马和军团方面都有体现,在陶丽去拜访他和安娜那次,伏伦斯基处处夸耀,骄傲自大展露无遗。而另一方面,伏伦斯基虽然之前对待感情放荡不羁,对母亲也鲜有尊重,但在对待安娜的爱上,他做出了很大改变甚至试图自杀,但可惜的是,这个转折点并非在他爱上安娜那天起,他的自杀也绝非单纯为安娜殉情,一切只是因为他在安娜病榻前见识到了卡列宁的宽宏大量。可以说,这一点也充分证明了伏伦斯基之前的自命不凡——卡列宁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后来,伏伦斯基与安娜私奔,过上离群索居的生活后,伏伦斯基违背本性地仍坚守着对安娜的爱,面对安娜的情绪的反复无常和无理取闹,伏伦斯基表现出极大的包容与耐心,并纵容安娜,自己打理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放下自尊去跟陶丽谈心并恳求她的帮助,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褒奖的。在安娜死后,伏伦斯基表现出的悲恸也是深刻的。可以说,虽然伏伦斯基算是悲剧的始作俑者,但是之后的发展伏伦斯基并没有推波助澜而是尽力朝着积极方向改变,值得我们正视。

    6、安娜

    所有人见到安娜的第一眼都是惊艳。除了无与伦比的美貌外,安娜也有着非凡的气质——稳重端庄,落落大方。这一切让安娜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醉的风韵,无人不为之倾倒。但是,安娜虽然在外在品质(教养)方面无可挑剔,但其内在品质的优劣有待考证。安娜虽然对自己的行为诚实,但其实这种诚实只是为让自己免于愧疚,这种诚实对于别人来说很多时候会成为一把刀子。究其本质,安娜是自私的。这自私无处不彰显着:对卡列宁的残忍,对自己行为无数次兜着圈子地自我安慰,对女儿安妮的忽视,对家务事的撒手不管坐享现成,对伏伦斯基无休止的折磨,甚至在自杀的动机方面也是意在惩罚伏伦斯基等等。虽然安娜深受由于自己的情欲冲动而造成的万劫不复折磨,但她从不自省,在无数次的痛苦挣扎中安娜每一次都用“错不在我”为自己开脱。乍看上去,安娜是个勇于追求爱情与自由的进步女神,但在迈出那一步之后,安娜做的只是尽其所能逃避现实,不在意这样对伏伦斯基和其余所有人的煎熬。甚至,在最后,安娜的自私放大到无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安娜最底线的人性光辉——对谢辽查的母爱——也泯灭了。但安娜在至少有一点上是对的:她的死是唯一手段——但并非惩罚伏伦斯基的——而是让安娜自己以及所有人获得解脱的唯一手段。

    7、卡列宁

    在书的开篇,卡列宁给读者的印象是一个固执死板、毫无生气的男人,在得知安娜的背叛行为后,卡列宁选择的不是富有男子气概的决斗,而是整日思索着怎样去保全自己的面子。这些都在无形中让我们站在了安娜的一边,让我们理解安娜甚至赞赏安娜。但在安娜临死的病榻前,卡列宁内心深处的善被激发出来了。他那宽宏大量的高尚品格让人敬佩。在安娜与伏伦斯基私奔后,托尔斯泰更是展开深入了卡列宁这个形象——描述了卡列宁的身世,我们才发现,卡列宁之前那些令人反感的作风都是源于小时候起由于孤苦无依而必须的自我保护。安娜这个完美妻子曾经就像一束光照进卡列宁的生命里,而后来,托尔斯泰那句“他现在罗德古蔺另一个人,受尽屈辱嘲弄,谁也不需要他,人人都蔑视他,仿佛这一切就是他饶恕和疼爱妻子所得到的报答”让我们无一不为之心酸,为之愤慨,甚至天地也为之低昂。就算卡列宁最后还是拒绝与安娜离婚,我们也是站在他这一边了。

    二、写作手法分析

    作为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令人称奇的。其中有对比,有象征,有伏笔,有比喻,有悬念,有用不同视角刻画人物等等。

    1、对比

    托尔斯泰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奥勃朗斯基的圆滑世故与列文的毫不做作;伏伦斯基的自命不凡与列文的谦逊有礼;安娜的自私自利与吉娣的博爱贤惠;吉娣面对死时出于天然的母性的仁爱与列文对死唯恐避之而不及……

