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书房 - 广告营销调查 - azw3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7-06 10:00:47

广告营销调查 azw3 书籍 免费 网盘下载地址

广告营销调查 azw3格式下载
广告营销调查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4339119
  • 作者:刘友林 杜明 
  •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6-1
  • 页数:382
  • 价格:21.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7-06 10:00:47

内容简介:

广告营销调查,由市场调查,营销调研发展而来。由于市场经济、广告及营销环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广告营销调查也随之不断发展,再加上研究者们角度及认识的不同,因此对广告营销调查也有种种理解上的差异……


书籍目录: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广告营销调查的策划

中篇 方法篇

第三章 抽样设计

第四章 问卷设计

第五章 资料收集方法

第六章 定性调研

第七章 态度测量

下篇 应用篇

第八章 固定样本连续调查

第九章 产品调查

第十章 目标市场调查

第十一章 广告调查

第十二章 数据处理与基本数据分析

第十三章 广告营销调查报告的撰写

附录一 南昌市家庭装饰市场市场调研方案

……

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广告营销调查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广告营销调查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广告营销调查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广告营销调查,由市场调查,营销调研发展而来。由于市场经济、广告及营销环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广告营销调查也随之不断发展,再加上研究者们角度及认识的不同,因此对广告营销调查也有种种理解上的差异……


精彩短评:

  • 作者: 庄晓渊 发布时间:2023-12-25 21:46:38

    有些干货,但帮助有限

  • 作者: [已注销] 发布时间:2016-09-19 12:03:00

    ⋯⋯總而言之是本教你如何寫流水線故事的書,而不是如何做好一個動漫編劇。

  • 作者: Acacia 发布时间:2017-01-10 17:02:55

    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工具书 还记了笔记 好学生附体

  • 作者: JC 发布时间:2010-03-07 11:41:18

    80年代的故事宛如传奇,到90年代后一切皆不足道。

  • 作者: Hephan 发布时间:2019-02-21 22:23:22

    《人体投影机》,星野堇的故事

  • 作者: xiaou 发布时间:2018-04-23 23:02:13

    关于设计展的内容偏多


深度书评:

  • 泛滥成灾的意义缺失症

    作者:思维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9-08-01 12:09:33

    本文作者为徐凯文,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

    他在高校工作的期间发现,近30.4%的北大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厌恶学习,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有自杀倾向。

    这些“天之骄子”,他们有聪明的头脑、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光明的前途,为何还会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屡次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塑造我们人生观的教育,真的是完美的吗?这个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我们又该如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① 30.4%的北大新生厌恶学习,

    只因得了“空心病”?

    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我曾遇到过的一个个案。非常优秀的学生,以他的智力、性格、为人处事的情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学者。

    但是我们和他父母,和他所有的老师一起努力了四年,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让他真正好转起来。

    这样的个案,我在过去三四年中经历了很多,而且越来越多,让我想到一个词,叫做“空心病”。

    “空心病”是什么意思呢?我征得一些典型个案来访者的同意,把他们写给我、说给我的一些话,念给大家听: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

    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尝试自杀未遂后这样说到。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

    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这是又一个同学的描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像他们告诉我的:

    徐老师,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

    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公众号:“三水鱼的快乐天堂 ” 关注青年人成长】

    ② 不只是学生空心了

    今年7月,我和太太、女儿在毛里求斯度假,大约是北京时间14时,我的一位高校的学生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是:我现在手里有一瓶神奇的药水,不知道滋味如何。

    他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所以我赶紧回复。我问他这是什么水,他告诉我是氰化钾,十秒钟致命。

    这是我开展过的最长距离的危机干预,当然这个孩子救回来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今年5月,有一天我正在上晚课,一个校外的心理咨询师打来电话,说有个来访者是学生,现在好像在宿舍服毒自杀。

    我问清事情原委,启动危机干预程序,在宿舍里找到这个同学,把他送到医院抢救回来。

    我认识他已经4年了,入校时他非常优秀。进了北大后第一个学期的成绩是学院第一名,但是就在那个学期,甚至在那个学期之前,他就有尝试自杀的经历。

    他原本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可以做很好的学术和科研的孩子。过去四年,我们心理咨询中心,他的父母还有院系的老师,都竭尽所能想把他引回正轨。

    四年了,住院、吃药,所有治疗手段都用尽了,他还是了无生意,最后他的父母决定让他放弃学业,退学回家。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非常痛心的。我见过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我现在跟大家所说的也都是在名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们,他们中的很多都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屡次三番尝试放弃生命。

    有一个理工科的优秀博士生,在博士二年级时完成了研究,达到了博士水平,这是他导师告诉我的,他屡次三番尝试放弃自己的生命。

    他当时两次住院,用了所有的药物,所有电抽搐的治疗方法。出院时,我问他现在情况怎么样,他说精神科医生很幼稚,可笑。我表现开心一点,他们以为我抑郁就好了。

    我要讲的是,他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新情况,我把它叫做“空心病”,我不认为只是学生空心了,才有这样的结果。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大概家庭和老师都有问题,孩子本身是不会有问题的。

    【公众号:“三水鱼的快乐天堂 ” 关注青年人成长】

    ③ 什么是“空心病”?