    在刻画人物关系时也同样:安娜与伏伦斯基的关系与吉娣与列文的关系的对比:安娜总是无理取闹对伏伦斯基极其不信任,而吉娣总是善解人意,与列文之间更是互相信任到无以复加;安娜享受于勾引每一个来访的男人,并且伏伦斯基毫不在意甚至为之得意,但列文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萌生醋意,同时吉娣也只忠于列文一个并把自己的情绪都与列文倾诉;安娜与伏伦斯基无时无刻不处在痛苦煎熬中,更可悲的是两人都做不到互相体谅,无法感同身受对方的苦楚,而列文与吉娣则截然不同,当吉娣在分娩时,列文心理上的焦急与痛苦甚至和吉娣生理上的是等同的;安娜与伏伦斯基和吉娣与列文过的一样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但前者永远在骚动着,而列文与吉娣则享受着静好岁月……虽然这些不同的根源在于处境不同——安娜是没有退路的,她与伏伦斯基的关系是非法的。但这些对比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爱情的本质不是情欲冲动,而是无私、忠诚、交流与信任。

    不仅在人物与人物关系上,托尔斯泰也对比描写了书中的两处情节发生点:莫斯科与彼得堡:莫斯科是“死水一潭”,而彼得堡则是“五光十色”,但其实不管莫斯科多么“死水一潭”,对比列文的乡下,都仍是那么地喧嚣繁杂,歌舞升平。

    2、象征

    书中多处托尔斯泰运用了耐人寻味的象征手法:安娜在从莫斯科返回彼得堡的火车上听到伏伦斯基的示爱后强作镇定,把裁纸刀的刀面贴在面颊上,这象征了与伏伦斯基的情欲纠葛不过是酷热难忍时一剂新鲜的冰凉触感,它终究会散去,悲剧仍旧是悲剧;在展现卡列宁令人反感的一面时,托尔斯泰用了两个意象就轻松自如达到了目的:卡列宁那两只硕大的耳朵和卡列宁扳手指指关节发出的咯咯响声;在描写柯兹尼雪夫在纠结要不要向华仑加求婚时,以他先走进树林而后走出,象征了他从思想包袱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过程;在描写尼古拉的死时,托尔斯泰致力于表现他死前的留恋与挣扎以致最后身边众人都盼望他快点死,这层情节看似是没有必要的,但若仔细品味不难发现,托尔斯泰意在用此象征安娜的死。他想说明,安娜的悲剧不可挽回,她的死恰恰是对于所有人的解脱;在安娜死的刹那,在铁轨上干活的嘟囔着的乡下人象征了漠然的世人;那只蜡烛则象征了安娜的欲火,虽曾“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但终究罪恶的欲火只能昙花一现无法持久,等等。

    3、伏笔

    托尔斯泰介绍伏伦斯基出场时第一句话便是“伏伦斯基从来没有过过真正的家庭生活”,可以说这一句话便暗藏了之后的悲剧。而最大的伏笔在于安娜与伏伦斯基初次相逢时出现了一个被火车轧死的人,正是由于伏伦斯基的慷慨助人使安娜萌生了第一股好感,开端也昭示了同样的结局;等等。

     4、比喻

    全书中托尔斯泰的比喻可谓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比如在伏伦斯基遇见心爱的女人的丈夫卡列宁时,“就像一个口渴得要命的人走到泉水旁边,却发现那里有一条狗、一只羊或者一头猪在饮水,并且把水搅浑了”,“他的镇定自若碰到卡列宁那冷冰冰的自信,就像镰刀碰在石头上一样”,“卡列宁一字一顿、清清楚楚地说,好像说一个字就是抛出一个卢布来”;在列文初次见到自己的儿子时,“他看见接生婆把那双张开的小手臂像柔软的弹簧一样夹拢”;等等。

    5、悬念

    全书最大的一处悬念设置便在于安娜死后作者没有急于立即去描写众人的反应,而是从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柯兹尼雪夫入手,描绘了一幅众人尘埃落定之图景。这个悬念设置表明了托尔斯泰的立场——对安娜这种以死来惩罚他人的心态是鄙夷唾弃的,于是他偏不满足她。

    6、从不同视角刻画人物形象

    这是托尔斯泰的巧妙之处。在描写后期的安娜时,作者通过陶丽和列文的视角生动丰富了安娜后期的特征;在描写打猎时的列文时,作者甚至用到了猎犬拉斯卡的视角;等等。

    三、思想分析

    1、爱情

    托尔斯泰对待爱情有着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前文提到,托尔斯泰通过列文与吉娣表明他对爱的理解,即爱是无私,忠诚,交流与信任。托尔斯泰对于这种爱是大加赞赏的,他甚至认为人们在世间追求的一切比起这种爱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托尔斯泰又设置了一个度。他通过安娜与伏伦斯基试图阐明,追求这种爱情不可以是自私自利的,必须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何况很多时候,人们所认为的“真爱”极有可能不过是情欲冲动罢了,安守本分才是万全之策,向前一步便可能是万劫不复。尽管托尔斯泰对待真爱是热情积极的,但是他也表现出无奈与遗憾——灵魂伴侣可遇而不可求。这就是为什么就算是书中最幸福的一对——吉娣与列文——也不是灵魂伴侣的缘由。吉娣始终无法理解全部的列文,她能做的也只是尽其所能去包容和信任列文。的确,灵魂伴侣可遇而不可求,而托尔斯泰对此也持有另一种主张。那便是通过柯兹尼雪夫与华仑加表明的:灵魂并不匹配的二人,也许应该当断则断,即使他们看上去多么登对。

    2、婚姻

    托尔斯泰通过多对婚姻关系表明了他对婚姻的立场。 他认为无交流的婚姻关系必然将导致其中一方为寻求外界的新鲜感而出轨,而为家庭孩子庸碌一生丝毫没有自己的追求的妻子也同样会使得丈夫背离家庭出外寻欢作乐。但凭借美貌拴住丈夫,而不想与丈夫有爱的结晶的做法,托尔斯泰同样认为不可取。最美好的应该是列文与吉娣的婚姻关系,他们虽然经常吵小架,但从没有隔夜仇,他们做到了真正的无私,忠诚,交流与信任,这也许不是最好的爱情,但一定是最好的婚姻。

    3、命运

    托尔斯泰对于命运的看法就像扉页上说的一样:“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因此,他并没有在书中刻画任何一个反面形象,他认为,决定每个人的命运的不在于特定的某个人,而是周围一切人和关系的共同结果,就像安娜死前说的那样“我不要让你再折磨我了”,这个人不是伏伦斯基,不是安娜自己,是所有人,是命运。

    另外,托尔斯泰在书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信仰的看法,以及当时农业、绘画、医术、音乐等等方面的批判。

    全书深刻揭露了当时上流社会腐朽阴暗、人性泯灭和迫害人性的本质。

  • 艺术家行为

    作者:怪宥 发布时间:2019-01-17 14:26:59

    首先,请让我不正经地嚎一句:“夏默好帅啊!!!我爱他!!!”(流鼻血)

    dbq,作为一个花痴肉体饭,这真的是我看完这本书后(不,其实是整个看书过程中)脑子里最大的想法......

    收。

    我很少给一本新书打五星,这次我是真的喜欢。

    先不说书的内容,这本书的装帧就很好看。那天我在学校的专业课上,悄悄从桌底拿出这本急着出门前慌忙塞进书包的未拆封的书。红色和灰色的搭配,真美。再看看封底的故事引入,兴趣立马被钩了起来。

    “一定很好看。”我想。

    第一眼是喜欢的。我原本担心这喜欢会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散去,因为一本小说的内核比什么都重要。还好,它没有辜负我的期待。我对它是越看越喜欢。

    第二眼也是喜欢。开头便是一大段环境描写,细致而精彩,立马将读者拽入气氛。小说开头大段的描写句其实是最考验一个作者写作基本功的地方,如果不够生动,会让读者感到无聊,丧失兴趣;如果过于用力,又会弄巧成拙,捉襟见肘。很多书中作者都试图用刺激的画面来掩盖描写能力上的不足,白描几笔,差不多就行了。但是本书的作者没有,哪怕只是一个人躲在垃圾桶中的画面,他都写出了艺术感。心理描写,感官混用,没有多余的话语堆砌,每一句话都起着氛围塑造中的作用。作者太知道怎么吸引读者兴趣了,开头这一段下来,我原先的担心就消失了一大半,我知道作者不会让我失望了。作者的文笔很厉害,从后面行文的多处都能看出来。所以读到后来我便在想,除了喜夜行、喜摇滚这两点是作者的映射以外,柳生这一“艺术家”形象,其实也是作者的映射吧。

    然后是故事结构。作者非常擅长做铺垫。多条线穿插着来,视角也跟着一变再变。从一个场景转换成另一个场景,不管是人物背景还是线索出现,一件事还没发生之前作者就已早早做好了铺垫。所以即使视角切换频繁,读者也不会觉得混乱或厌烦。看似乱,其实一切都被安排得紧紧有条。你看,这事儿发生了,这人是谁呢,前面提示过了,哦,原来他是他。这个心理活动在看书过程中一直存在,作者轻描淡写地勾勒答案,我只能后知后觉地恍然大悟,然后顿生佩服。