    “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许我可以把它姑且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

    来看下“空心病”的主要表现,它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但却是我过去三四年间通过接触这样一些同学,不断总结出来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1、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

    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

    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

    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我们有很多个案,在国内最好的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用了所有的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治疗,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效果,也就是说看起来生物因素并不是导致他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如烧炭、自缢、服药。

    6、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

    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

    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有个拿手的杀手锏,就是任何抑郁症患者如果用电抽搐治疗,他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但是电抽搐治疗对空心病都没用。

    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们会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当然也给我们机会把他救回来。

    但是,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所以我们回到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他们这种情况并不是刚刚产生的,他们会告诉我,我从初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疑惑了,直到现在我才做了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传统的西方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他们都没有效果。

    这个时候,对于一个危机干预者,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千千万万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我们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什么,我们内心当中有吗?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怎么给到他们?

    【公众号:“三水鱼的快乐天堂 ” 关注青年人成长】

    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

    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我们来看看现在中国的情况。

    我用了一个焦虑经济学的词。我确实觉得能够让人去花钱,去盲目花钱的方式会把人搞焦虑,搞崩溃,搞恐惧,这大概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

    我们看一下中国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0个中国人当中只有1个人患有精神障碍。

    而这个数据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7.5%,意味着1000个人中有180人需要去安定医院,都应该看病了,而且未必能看好。

    中国人精神障碍是怎么变得那么糟糕的?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得了什么生物性疾病,像精神分裂症这样的发病率始终是保持不变的。

    在过去30年当中,什么东西变大了,焦虑和抑郁,焦虑症和抑郁症。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数据,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的样子,现在是13%,我现在用的数据都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在最高等级医学刊物上,全国流行病院调查的数据。

    至少每100个中国人当中,有13个人是焦虑症患者。更糟糕的是抑郁症障碍发病率。

    我做了20年精神科医生,我刚做精神科医生时,中国人精神障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12年的时间增加了120倍。

    这是个爆炸式的增长,我觉得这里面有非常荒唐的事情。过去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我们这样发病率,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高速发展,发生了什么?

    数据显示:美国人比我们更抑郁,他们的抑郁症发病率是9.5%。我为什么要谈到美国,是因为好像过去30年我们受美国特别大的影响,当然我们有自己固有的文化。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对不起,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要得罪各位,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大约从2000年开始,每当寒暑假的时候,大量的学生会来住精神病院,他们网络成瘾,焦虑,强迫,他们和父母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破裂问题,父母有勇气把孩子送到精神病院去,可见真的没有办法收拾了。

    我们的处理问题方式是什么呢,把他们送到网瘾学校,让他们接受电击的惩罚——这是教育吗?

    这是推卸责任,本身父母和教育是问题的根源,我们不看到自己的根源,只看到他躲到网吧去打游戏,他为什么要躲到网吧打游戏,是因为教育的失败。

    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你知道吗?我做心理咨询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同学这样的价值观扭回来——你周围的同学是你的敌人吗?他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啊!

    我们的课堂是什么样子?不断暗示孩子自杀,为了好的成绩可以不惜生命。

    整个国家自杀率在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小学自杀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已经等不及进大学,他们在中小学就开始有自杀行为了。

    我们来看看有些学校应对的措施是什么?所有的走廊和窗户都装了铁栅栏!

    我在精神病院里面工作,精神病院才是这个样子。

    我的博士论文在监狱里做的,监狱才是这个样子。

    但是我们居然有本事把学校变成了监狱和精神病院,只要看住这些孩子,让他们考上大学,然后让他成为我的来访者。

    【公众号:“三水鱼的快乐天堂 ” 关注青年人成长】

    ④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接下来要谈的问题,会让大家更加沮丧。

    在一个初步的调查中,我对出现自杀倾向的学生做了家庭情况分析,评估这个孩子来自于哪些家庭。

    什么样的家庭、父母是什么样职业的孩子,更容易尝试自杀——中小学教师。

    这是一个38名学生的危机样本,其中50%来自于教师家庭,而对照组是没有出问题的孩子。

    教师家庭还是很成功的,其中来自教师家庭的占到全部家庭的21%,问题是为什么教师家庭的孩子出现这么多问题?