    谜团牵引着谜团,没到最后之前,所有的谜团都没有彻底解开。秘密被一片片拨开,背后的真相若隐若现,我无数次以为接近了真相,但都被作者嘲笑一番。“你以为他就是凶手?你太蠢了。”

    两个上吊的姑娘,一个被砸碎脑袋的男人,还有冰淇淋案中的两具腐尸,看起来谁也不认识谁,可他们就是有着关联,而且极为密切。四起凶杀,牵连出四个家庭,以及好几个带着孤独与懦弱、羞愧与仇恨活着的人们。

    我佩服的还有作者的人物塑造能力。故事线很多,人物关系很乱。说实话,我花了不少时间在理清人物关系上。作者不会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谁是谁,他只会旁敲侧击,然后说,喏,就是这样,你自己理。而尽管人物众多,他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每一个人,都被塑造得有血有肉。仓库管理员,电视台记者,歌手旁的经纪人,刑侦队的副队长,几个母亲,几个丈夫.....哪怕只出现了一会儿,作者也能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他独一无二的形象来。这太珍贵了,这是对每一个人物的尊重。很多小说中,对于不起眼的小人物,作者只会描写ta推动剧情的方面,他们为主线而存在,而在《长夜将至》里,仿佛埋伏笔、推动剧情的作用都是次要,他们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

    这本书的高潮部分在最后。一切终于不再神秘,作者把案子往桌上一摊,然后耐心地帮读者梳理细节与经过。我很喜欢最后夏默和何诗宜的演戏,作者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两人在配合追凶。一开始我挺失望的,以为夏默利用了何诗宜的感情,之后欣慰的是,他的人设没崩。

    最后推理的线索其实贯穿了整个故事,酒吧、酒、香水,作者在前文一遍遍重复,就是给读者留有印象,然后在快忘记了的时候,揪出来:看,就是这些,我一直有在强调啊。醍醐灌顶。

    最后的凶手还是挺好猜的,从一开始就出现的经纪人柳生,却一直以一个若有若无的神秘角色存在着,本就足够引人好奇了。不好猜的是作案手法,居然是联合作案。谁能想到居然是一对亲兄弟呢。我还是忽视了另一个人,姜一晨的存在。

    最后夏默与何诗宜的分开,让我挺难过的。感性层面来看,我其实从一开始就站上两人的CP了,结果居然BE,唉,想哭。但理性想想,这样的结局,也可以理解。直到尾声,作者也没有漏掉之前的一处伏笔,再次佩服。

    读完,意犹未尽。我想这才是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所有的谜团解开,所有的推理结束,但是故事却并没有完,每个活着的人的人生,都还在继续往前走着,继续懦弱、继续孤独、继续挣扎、继续痛苦......而那些死去的,又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沉思呢。

    一本从开头就开始精彩,过程精彩,结尾也回味无穷的书。谁正谁邪,谁是受害者谁是施害者,又有谁自愿走上这条路呢。夏默与柳生,他们是对手,但更是知己,正如夏洛克与莫里亚蒂一样。

    这本书的构建,便是艺术家的手笔。摇滚乐、吉他、美酒、长夜,喧哗与寂静,明亮与阴郁,祥和与血腥,干净与凌乱,满是对比,满是美丽。

    难得,实在难得。

    最后放个糖吧。他俩真的很甜555。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简单(578+)
  • 速度快(324+)
  • 无广告(528+)
  • 小说多(244+)
  • 四星好评(275+)
  • 一般般(249+)
  • 图书多(497+)
  • 下载速度快(132+)
  • 还行吧(214+)
  • 体验好(680+)
  • 藏书馆(117+)
  • azw3(488+)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文: ( 2024-10-28 22:14:52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訾***雰: ( 2024-11-16 07:23:4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居***南: ( 2024-11-14 07:33:06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焦***山: ( 2024-10-25 06:35:45 )

    不错。。。。。

  • 网友 国***芳: ( 2024-10-30 05:01:01 )

    五星好评

  • 网友 邱***洋: ( 2024-10-25 04:56:25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寇***音: ( 2024-11-07 05:34:44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1-09 08:48:47 )

    品相完美

  • 网友 蓬***之: ( 2024-11-08 09:57:13 )

    好棒good

  • 网友 宫***凡: ( 2024-11-08 04:43:3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印***文: ( 2024-11-01 10:10:21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薛***玉: ( 2024-11-13 22:43:34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寿***芳: ( 2024-11-03 19:13:0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郗***兰: ( 2024-11-05 16:01:14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养***秋: ( 2024-11-15 12:09:07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陈***秋: ( 2024-10-30 20:20:54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