    我觉得,一切向分数看,忽视甚至对学生品德、体育、美育的教育,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教育观。

    他们完全认可这样的教育观,对自己的孩子也同样甚至更加变本加厉地实施,可能是导致教师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主要原因。

    当教育商品化以后,北大钱理群教授有一个描述和论断我觉得非常准确,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些家长和老师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向我们学习,我们为了一个好的科研成果,有时候会数据作假;我们为了能够挣到钱,可以放弃自己的道德伦理底线;我们作为一个医生,可以收红包拿回扣;有些老师上课不讲知识点,下班时在辅导班里讲……

    而孩子,是向我们学习的。

    ⑤ 教育究竟是为什么?

    教育究竟是为什么,学校究竟是为什么?大学究竟是为什么?

    我先引用一下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新上任时做的演讲。他对此做了一个回答。

    他说北京大学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些什么样的力量,国家和民族需要北大做什么?这是北大的使命。他讲完这句话以后,全场800多人掌声雷动。

    但是我们好像早就抛弃这些了,我们认为崇高的东西不值一提。我们需要的是现在能挣到钱吗?

    但是学生已经不认可了,因为他们不缺钱。这是我们社会的价值观,我们认为能够挣到钱才是人生更大的赢家。

    曾经有一个学生,他退学的原因是,学习经济管理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

    他高考填志愿想学历史的时候被所有人嘲笑,说脑子进水才会学历史。后来这个同学尽管经济学得很好还是要求退学。

    十一假期,我带学生们去了万安公墓,因为我要和学生一起找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在公墓当中看到了一个很独特的衣冠冢,这上面是一个老师叫尹荃。尹荃老师1970年在文革时含冤去世,她没有子女。

    19年后她的学生为她在公墓买了墓地,写了这样的悼词:

    40年来,循循善诱,陶铸群伦,悉心教职,始终如一,无辜蒙难,备受凌辱,老师一生坦荡清白,了无点污,待人诚恳、处世方正,默默奉身教育事业,终生热爱教师生涯,其情操其志趣足堪今人楷范。

    我不知道我们在座的教育工作者在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有多少学生会对你有这样的评价或者肯定。

    我要说的是,教育本身是非常神圣的职业,但是如果我们把教育只是当作一个谋生的工具,当作获得金钱的一个手段,或者实现自己其他目标的话,当然这是一种选择,但是我会觉得我们似乎放弃了最重要的东西。

    教育,请许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在这儿还想提一个问题,这是我经过这些事情以后的思考。

    我跟那些空心病的学生交流时,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个大概是根本原因。

    我想问大家也问我自己:

    我们尊重自己吗?我们尊重自己的职业吗?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当作是一种使命和召唤,去体会其中的深切的含义?

    作为父母,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哪里?我们有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和陪伴?

    在这个买椟还珠的时代,我觉得我们扔掉了很多东西。我们像婴儿一样,只追求即刻的满足。

    当我们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挣钱上,没有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和爱,这时候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我们现在的咨询量成倍地增长,50%,100%的增长,我们危机干预发生频率也是百分之百增长,孩子进学校之前他们就已经绝望了。

    所以作为一个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医生,我呼吁:真的要救救孩子!他们带着严重的问题进入高校,进入大学,他们被应试教育,被掐着脖子的教育摧残了创造力。

    有一位研究生导师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说一个学生做研究老出问题,是非常小儿科的问题。这个导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办?

    这个学生是笔试第一进来的,他说:“老师,那我把我犯的错误重抄一百遍。”一个研究生,用重抄一百遍的方式改正他的错误。我们这些孩子根本没有长大,还在小学阶段。

    教育干什么去了?我觉得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去做值得学生和孩子尊重的人,我们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我们要给他们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金钱,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请许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人生

    【公众号:“三水鱼的快乐天堂 ” 关注青年人成长】

  • 家长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这些技巧你需要掌握

    作者:人类救星孙美好 发布时间:2022-02-25 09:34:37

    说起亲子沟通,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头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你说东、他偏往西,处处跟你对着干。让他把地上的玩具捡起来,他当作耳边风;让他早点睡觉,他偏要熬夜看动画片;让他多吃蔬菜,他却把碗里的蔬菜都挑出来扔在桌子上。

    每当遇到这些问题,家长都会火冒三丈,恨不得马上揍孩子一顿。可是,无论家里的火药味再怎么浓,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孩子照样不听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出现了问题。

    回想一下,你跟孩子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用的是什么样的语气呢?是不是经常命令、威胁、指责孩子呢?当你的孩子接收到这些负面语言时,往往会产生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因而采取自我防御的措施,站到你的对立面去。

    资深儿童心理与行为治疗师金韵蓉的新书《把话说进孩子心里》,就是教给家长怎样有效、愉快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最终帮助孩子成为独立、自强、充满爱心和具有责任感的人。

    书里提到:亲子沟通需要技巧,更需要意愿。很多事,孩子听不进去家长的话,问题就出在家长们急着说话,急着教导,而忘记了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仅仅是被专注而安静的听见。比如孩子在商场、餐厅、地铁等公共场所大哭大闹的原因,很可能使周围环境存在的刺激源让敏感的他们很不舒服。例如刺眼的冷光光源,低频但持续不断的电子噪声,空气中悬浮的尘埃粒子等。因此这个时候,家长不能气急败坏地呵斥孩子,去进一步强化他的不舒服,而是应该紧紧地搂着他,并不断地在孩子的耳边轻声温柔地说:妈妈知道,妈妈在你身边。

    简单来说,就是三个步骤,分别是:专心倾听、简单回应、说出感受。

    比如孩子告诉你,他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你首先应该放下手机和报纸,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不管孩子说得有多慢、多不准确,都不要打断孩子说的话。孩子觉得你是在认真地倾听他说话,才会有兴趣继续说下去。

    假设孩子告诉你,上课的时候,同桌的笔找不到了,来问他借,这个时候老师看到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他。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你要简单地回应,比如“哦”“嗯”“这样啊”等等,这样的态度是一种理解的信号,会鼓励和引导孩子继续说下去,并分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孩子说完,接下来你就要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老师批评你了,你一定很生气。或者: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你,你一定觉得很丢脸,如果换做我,我也会很生气。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安慰,因为有人认可了他的内心感受。这样一来,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你的话他自然就能听进去了。

    所以说,沟通不只是语言内容,更是情绪。只要稳定了孩子的情绪,接下来的沟通就顺畅了。

    具体怎么做呢?答案是鼓励。

    很多家长都觉得,让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比如让孩子自己盛饭,或者把牛奶放进微波炉里加热,孩子做到了,家长会说:你看,这很简单吧?没什么难度吧?实际上,这样做没法对孩子起到鼓励作用。万一孩子没做好,就会萌生出“我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我真没用”的想法。

    如果你换个说法,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比如,你让孩子把袜子洗干净,可以对孩子说:这是一双白袜子,你又穿的那么脏,想洗干净不太容易,可能对你来说会有点难。这样一来,如果成功了,孩子会很自豪自己完成了一件难事,如果失败了,至少孩子知道这个事情完成起来比较困难。无论成功与否,都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可是往往有些家长,不能忍受自己站在那里看着孩子挣扎而无动于衷,比如孩子穿衣服,怎么也对不准拉链,这时候家长总是会伸出手帮孩子拉好。实际上,你的这种做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做不到,你没有这个能力。这当然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一些提示,而不是替他去做。可以告诉孩子:把拉链头儿拉直,会更容易拉一些。如此一来,孩子付出了努力,你再对他进行鼓励,孩子就会充满自信,事实上,你的这种鼓励,会让孩子更加有责任感,他的努力被你认可了,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己做决策的习惯和能力。

    所以说,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孩子的努力,照顾孩子的情绪,孩子才会真正愿意听你说话,你们之间的亲子沟通才能畅通无阻。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速度慢(329+)
  • 无漏页(481+)
  • 盗版少(447+)
  • 愉快的找书体验(102+)
  • 下载快(395+)
  • 推荐购买(297+)
  • 值得购买(343+)
  • 五星好评(99+)
  • 内容齐全(508+)
  • 图书多(423+)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波: ( 2024-11-05 11:01:04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师***怀: ( 2024-10-29 01:53:0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冯***丽: ( 2024-11-13 06:48:51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方***旋: ( 2024-11-26 18:37:15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孙***夏: ( 2024-11-19 15:19:20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益***琴: ( 2024-11-22 23:41:2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扈***洁: ( 2024-10-28 02:44:1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戈***玉: ( 2024-11-21 17:00:05 )

    特别棒

  • 网友 通***蕊: ( 2024-11-10 16:39:46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寇***音: ( 2024-11-06 07:31:43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利***巧: ( 2024-10-31 12:56:09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车***波: ( 2024-11-20 04:11:0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